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核磁共振吓人(凭什么做核磁共振时)

男子陪别人检查,却被吸入核磁共振仪后丧命!

《印度快报》曾报道过一出发生在医院的惨剧,一名男子陪同亲戚做核磁共振检查,当他带着一个打开的氧气瓶进入扫描室的一瞬间,就被一股强大的磁力吸入仪器内。被抢救出来之后发现,由于吸入过多的纯氧,该男子已经死亡。

当时男子的亲戚也在场。亲戚表示,男子本来没有进入扫描室,而是拿着氧气瓶在外面等候。后来,一名医务人员要求男子进入扫描室帮忙搬动病人。想不到仪器的威力如此之大,在男子靠近核磁共振仪的时候,他就被吸进去了。

由于医院工作人员的失职,目前相关人员已被当地警方逮捕。

为什么做核磁共振吓人(凭什么做核磁共振时)(1)

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经历:与做其他检查不同,当需要做核磁共振的时候,医生会要求有人陪同。

为什么要家属陪同?

核磁共振的仪器室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有时候要检查的部位不同或检查部位多,检查时间会比较长,再加上需要保持不动,这对于一些年纪较小或者年纪较大的患者来说,可能很难坚持,因此需要家属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有的人听说核磁共振会产生辐射,就担心万一自己陪同病人进去检查,也会遭受到辐射。事实上,核磁共振虽然带了一个“核”字,但是却与我们想象中的“核”无关。

为什么做核磁共振吓人(凭什么做核磁共振时)(2)

核磁共振里的核是氢质子核,人体内水分子的组成成分就是氢质子核。也就是说,核磁共振就是利用人体内水的比例大、氢质子核含量多的特点进行成像的,主要采用的是电磁波原理。电磁辐射在大自然中就存在,与CT等检查产生的电离辐射不同,它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核磁共振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要走出去?

有人怀疑,核磁共振不存在辐射是骗人的,既然不存在辐射,那么医生为什么不在仪器室里引导患者,而是要走出去?

医生之所以不在仪器室里引导患者,是因为核磁共振需要的时间起码在15分钟以上。此外,磁共振是大型精密医疗检查设备,影像科医生要在机房进行正规操作。所以,检查的时候医生要出去,不可能全程陪同。​

为什么做核磁共振吓人(凭什么做核磁共振时)(3)

关于核磁共振的一些澄清

对于核磁共振,大家的疑问不仅仅在于家属是否能够陪同、是否会有辐射等,还有传言说“放了支架,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装了钢钉,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孕妇、婴幼儿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那么,这3个说法是正确的吗?

1、放了支架,能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放了支架是可以做核磁共振检查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一误会,是因为拿到核磁共振的预约单后,上面有一段长长的注意事项,其中一项写着“患者必须去掉身上携带的所有金属物品”。 其实,不是所有的金属在磁场里面都会出现产热的反应。科学声明已经指出,经过测试的非铁磁性冠状动脉支架,磁性不强,可以在植入后的任何时间、在≤3T场强中安全扫描,不会发生移位。

为什么做核磁共振吓人(凭什么做核磁共振时)(4)

2、装了钢钉,能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装了钢钉也是可以做核磁共振检查的,但钢钉的材质需要是钛合金。装有钛合金材质的钢钉,不仅可以放心做核磁共振检查,还能评估关节假体,发现关节术后疼痛的原因。不过,不锈钢的钢钉肯定是不行的,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孕妇、婴幼儿能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孕妇和婴幼儿能不能做核磁共振呢?答案是可以做的。

一方面,核磁共振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所以就不存在辐射过量这一说法。另一方面,核磁共振对于帮助高危孕妇诊断胎儿情况很有好处,能够及早发现胎儿是否畸形等情况。核磁共振检查还可以检测出婴幼儿是否有中枢神经问题。但要注意,婴幼儿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要在熟睡状态或者注射镇定剂后进行,以免婴幼儿产生不适,不配合检查。

为什么做核磁共振吓人(凭什么做核磁共振时)(5)

总的来说,在做核磁共振检查前,要仔细阅读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比如,特别容易让人忽视的金属钮扣、金属拉链等,是不能进入核磁共振室的,因此检查前最好穿无纽扣和拉链的衣服。其次,女性朋友做核磁共振要素颜,不要化妆,也不要涂护发精油和发蜡等美发产品,因为一些美容美发产品中含有一定的金属元素,会对检查造成影响。

#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患者做核磁共振时跌落骨折 法院判医院赔近8千元》.扬子晚报.2016-12-10

[2]《核磁共振到底有没有辐射?放射科医生告诉你真相》.生命时报.2019-11-30

[3]《【医学科普】核磁共振那些事》.泰兴市人民医院.2016-08-0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