单田芳都有什么著名评书(单田芳先生最好的评书可能就是这部)

冬冬牙鼓响,公吏两边排。

阎王生死案,东岳摄魂台。

啪~

白眉大侠续集39回,书接上文。

单田芳都有什么著名评书(单田芳先生最好的评书可能就是这部)(1)

锦毛鼠白玉堂@一仙半原创

上回书咱们说道,山西隰(音xi)州府,有个糊涂知府李天翔,屈打成招,误判人的生死。结果被一在衙门口听堂的小娃娃当场问了个瞠目结舌。

无奈之下,李知府只能厚着脸皮,命一干衙役将听堂的百姓轰出。

那么说这件事是如何了结的呢?

为了挽回颜面,李知府楞是对荆老大非刑拷打,锻成铁狱,并且上报刑部,最终给荆老大问了个死罪。

是因为荆老大真的该死吗?不是,是为了挽回李知府的颜面。您翻翻史书,就知道这种事古往今来,它就没断过。

再说行刑的当日,附近的老百姓都赶来观看,姜怀周老先生也带着女儿姜若菲和小荆鸿前来祭奠法场,嗯,这个是当时法律所允许的。

官府之所以让四乡八镇的百姓们都赶来,也是为了收到一个警戒的效果,告诉你,看见没,倘若犯了国法王章,就是这个下场。

当时行刑之时,姜先生想要捂住小荆鸿的眼睛,但是这小孩儿不干,他眼睁睁看着行刑台上,刽子手猩红色的绢帕罩头,上身穿着深红色的大袄,手提明晃晃的鬼头大刀,时辰一到,噗一声,刀光闪动,血溅三尺,头抛七丈。

偌大的刑场,鸦雀无声。

一刹那间,小荆鸿的心内似乎产生了某种不可名状的感应,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单田芳都有什么著名评书(单田芳先生最好的评书可能就是这部)(2)

值得一提的是,此案过后不久的某一日,在普盖寺的某个寺庙之中,僧众抓住一个偷窃的小贼,经过审讯,小贼忽然招供言明,之前那个死在寺中的老和尚,其实是他所杀。当日这个小贼在寺内行窃之时,被那老僧发现之后,搏斗之中,用随身携带的攮子割断了老和尚的咽喉。

李知府闻听之后,非但没有据实翻案,反而在心中定下一条毒计。具体是何毒计,咱们日后再说。

再说这小荆鸿跟着姜先生和姜姑娘,每日读书写字,习文论武,各位,这姜先生是学问大家,但可并不是只会读死书的腐儒,这儒家讲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的射和御指的是骑射之术,既能骑马又能射箭,所以古时真正的读书人,大体都是文武双全,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白蛇传里的许仙那个样子,细皮嫩肉,肩不能担手不能提,遇到问题只会摇头晃脑的叫唤,使不得啊使不得。

所以,荆鸿打小跟着姜先生和姜姑娘两位老师,非但学文,而且习武。

这个小荆鸿啊,自小非常粘这个姐姐姜姑娘,但是他不叫姐姐,而是称呼为小先生,义父是大先生,姜姑娘是小先生。

说这话是荆鸿八岁这一年的春天,姜姑娘带着小荆鸿出外踏青游玩,俩人眼见着这山中景色,溪水潺潺,绿柳轻烟,那风景甭提多美了。

小荆鸿便从背上解下一把瑶琴,这瑶琴长了不下三尺,跟小荆鸿这身高差不多少。就见小荆鸿端坐草地之上,十指拨动琴弦,叮叮,铮铮,淙淙,和着这湖光山色,流水淙淙,别有一番味道。

姜若菲姑娘就觉得有些奇怪,自个儿和爹爹从来也没有教鸿儿弹过这么一首曲子,这是他从哪儿来学来的呢?听这曲调,婉转哀伤,但是又暗含峥嵘气象,似有求而不得,但是又好像有些洒脱和淡然。

想到这里,姜姑娘噗嗤一乐:我说鸿儿,你这小脑瓜整天在想什么呢?

小荆鸿止住了琴声:小先生,您听弟子这首曲子怎样?

鸿儿,你是我弟弟,为什么总自称弟子?说到这首曲子,我倒是闻所未闻,不过曲调凄婉,似有些哀伤之意。

小先生,你并非我姐姐,先父只有我一子,如今他已不在人世,我是孤家寡人了。

你这小娃娃,总说些大人话,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单田芳都有什么著名评书(单田芳先生最好的评书可能就是这部)(3)

小荆鸿咯儿咯儿一乐,小先生,让我给您弹奏一曲。说着再次拨动琴弦,十指如飞,紧接着奇怪的事发生了,就见瑶琴周围,荆鸿身旁,飞来一群蝴蝶,绕琴飞舞。

姜若菲姑娘大吃一惊,心说这,莫非是在梦中,正在她吃惊之余,又见原本静谧的溪流里边似乎涌起一丝浪花,紧接着就见几条金黄色的小鱼跃水而出,鱼儿摇晃着尾巴在空中转个圈,噗通又落入水中。

莫非我这鸿儿能以琴音操弄世间生灵?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才有的事儿啊。姜姑娘听得心神荡漾,如醉如痴。

这时耳边似乎传来轻唳之声,姜姑娘仰起头,抬眼一忘,就见空中有两只大雕正在自个儿头顶上空来回盘旋。

这时候,姜姑娘已经觉得,就是再神奇的事发生在这眼巴前儿的小娃娃身上,那也不奇怪。一直以来,你知道的事他都知道,诶,你不知道的事,他还知道。

这么想着,姜姑娘回头望向小荆鸿,见他正襟危坐,双目微闭,手抚琴弦,粉奶奶的小脸上,似有微微的笑意,又似乎有些落寞。

姜姑娘忽然间觉得有些心疼,小荆鸿刚一出生便没了娘亲,接着还被父亲卖掉,后来又小小年纪便亲眼看着生父被砍掉脑袋,着实可怜。

但是随着琴声一动,姜姑娘又想到自个儿如今年近而立,却仍旧独身一人,给老爹爹增添了不少负担,真是惭愧啊惭愧。

山谷之中,琴声飘荡,姜姑娘掉着眼泪儿缓缓走到小荆鸿身旁,把他抱入了怀中。

琴声戛然而止,姜姑娘身形一动,似乎刚从梦中醒来,再看周身蝴蝶乱飞,溪水如常,耳边就听小荆鸿咯儿咯儿一笑,小先生,您是觉得冷吗?

姜姑娘是如梦方醒,长吁一口气,用手捏了捏荆鸿的小脸蛋儿,啊~鸿儿,方才你所弹奏的曲子,是哪里学来的?

小先生,是你教我的呀。

鸿儿,你从不撒谎,我何曾教过你?

小先生,鸿儿从未对你撒过谎,方才我心里想着念着小先生,随之指尖舞动,便成此曲。

姜姑娘闻言就是一怔,愣了那么一下儿,啊,鸿儿......

小先生,这首曲子是鸿儿送你的礼物。

......

鸿儿可不可以向小先生讨要一件礼物呢?

鸿儿,姐姐有什么不愿意给你的呢?

那么,小先生,可否把你腰间的那条锦帕送给鸿儿?

我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你要这锦帕何用?

呃......鸿儿看见这帕子上面绣着一行大雁,正合我的名字,荆鸿。

姜姑娘噗嗤一乐,鸿儿,你这名字还是姐姐给你起的呢。说着打腰间抽出自个儿绣的锦帕,递给荆鸿。

小荆鸿双手接过,谢谢小先生,此帕贵逾千金,鸿儿必定小心珍藏。

这姜若菲姑娘心中若有所思,却是什么也没说。

单田芳都有什么著名评书(单田芳先生最好的评书可能就是这部)(4)

双枪大将武万丰@一仙半原创

咱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再说这隰州府知府李天翔,这几年通过捥门子托关系,上下这么一打点,竟然要调任升官了。离任之前,这李知府派了一心腹爪牙,带着他手写的密书,出离了隰州城,打马来到距城一百二十里的一座大山。

这座大山叫做云凤山,原名云雕山,因为山顶悬崖之处有这么几处雕的巢穴,故而命名。但是后来新到任的一任知府,觉得雕山这个名字听之不雅,于是改名为云凤山,凤凰嘛,多好。

这云凤山最有名的特点就是一处鬼谷洞,据说当初是鬼谷子讲学修道之处,而山上的雕正是鬼谷先生出行的坐骑,这鬼谷洞谁也不知道有多深,曾有附近村子里的那种傻大胆儿,在一些年轻人的鼓动下腰间系了根足够长的绳子,身上背不少干粮饮水,带着火折子,然后进去探洞。

结果啊,进去之后发现这里边是大洞套着小洞,你搁外边看只有一个洞口,进去之后里面是四通八达,冷气森森,这二杆子呀,他在洞里碰到分叉口,就捡那大洞口进,结果走了整整四天,仍然没有到头儿。最后他是心里真怕了,您自个儿想想,伸手不见五指,对面不见人,乌漆墨黑又潮湿的山洞,山洞的上边还不住的往下滴水,里面冷气袭人,冻得人牙根都发颤,不时还能听到呜呜呜呜的吼叫声。

单田芳都有什么著名评书(单田芳先生最好的评书可能就是这部)(5)

南海观音彭芝花@一仙半原创

所以啊,但凡是个正常人,都很难再往前走。这傻大胆儿就算了不起,搁洞里面儿走了四天之后,傻大胆儿顺着绳子往回走,往返这就是八天,好不容易出来之后,人都不行了,浑身冻得乌青发紫,抬回家中将养了好些天这才逐步复原。

因此着,直到现在,也没人知道这洞究竟有多深,有人说有几千里深,通到其他省去了。

此外,这云凤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山上水源充足,石崖遍布,很适合屯兵,据说早在唐朝年间,薛仁贵就在此驻屯兵马。

现在也是,这云凤山中正有这么一伙杀人越货的绿林响马,领头儿的姓龙,叫龙为国,江湖人称神枪占山龙,手中一把长枪,擅使三十六路梨花枪,在江湖上那也有一号。

您单龙为国听这名儿,听着像是要保家卫国,但是这个东西,是杀人放火,绑票勒索,贩卖熏香蒙汗药,盗取婴胎紫河车,是无恶不作,无所不为。

那位说,这么个绿林的土匪,距离城镇一百二十多里,并不算远,州城府县怎么不发兵围剿呢?这就是病根所在,您就记着,有时候儿啊,这官府和土匪,它就是一条蛇的两个头儿,一个是蛇头,一个是蛇尾,抓住一个,就是能揪住另一个。

到了后文书,开封府众英雄,徐良白云瑞他们带兵围剿云凤山,那可是费了老鼻子劲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单田芳都有什么著名评书(单田芳先生最好的评书可能就是这部)(6)

徐良老爹穿山鼠徐庆@一仙半原创

再说这李知府派出的心腹手下人,此人名叫孙一龙,这孙一龙正是打马来在了云凤山,要面见总辖大寨主龙为国。

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呢?咱们下回接着说!

(听取读者朋友的意见,会即日起,加快更新)


单田芳先生没讲的后续:白眉大侠徐良树敌无数,怎就能安然归隐?

白眉大侠续第二回,武圣人于和弟子欲复仇,单田芳经典评书新结局

更多内容在本号列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