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公元819年,也就是唐元和十四年正月,52岁的韩愈,因为一封劝诫皇帝的奏章,而被唐宪宗一声令下贬到了潮州担任刺史。

韩愈赴任的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

由于皇帝的命令十分严厉,韩愈在接到圣令之后,来不及收拾,只能只身一人仓促上路。

当独自行了十几天好不容易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侄儿才终于匆忙赶了过来。

而这个时候,他的妻儿仍旧在遥远的后方不见身影。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1)

图片来自网络

遥望前方漫长的道路,回望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家人,再回想起近日的遭遇,韩愈的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

在一天夜里,韩愈借酒浇愁,提笔写下了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以赠诗于侄儿的名义,抒发了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而纵观韩愈的一生,也与此诗当中所表达的沉郁的情绪十分贴合。

这个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文豪,虽在后世流芳千古,可在生前的身世经历确是几度沉浮。

就如同狂风暴雨当中的一叶孤舟,看上去摇摇晃晃随时都可能翻沉在一片江海之中,可却始终都坚定而又笔直地前行着...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2)

韩愈

童年孤苦

唐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当中。

他的父亲是在唐朝政府中担任秘书郎的韩仲卿。

韩仲卿为官正直清廉,贤明能干,在担任武昌县令的时候,颇具地方百姓们的好评。

后来,在调任到鄱阳县时,当地百姓舍不得他离开,于是就刻碑题字为其歌颂到:“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宗侧目,居未二载,户口三倍,官绝请托之求,吏无丝毫之犯,去若始至,人多怀恩。”

除了在政绩上干得不错之外,韩仲卿对文学也有相当修养,曾编纂三国文学家曹植文集,并为之作序。

有传言称,韩仲卿还曾与李白交好,与其一同吟诗作对。

也许正因为是有这样的父亲,所以韩愈也遗传了其正直、聪颖的基因和在文学上的天赋。

不过,韩愈并没有得到过父亲的教导,在他出生两年之后,韩仲卿便因病离世了。

父亲离世之后,家中的事务就由韩愈大哥韩会来操持。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3)

韩愈

然而,韩愈与大哥相处的时间也十分短暂。

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因受宰相元载牵连,被贬到韶州出任刺史。

由于路途遥远,途中感染了重病,刚刚到任,韩会便病逝在了韶州。

长兄离世,长嫂为母,年幼的韩愈也只能由寡嫂郑氏代为抚养。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寡妇带着孩子是非常受人歧视的。

家中失去了男人,也失去了重要的劳动力,为了生存下去,郑氏只好带着韩愈避居江南宣州。

从此以后,韩家家道中落,韩愈也开始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4)

图片来自网络

颇为坎坷的经历

虽然从小经历了生离死别和颠沛流离,但这些人世间的困苦和曲折却让韩愈有了远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感悟。

尤其是经历了过多的悲欢离合,让韩愈也愈加明白人生在世,当独立而行的道理。

为了早日扛起生活当中的重担,不再给长嫂增添麻烦,韩愈开始了自己的求学问仕之旅。

虽然韩愈天资聪颖,又遗传了父亲的文学天赋,学习这方面自然是无需多言的。

然而,即便是韩愈埋头苦学,饱读诗书,在成千上万为追求功名而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学子面前,想要出头也是难如登天。

18岁那一年,韩愈第一次参加乡试,虽然心怀壮志,却最终惨遭失败。

这当头一棒虽然给年少的韩愈带来了颇大的打击,但也并没有让其就此沉沦。

为了完成心中的夙愿,韩愈只身离开宣城,前往河中府投奔族兄韩弇。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5)

图片来自网络

本想要在族兄的帮助之下,获得河中节度使浑瑊的推荐,结果却苦于囊中羞涩,难以掏出打点上下的钱财而吃了闭门羹。

21岁这一年,对于韩愈来说又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年份。

虽然这一次,历经了四年的考试之后,韩愈终于取得了乡试的头榜,可是在前往长安参加国考时却再次落第。

未等韩愈从长安返回,就又收到了从兄韩弇死于非命的噩耗。

自己的抱负还没有实现,韩愈就再次过上了落魄流离的生活。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6)

图片来自网络

命运的挽救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博览群书的韩愈自然是知晓这个流传千百年的道理。

可这无尽的折磨又将对他持续到什么时候?

来自生活上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韩愈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起了深深的疑惑。

于是,在那段时间里,韩愈经常是借酒浇愁,郁郁寡欢,为了谋求二两酒钱,甚至临摹名人的书画拿去贩卖。

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满心志气的文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屈辱。

也许是上天不忍心放弃这个未来文坛的一代天骄。

正当韩愈以为自己终将要就此沉沦下去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展现到了他的面前。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7)

图片来自网络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在历经了三次科举考试失败和三次博学宏词科失败之后,正要彻底放弃求仕之路的韩愈,却被叫到了一处深宅大院之中。

原来,他所贩卖的字画被宣武节度使董晋相中。

董晋在文学领域也颇有建树,在仔细观摩了韩愈的作品之后,认为此人颇有才华,于是便命人将其请来府上与其详谈。

韩愈头脑机敏,心思又十分敏锐,在来到董晋府上的时候,就已经猜出了府苑主人的身份。

不过,面对着眼前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大人物时,韩愈却并像其他那些穷酸书生那样抓紧机会讨好他,反而是在与董晋交谈中放松自然地自抒己见。

这番不卑不亢的态度,让董晋对眼前这名年轻人更加看好。

最终,董晋将韩愈推荐为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

从此,韩愈终于走上了为官之路。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8)

图片来自网络

坚守本心

在从仕之后,韩愈在官场上大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他的升迁速度也非常快。

到了七年之后,韩愈就已经成为了主管监察地方政务的监察御史。

不过,似乎在韩愈出生之后,上天就已经给他的人生做了规划。

他这辈子注定无法过上一帆风顺的生活。

在晋身为监察御史之后,韩愈立刻开始查访任务。

到了关中地区时,那里刚刚经历一场百年难见的大旱。

放眼望去,饥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到处都是灾民的尸体。

看到眼前这宛如人间地狱般的景象,韩愈心中无比的悲痛。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9)

图片来自网络

他当即写下一篇《论天旱人饥状》疏上报给朝廷。

在这份奏疏当中,韩愈痛斥了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等人故意封锁消息、私吞钱粮、置万千灾民于不顾的恶行。

结果,圆滑的李实在朝廷当中颇有名望。

在他的联系之下,赤手空拳的韩愈反而被诬告刻意陷害官员,结果被贬到了连州阳山担任县令。

两年之后,韩愈在一番努力之下遭到赦免,辗转多地重新回到长安并被授予了权知国子博士。

不过,在官场上跟随着韩愈的阴霾并没有散去。

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韩愈曾三次回京、三次遭贬,整个仕途起起伏伏,如同一叶漂泊在狂风暴雨中的孤舟,不知哪天就要被巨浪给淹没。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10)

图片来自网络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痴迷佛教的唐宪宗,派人前往凤翔将一尊佛骨迎到了长安。

结果这在当时刮起了一股极为浓烈的信佛狂潮。

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朝堂之上的众大臣无不对宪宗迎佛的举动大肆赞赏。

然而,向来不畏权势,只追求真理而为百姓谋福的韩愈又一次与众人背道而驰,站在了这些朝臣的对立面。

从小看惯了人世间的艰难困苦、悲欢离合,韩愈深知,佛教的那套因果报应论只不过是愚弄百姓的手段。

而且,他认为迎接佛骨回长安并将其供奉的行为实在过于荒唐,于是就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其误导。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11)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一番缜密的思索之后,韩愈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写下了《论佛骨表》,对唐宪宗进行极力劝谏。

虽然韩愈一心为民,克公奉己,但是这一次他却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

果不其然,在看到了这片奏疏之后,唐宪宗大为震怒。

当即就想要下令,将韩愈处死。

幸好裴度崔群等十分欣赏韩愈风骨的大臣对其极力劝解,才让年过半百仍旧抱持本心的韩愈躲过了一劫。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逃。

最终,唐宪宗下令将韩愈发配到遥远而又偏僻的潮州担任刺史。

这个命令,也基本给韩愈的仕途定下了最终的基调。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12)

图片来自网络

无愧文人风骨

遥想40年前,韩愈的兄长韩会也是因为忠直而得罪了权贵,被发配到了边疆,不久之后便病逝在了那里。

而韩家也从此开始变得没落。

这才有了韩愈之后的人生经历。

千古四大家韩愈(冠绝古今的文人骚客)(13)

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走上了与兄长相同的道路,韩愈的心中虽然充满了委屈和悲哀,可也多了一分释怀。

虽然是命运坎坷,世道艰难,但韩愈却从未辱没父兄的忠杰和韩家的那份坚毅。

而从韩愈身上所体现出的文人风骨,也伴随着他那名震千古的作品一直流传于世,受后人所敬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