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田园乐七首(读王维相思子有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王维田园乐七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王维田园乐七首(读王维相思子有感)

王维田园乐七首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创作背景:

刚才在网上看到由网友“西山诗家园 ”写就的一篇“被误解千年的王维:红豆诗不是表白玉真公主,也不是赠给李龟年的”,感到很值得一读。差不多补足了百度百科关于王维的背景资料中获得“被拔擢为右拾遗”之前缺失的一部分重要资料(当然,也不能全盘接受)。

不仅如此,而且前几日中的一些观点(翻译《左掖梨花》时的和对其进行背景创造分析的)的需要重新思考。不过内心也有一个疑问:该篇文章中的一些史料,作者是如何得知的?其可靠性如何(从心里面感觉可靠性高些,但史料不能靠感觉而是证据)?这两个问题也是我想知道的。2022年11月21日星期一 21:02

该文提到:717年(时间与百度百科一致),王维曾游学京师,因思念家乡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19年,游学结束的王维奉母命前往河北,拜见舅父舅母。时值上元节,王维陪舅父舅母一起上街赏灯,看到一群青年男女载歌载舞(唐时风气比较开放)。年轻的王维在舅母的怂恿下,也加入了他们,随着人潮踏歌而舞。一曲未了,只剩下王维和另外一个人继续舞蹈。这个女子就是崔小妹,博陵大阀崔成吏的女儿,也是王维母亲的族人。王维和崔小妹一见钟情,再加上舅母的有心撮合,两人很快通过家书定下终身,约定待王维功成名就后再娶。

721年(时间与百度百科上一致),王维辛酉科状元及第,时年21岁这意味着生年为700年,但与百度百科上有出入,也不知哪一个更可靠些)。

成婚后的崔小妹执意陪着王维一起来到荒凉的济州。十年间,王维白天处理公务,晚上回家便焚香读书作画,崔小妹则净手横箫弹琴,生活充满了宁静浪漫和温馨......

730年,王维8岁的儿子因时瘟而没。次年,妻子崔小妹也因思念儿子落下心疾,药石无医,终于撒手人寰。十年间(暗示721年结婚),骤然失两位至亲至近的人。在崔小妹棺前发誓,此后一心修业修德,永不再娶。

崔小妹去世的第二年,王维被拔擢为右拾遗(为733年,这与前面在《左掖梨花》中的分析基本一致)。

玉真公主是睿宗皇帝排行第九的女儿,比王维大10岁(与之前见过的资料,说法比较一致,但不知是否可靠)。时隔十年(这个时间感觉不对),玉真公主再次见到王维,又是心疼,又是自艾。为了舒缓王维的心事,玉真公主别开生面地把文化沙龙开到渭河边(若是这样,则与诗题《江上赠李龟年》不一致)。李龟年也过来领乐而歌。

席间,一个南方来的文士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串红豆,向众人解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相思子”,众人看着鲜艳欲滴的红豆,纷纷啧啧称奇。红豆传到了王维的手中,看着红泪欲坠的红豆,眼前不由掠过那个灯火如昼的上元夜,想起那个一袭紫裘的女子,口中不由地随着乐曲吟唱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李龟年停下歌声,便上前请王维给这首诗题个名字,王维豁然惊醒,大梦已觉的他顺水推舟,就把这首诗送给了李龟年。于是,这首诗不仅有《相思》之名,也被称为《江上赠李龟年》。

原来如此。故事情节比较合理,但地点是否在渭河,以及是否由玉真公主宴请王维,我还是有疑问的,2022年11月21日21:4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