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有什么著作(我是如何引人注目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两个字吧。

雎和睢。

你也许在想,搞什么啊,这不是一个字嘛。其实不然。这两个字一个念雎(ju),一个念睢(sui)。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的名字,有人叫他范雎,有人叫他范睢。但是根据考证,似乎叫“ju”,比较合适一点。

对了,还有人经常把他和那个不辱使命的唐雎搞混,就连百度百科也是这样,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

范雎有什么著作(我是如何引人注目的)(1)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的范雎

这位老先生本是魏国人,是魏国中大夫须贾(听上去就很虚假)的门客。一次他跟随须贾出使齐国,因为齐襄王认为他很有口才,就馈赠给他牛肉和黄金。但是这件事却让须贾非常嫉妒。回到魏国后,他向当时的魏相魏齐诬告范雎卖国,于是魏齐就将范雎鞭笞至半死,扔进厕所,并让人朝他身上撒尿。

这是范雎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着实太惨了。

这也是为什么范雎如此记恨魏齐,即使后来当了秦相也一定要置他于死地的原因。由此还引申出了一个词;睚眦必报。

其实他的经历,让我想到了一个人。

范雎有什么著作(我是如何引人注目的)(2)

就是上图这位。(德云女孩不要打我)

那么闲话休提,为什么我们今天要介绍他呢?因为他有一项特别突出的能力——他非常善于引人注目。

我们不妨从一件小事上来看。

这,他刚刚来到秦国。

彼时的秦国国君是昭襄王(在位七十余年,连他儿子也活不过他,绰号“超长待机”),昭襄王十分讨厌说客。得知此事后,范雎就给他写了一封信。此信可谓是条理清晰,有理有据,一下就引起了昭襄王的兴趣。于是昭襄王决定召见他,这是第一重。

这封信的原文翻译: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推行政事,有功劳的不可以不给奖赏,有才能的不可以不授官职,劳苦大的俸禄多,功绩多的爵位高,能管众多事务的官职大。所以没有才能的不敢担当官职,有才能的也不会被埋没。假使您认为我的话可用,希望您推行并进一步使这种主张得以实现;如果认为我的话不可用,那么长久留我在这里也没有意义。俗话说:“庸碌的君主奖赏他宠爱的人而惩罚他厌恶的人;圣明的君主就不这样,奖赏一定施给有功的人,刑罚一定判在有罪人的身上。”如今我的胸膛耐不住铡刀和砧板,我的腰也承受不了小斧和大斧,怎么敢用毫无根据疑惑不定的主张来试探大王呢?即使您认为我是个微贱的人而加以轻蔑,难道就不重视推荐我的人对您的担保吗?况且我听说周室有砥砨,宋国有结缘,魏国有县藜,楚国有和氏璞玉,这四件宝玉,产于土中,而著名的工匠却误认为是石头,但它们终究成为天下的名贵器物。既然如此,那么圣明君主所抛弃的人,难道就不能够使国家强大吗?我听说善于中饱私囊的大夫,是从诸侯国中取利;善于使一国富足的诸侯,是从其他诸侯国中取利。而天下有了圣明的君主那么诸侯就不得独自豪富,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它们会削割国家而使自我显贵。高明的医生能知道病人的生死,圣明的君主能洞察国事的成败,认为于国家有利的就实行,有害的就舍弃,有疑惑的就稍加试验,即使舜和禹死而复生,也不能改变这种方略。要说的至深话语,我不敢写在书信上,一些浅露的话又不值得您一听。想来是我愚笨而不符合大王的心意吧?还是推荐我的人人贱言微而不值得听信呢?如果不是这样,我希望您赐给少许游览观赏的空闲时间,让我拜见您一次。如果一次谈话没有效果,我请求伏罪受死刑。

在他见到昭襄王之前,他还演了一出戏。

他去见昭襄王时,王正好从宫中出来。太监驱赶他,告诉他:“王来了!”。他不但不走,还在原地大喊:“秦国哪有王?我只听说过太后和穰候!”这句话,再一次切中了秦王的要害。彼时的秦国朝政由穰候魏冉和宣太后芈八子(芈月传中芈月的原型)把持,秦王更像是一个傀儡。作为一个怀有雄心壮志的人,昭襄王对此深感苦恼,他极其想把朝政归到自己手中。这是第二重。

在面见王之后,范雎指出王的过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恰到好处的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要知道,昭襄王是个极具野心的王,他统一六国的渴望极度强烈,所以他极度渴求人才。这时,范雎把自己的才华表露出来可谓是恰到好处。这是第三重。

经历了这三重“重击”之后,昭襄王就对范雎非常信任了,而范雎也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瓦解合纵,远交近攻,为秦国一统天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顺便吐槽一句,似乎,秦国的厉害人物都是魏国过去的。包括但不限于商鞅、张仪、范雎......

魏国似乎为秦国一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范雎有什么著作(我是如何引人注目的)(3)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蓝字关注公众号【四泽山】,也欢迎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