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职研究生哪种含金量高(从职校到研究生)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今年高考招生录取接近尾声,又一批青岛职教学生心随所愿,从职业学校升入省内本科大学。与此同时,那些从青岛职教毕业的中职生,从普普通通的中职生起步,走到知名高校的研究生,也拥抱更加明亮的未来。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看得到精彩的职教故事,更见到不懈的人生追求。选好自己的赛道,坚持一步步走下去,一样拥有无限可能。

青岛全职研究生哪种含金量高(从职校到研究生)(1)

薛至哲

要努力、要坚持

由职校升本继而一战成硕

收到大连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薛至哲正在等待开学时间。届时,他又会以一名新生身份,开始向硕士研究生进阶。薛至哲2015年入读青岛电子学校,经过三年中职学习步入春季高考,最终被省内德州学院本科录取。大学期间,专业排名始终稳居班级前三,连续获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还辅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岸。

“当时,中考成绩离普高线差60来分,本来想报考电子学校三二连读。”薛至哲告诉记者,相比中考之前的一模、二模,这还算是发挥比较理想的一次,只能在迷茫当中寻找可能和希望。“初中时候不太爱学习、贪玩,中考结束又想搏一搏。”他在招生咨询会上发现了春考班,再三跟招生老师确认能否高考,放弃三二连读走上了春季高考路线,想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本科机会。

薛至哲打小对计算机感兴趣,中职伊始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那时候一门心思要努力、要坚持,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同时,面对中考失利的这个现实,想要通过春季高考追回来。由于基于兴趣选择了专业,他的专业课学习如鱼得水,再加上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就怕不努力就会掉下队来,充实地度过了三年高中时光。

2018年山东省春季高考中,他凭借专业课以及文化课积累,在信息技术类别以546分被本科录取。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大学期间,他时常泡在图书馆学习,用辅修占满了空闲时间,保持高中的那股劲头。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中,以总分超过专业国家线110多分的成绩进入复试,最终以总成绩第2的名次被大连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回顾过去,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夕阳总会落在身上。”

正青春、做自己

稳扎稳打保送硕士研究生

本科在青岛科技大学就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今年,原可心保送中国海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际上,她还拿到中科院电工所的直博机会,一心想着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一些,且海大保研的专业相对符合心理预期,最终选择了在家门口的大学继续攻读硕士。

青岛全职研究生哪种含金量高(从职校到研究生)(2)

原可心

她也是青岛电子学校毕业生,2015年被“3 4”电气专业录取,转段升入本科衔接专业就读。与中考失利无奈选择职业教育不同,她属于主动拥抱职教的那一个2015年中考成绩达686分,达到青岛一中和青岛九中录取线,还获得了青岛一中指标生资格,可以说毫无压力地进入普高。

身边人听说她选择职校,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原可心心里也突突。“不过我也告诉自己,选择了就别后悔。更何况,3 4转段就能上本科。”她说,回头看当时所做的选择,也是幸运、明智的选择,自己不用再去挤独木桥,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

“不管走哪条路,都需要自己努力。如果摆烂的话,是肯定不行的。”原可心说,转段进入青岛科技大学就读,虽然专业课广度和深度有变化,高中阶段给打下了基础,专业学习起来算得上得心应手。不过,数学是自身的短板,只能不断下苦功夫,“高数每一章都有课后题,我就全部自己做一遍,把知识点都抄一遍。这是高中时的方法,笨办法但是很管用。”她说,高中阶段积累的东西,在大学一直被她沿用。

从大一到大四的四年,她始终是班级第一名,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获奖,以学院总成绩第一的成绩保研。她告诉记者,自己也想用能力证明,肯努力就有出路,职校学生也并不差,“我们‘3 4’班的同学,有5个人今年考了研究生,把喜讯分享给了班主任。”

青岛全职研究生哪种含金量高(从职校到研究生)(3)

姜昊男

有热爱、有执着

世界名校读硕未来归国发展

“预计9月出国留学,到英国读研究生。”姜昊男的起点也是职教,2015年入读青岛旅游学校“3 4”,也就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今年,他刚刚被英国华威大学录取,QS世界排名第64位的名校,攻读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研究生。

2015年中考超普高线近60分,说起最终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当时,姜昊男坦言心里也有权衡。“3 4”实行贯通式培养,在职业学校就读三年,转段合格升入对口本科,他说,“相比紧张的普高学习生活,在职校不被高考牵着走,更多时间投到喜欢的事情。”更主要的是,自己也喜欢这个专业。

“当时,中考成绩算不上很好,上个普高基本没有问题。选择了职业学校时,也有人觉得不能理解。”姜昊男告诉记者,一开始有点碍于面子,心里面确实稍微有点打怵,报到入学后就彻底打消了。“职校一样管理严格,学生不是不好好学习。大家在班里也非常拼,寻找着自己的出路。”这是他的感受。

高中期间一样有很多磨砺,他告诉记者,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为了顺利通过转段考试,熬夜学习背诵专业知识。不过,学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课余时间的生活调剂。他说,丰富校园活动和专业实践,慢慢地积累了他的专业能力,进入大学一切都得心应手。

高分转段进入山东师范大学,成为对口旅游管理专业一员,姜昊男多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获评校级优秀干部,还被评为山东省2022届优秀毕业生。如今,再回首当时走过的路,他觉得,职校是另外一条赛道,但没有成功可以轻而易举,得看自己愿不愿意付出。

对于英国留学这个人生规划,姜昊男说,他从大一就着手做准备了,“因为那里教育资源有一定优势,世界很多名校也都在那里,自己在英国学习专业知识,增进认知和开拓视野,未来还是要回国发展。”姜昊男计划回国读博,未来从事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工作。

有追求、有未来

只要愿意努力终会找到出路

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三个人共同回忆起职校生活,坦言是一段难忘且值得的日子,都在不断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精彩。“在职业高中就读的时候,没想到自己能考上本科。在大学本科就读的四年,也没想自己会考上研究生。”薛至哲告诉记者,但自己心里非常明白,即便一时发挥不理想,没能进入普高就读,只要自己愿意努力,每条路都能找出路。

今年9月到中国海洋大学报到,原可心把暑期安排的满满当当,其中一项是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她说,自己早就有了这个想法,希望未来回母校当老师。“三年高中生活有很多感触,跟学校和老师的感情很深。”与此同时,她也想通过自身经历,传递职业教育的正能量,“毕竟是从职业教育成长起来的,自己相对有职教成长的经验,希望自己能够帮到学弟学妹,更好地衔接大学的学习。”

“职业教育正在向好发展,机遇当中当然也有挑战。”三人共同的感受在于,职教生未来正遇上更多可能。据悉,山东探索“职教高考”制度,建立“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路径,青岛以此为契机发力职业教育,探索“3 4”本科、五年贯通、综合高中、普职融通等,今年又加入试点新型普职融通,为职校生探寻着更适合的出路。

目前,春季高考本科录取的学生,陆陆续续收到了通知书。同时,青岛职教春季高考表现不俗,考生在多个专业类别成绩突出,包括青岛航空职业技术学校、青岛高新职业学校、青岛烹饪学校等学校在内,均有学生在相应类别春季高考位次位于全省前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