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青年对人生的意义(评论只要有青春的精神)

喊着“躺平”的这届年轻人,其实不曾有过“拉垮”的时刻

阳光正好,鲜花正艳。五四青年节,想对青春的你说一声,节日好!

诗人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这对于不再年轻的我来说,却还想“一读再读”。

二十出头的小表弟,正在他青春的书本里写着“摆烂文学”。线上,他的qq签名是“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但线下,他一边做志愿者一边投简历一边准备考公,完全没有“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的”迹象……不得不说,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这一代青年,早就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摸得透透的,在两个世界里穿来梭去游刃有余。

一个好的青年对人生的意义(评论只要有青春的精神)(1)

图据共青团中央微博

自“丧文化”流行后,“佛系”、“躺平”甚至“摆烂”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他们甚至在其间找到了“乐子”,以至于社会给年轻人贴上“躺平”的刻板标签。但如果你以为当下的青年是“烂泥扶不上墙”,那一定是误读。

《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显示的结果刚好相反,数据显示,高达75.0%的青年样本都表达出积极的奋斗取向,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反对躺平;相比而言,只有极少数的青年样本支持躺平;还有21.3%的青年既表达过奋斗意向,也表达过相似频率的“躺平”意向,属于混合态度偏好。由此可见,于这一代年轻人而言,躺平只是少数,毕竟生活本身也让大多数人躺不平。

生活是一方面,个人意志是另一方面。人类似乎总是受制于两种基本的冲动:一是对个体内在情绪的抒发,一是对外在理性所标画的超越世界的追寻。所以年轻人可以一边在语言和社交表达上钟情“躺平”“丧”,一边对社会责任主动拥抱。这是这一代青年的特点,也是人类本性的外在显现。网络世界里有一个“世另我”,那是年轻人放飞自我的时刻。

如此来看,躺平、佛系不过是“让心灵去旅行”的另一种表述,可以说是年轻人生活的一个调剂,就像是深夜偶尔在马路上放声高歌,也类似年幼时在父母怀里撒娇。面对年轻群体间形成的这类氛围,大可不必痛心疾首,但也不可漠然视之。缺口就是窗口,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在他们放飞自我时,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喜乐忧伤。了解并理解年轻人,理解他们的困境与迷茫,才能站在他们的立场,帮他们脱下“躺平”的外衣,露出真我的容颜,透出青春闪耀的光。

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喊着“躺平”的这届年轻人,其实不曾有过“拉垮”的时刻,他们始终牢记那句耳熟能详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并将之付诸行动,在时代赋予的责任中东奔西走,构建着新一代青年的光谱。

你可曾记得,就在“躺平”大热的去年,“觉醒年代”也是年度网络热词,这何尝不在映射青年真实的内心?他们奔走相告地安利,一遍又一遍地转发,延乔路上的鲜花都足以证明,“躺平”的表象下,隐藏着激情昂扬跳跃不已的心,涌动着澎湃热血敢想敢做的行动力

百年前,李大钊曾这样书写“青春”: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百年后,18岁的谷爱凌、苏翊鸣成为世界体坛不可忽视的新星,说着“北京明白”的高健多次出现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扶贫路上、疫情面前,青春的身影不曾缺席……或许不是每个年轻人都像先辈那般直抒崇高的追求、宏远的境界,但只要有青春的精神,就不枉青年。

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编辑 王涵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一个好的青年对人生的意义(评论只要有青春的精神)(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