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过年都有哪些习俗(贵州人过年不能少的习俗)

你和你梦想的家

只差一个大当家


主题:贵州人和贵州少数民族过年习俗


直播时间:

1月22日(周三)11:00

主持人:

贵州交通广播《952大当家》主持人 小刚


后天就是年三十了,大家准备好过年了吗?大扫除做了吗?年货备齐了吗?礼物准备好了吗?红包准备好了吗?在贵州,临近春节的时候,外出人员即使再远都尽可能赶回家与家人过年。但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会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呢?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因为这些年在外奔波,所以很多过年习俗我们都没有参与,或者是都逐渐被丢弃了。我们带大家一起回忆一下,那些年过年必做的那些事和习俗!全都做一遍你就会感受到真正过年的味道了!

一、过年必做的事

1.杀年猪

在过年前一个月、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咱们贵州人都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肥猪牵来宰杀,一起分享丰盛猪肉大餐和即将过年的喜悦!这不仅仅寓意着热火朝天过年的开始,也寓意着来年大丰收!

2.“秋”腊肉

杀完年猪后便将鲜肉粘上盐放进腌缸,腌制几天后取出来,然后搭好架子,用柴火烟熏火燎。一段时间后,肉就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

3.扫扬尘

按贵州民间的说法是,除了扫除灰尘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也是贵州人对辞旧迎新的表现。


贵州过年都有哪些习俗(贵州人过年不能少的习俗)(1)


4.打糍粑

在贵州很多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每逢春节腊月二十八,几乎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5.赶场

年前的最后一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去赶,购买各种年货,有吃的,有玩的,一样不落。

6.贴春联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火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7.年夜饭

年夜饭就是我们期待了一年的团圆饭,一年后的最后一餐,这一天一家人一起张罗好年夜饭。


贵州过年都有哪些习俗(贵州人过年不能少的习俗)(2)


贵州过年都有哪些习俗(贵州人过年不能少的习俗)(3)


8. 除夕守岁

在贵州,除夕之夜,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团聚在一起闲聊、看春晚,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9.开门爆竹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凌晨 00:00 时刻,在贵州有“开门爆竹”一说,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10.拜年

这是应该我们小时候最爱的新年习俗之一!每年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都会去给长辈们拜年,拜年是一种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

11.祭祖

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其实就是给祖先拜年。现在比较常见的是,吃饭之前先摆碗筷祭拜过世的老人,以示拜年和纪念。

12.大年三十烧旺火,正月十五闹花灯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火炉里加很多煤炭,把火烧得很旺!一团盛火把满屋子印得通亮,把一年的喜庆烧得兴旺,也把四季烧得吉祥!

十五为什么要挂灯笼,各地的说法也不太一样,总之都是吉祥之意。

13.吃汤圆

在贵州,每年的大年初一或者元宵节的早上,妈妈都会起床为家里准备又白又糯的汤圆作为早餐,这个时候用汤圆作为早餐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新年的第一天吃汤圆,从味道上取其甜甜美美之意,从字面上体现一种圆满之意!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在贵州这个多彩绚烂的文化千岛上,除了寄托五谷丰登、辞旧迎新之景愿外。还伴着苗族姑娘叮咚作响的银饰撞击声,侗族小伙高低起伏的芦笙曲,屯堡高亢激越的弋阳高调,乡村春晚的欢声笑语。

1.鼓楼抢鸡

“谁抢得鸡,姑娘跟谁走。”在黔东南州从江县干团侗寨,每年的正月初二举办一场古老的婚俗——“鼓楼抢鸡”。

鼓楼抢鸡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如今己是婚姻自由年代,“鼓楼抢鸡”也演变成一项民间的春节娱乐活动。

1.福泉阳戏

福泉阳戏在明朝洪武年间从江浙一带随军传入贵州而保留下来,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已被列入贵州省级非遗目录。

2.祭鼓

每年的大年初一或初二,黔南州惠水县涟江街道九龙村都要举行祭鼓活动,苗族同胞穿着节日盛装,敲打起一面700余公斤重的牛皮大木鼓和40面牛皮小木鼓。

3.抬亭子

在安顺屯堡,“抬亭子”是每个屯堡村寨世代传承的文化盛典,庙会当天,上万名四乡八寨的村民都来到了寨庙中,在那里祭祖;在屯堡,这一民俗活动不仅是屯堡人对先祖的追思,还是一种对爱国爱民、清正廉洁这一文明传统的表彰与传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