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数千架战斗机飞抵伊拉克上空,而伊拉克的空中侦查系统,竟丝毫没有察觉。

在到达预定地点后,无数枚炸弹从空中投下,精准命中了伊拉克的重点建筑,其中就包括了空中作战指挥中心和监测雷达。

经过战略武装的伊拉克,此刻却脆得像纸一样,任由他国的战斗机对本国的领土进行轰炸,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引以为傲的先进战争武器,在狂轰滥炸之下,也变成了一堆废铁。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

这场战斗的结果,在各国领导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意识到:

世界的战争形态已经变了,以美国现在的军事科技,任何国家都没办法与之匹敌。

消息传回国内,邓小平同志正在上海。

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它的经济发展受到邓小平同志的高度关注,他同上海政府的同志们开了很多次会,却绝口不提刚刚发生的战争。

到底是什么样的底气,让邓小平同志如此淡定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

炮火里走出来的中央领导们临危受命,放下了枪杆子,捡起了文化、经济、科技以及后勤的书本,开始着手指挥新中国的基础建设。

工业化建设,是一五计划的主旋律,鞍钢、长春汽车制造厂等重点工业企业,相继落成并投入生产。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使得国家迈向了社会主义的第一步。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2)

但到了1976年,新中国进入了为期两年的徘徊阶段,接下来的方向是什么?是发展经济?还是加强军事力量?

在这迷茫的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站了出来,召开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1978年的这场会议上,不仅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是邓小平同志给出的重要指示。

彼时,中、美、苏三足鼎立的局势渐渐有所失衡,中苏关系发生变化。

美国向中国抛来了橄榄枝,通过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等一系列示好行为,中美正式建交。

而苏联则化身“战斗狂人”,积极参与越南、阿富汗等地的作战,人力物力渐渐透支,在这场对峙之中,逐渐落于下风。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3)

虽然中国的国际形势得到了暂时的和平,但实际上在这种和平的表象下,仍隐藏着无数的暗潮汹涌。

当时的美国,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和航母。而中国却还在使用老式的仿制苏式坦克,战舰也是“缺胳膊少腿”,曾被美国的海军司令嘲笑是“老古董”。

面对这样的军事差距,似乎发展尖端武器才是当前的重点,但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领导,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还是决定利用难得的和平,优先发展国内的经济。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军事上中国决定“停一停”。

改革开放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

对内,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走在此项举措前沿的,就是安徽凤阳的小岗村。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4)

小岗村在改革开放前是出了名“穷”,秋收之后,整村外出乞讨也是常事。

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村里的18户居民联合起来,在分田到户的契约上按了手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风潮。

农民自己掌握土地,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也逐年增高,大家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同时企业和政府分开,企业不用再依靠政府,鼓励企业自主经营。中央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和保障手段,帮助企业完成转型和发展。

在对外方面,就不得不提到口口相传的一句话“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的就是深圳。

深圳,作为被选定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为了如今的国际大都市。

除了经济特区外,中国还开放了多个沿海的城市,积极与国外进行贸易往来,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5)

与经济发展呈现完全相反局面的,则是国家在军事方面的裁减。

从1985年开始,由邓小平同志指挥,实施了“百万大裁军”策略。军队的人数减少了100万,这部分节省下来的开支,都用于支持经济建设。

这一举措,不仅象征着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支持,也是为了精简部队的组织。

不过虽然中国一直倡导和平,但国际上却不太平静,各地区之间常有冲突,尤其是中东地区。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打了8年的“两伊战争”,使得两国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给后面美国的进场埋下伏笔。

伊拉克攻占科威特

在中国决定改革开放的同年,伊朗国内爆发了革命,并与邻国伊拉克发生了冲突。

以伊拉克向伊朗发动袭击为序幕,“两伊战争”正式爆发。这场战争足足打了8年,其中也有美国的影子。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6)

在“两伊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是支持伊拉克的,出售了大量先进武器给它,传说美国的情报局也曾对伊拉克进行过指导。

但“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美国和伊拉克之间于战争期间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也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当伊拉克意图占领科威特之后,两者更是掉转风向,变成了仇人。

两国改变的起因,竟源于一个欠钱不还的无赖故事。

当时为期8年的“两伊战争”劳民伤财,作为中东霸主的伊拉克,被这一战掏空了家底,还欠了不少国家的钱。

在战争结束后,让伊拉克还钱的呼声越来越高。

彼时的伊拉克,还妄图将债主们跟自己拉到同一个阵营,将自己包装成“阿拉伯人的代表”,以此来减免债务。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7)

这一近乎“无赖”性质的声明,自然无人理会,眼看还是要老老实实还钱,伊拉克动了歪脑筋,想要产油国提高油价,这样就能挣更多的钱。

作为产油大国的科威特,率先反对了伊拉克的这个提议,这让伊拉克顿时恼羞成怒,将矛头对准了出头鸟的科威特。

那时,伊拉克本国还欠着科威特,140亿美元的债。

所以伊拉克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攻占了科威特,这样既能树立威信,也不用再还钱了。

伊拉克作为一个军事强国,在世界上排名第四。

这个刚刚结束“两伊战争”的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精良,苏式的坦克、火炮数量多达三千以上,除此之外还配有装甲战车五千多辆。

在空军力量方面,伊拉克装备着苏联先进的二代三代战斗机,百万大军也处于备战状态,随时可以出击。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8)

科威特与其相比,国土面积小,军事力量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如果伊拉克不顾国际名声和影响,硬要侵占科威特,它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有这样的前提在,伊拉克决定“破罐子破摔”,迅速在两国边境集结军队,向科威特发起了进攻。

面对着碾压式的两军差距,伊拉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科威特。

正当伊拉克沾沾自喜,谋划着要将科威特划分为本国的一个地区时,国际上有人坐不住了。

在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期间,它的这种行为自然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多次警告,美国和苏联也难得联合起来,一致要求伊拉克撤军。

尤其是美国,不光对伊拉克实施了经济制裁,并且派遣军队赶赴战场,阻止伊拉克的进一步入侵。

然而,这些都没能让伊拉克停止侵略行为,仗着自己的军事力量,依旧在科威特的土地上制造纷争。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9)

1990年11月底,联合国最后通知伊拉克,必须要在1991年1月15号之前撤军,否则的话,将要采取武力手段进行制裁。

在此期间,以美国为首,多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往海湾集结,准备对伊拉克实施最终的制裁。

但此时的伊拉克,还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对什么,因为它并没有把美国当回事。

虽说当时的世界形势,美苏之间依旧保留着世界霸主的名头,但早已经名不副实。

美国上一次参与世界性的战争,还是在对越作战当中。在那一次战争当中,美国已显现颓势。

过去了十几年,伊拉克认为本国一直在参与战争,无论是作战力量和作战意识都是超前的,而美国这头沉睡的狮子,早没了獠牙。

所以对于美国的威胁,伊拉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殊不知,这样的轻视,给自己造成了承重的打击。

海湾战争、美国震慑世界

当时不光是伊拉克有这样的想法,世界上其他国家对美国这次的制裁,都不抱有期望。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0)

甚至还有论调认为,美国在这一次的战争当中,可能会彻底摘掉强国的帽子,改变当前的国际形势。

因为这场战争多个国家牵连其中,因此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其中也包括中国。

在伊拉克多次忽视联合国的警告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军队出动了。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伊拉克的防空系统,根本没有捕捉到美国战斗机的动向。领空门户大开,数千架战斗机在其中盘旋。

本以为,接下来美军会采取大规模的轰炸,但美方的表现又一次令世界震惊:

美军的战斧导弹,直接精准的命中伊拉克的空中作战指挥中心。

数枚导弹,又接连摧毁了伊拉克境内的重要建筑,其中就包括伊拉克用于作战和联系的雷达装置。

没有了雷达,就仿佛人没有了眼睛一般,伊拉克的军队只能被动承受着美军的攻击,而自己只能胡乱扫射。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1)

他们引以为傲的武器装备,在美军的导弹之下,被轰成碎片。

任谁都发现了,美军能做到这一步,不是因为运气好,才恰好摧毁了伊拉克的指挥中心。

美军的装备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不是停留在厚度、坚硬程度上的升级,而是一跃上升到了信息化时代。

通过导航、磁场等科技手段,用更高效和精准的方式,将对手完全地碾压。

制裁伊拉克的海湾战争,完全变成了美军单方面的表演,各种先进的科技武器轮番上阵,似乎是故意让全世界的人们看到自己的实力,从而稳固世界霸主的位置。

事实上,美国的确达到了目的,这一战完全刷新了各国对于军事的认知。敏锐的人已经意识到:

接下来,将会进入一个信息战的时代,世界的战争形态已经改变。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2)

在美军的科技武器打击之下,伊拉克损失惨重,两万多人在这场战争中或死或伤,却仅仅只换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战亡200人。

持续了42天的海湾战争,以伊拉克签署停战协议作为结束。但这场战争带来的讯息,却迅速传遍了各国。

之后,我国有军事专家专门去海湾战场,进行了考察。

许多的残骸还没来得及收拾,无声诉说着当时战争的惨烈,许多在当时称得上是世界先进水平的坦克,在美军的轰炸下成了碎片。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3)

消息传回国内,稍微懂点军事的都知道,美国此举意味着什么,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邓小平同志等人。

之前国内的两弹一星、航空航天技术,也是在从无到有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我国的科学家们,可以再次发挥这样的精神,集中力量发展军事武器。

而此时的邓小平同志,正在上海进行视察。

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又是一个多国文化交流融合的城市,在改革开放当中肩负着重任,地位举足轻重。

因此,邓小平对于此次的视察十分重视,他和上海政府负责的相关人员开了多次会议,并参观了在建的工厂。

对上海接下来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做出了指示,要加快步子发展浦东,思想不要保守,积极跟上时代的发展。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4)

相信,邓小平同志早就已经了解到海湾战争的情况,但在考察上海时,他从未提过有关海湾战争的任何一个字,脸上也看不出有什么担忧的地方。

邓小平同志这样的表现,到底是为了让民众安心?还是内心早有打算?

后来居上的中国军事

从后来发生的事情当中,我们或许就不得不感叹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

伊拉克本身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因为盲目地发展军事,企图扩张领土,才导致入不敷出,最后被多国制裁。

在80年代时,我国人均GDP和美国相差有70倍之多。

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粮票”、“肉票”,就是在物资缺乏的年代里,按量、按人头进行供应。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5)

在评估完世界的战争形势之后,邓小平同志扛着军事发展的压力,决定优先发展经济。

80年代里,国内的军事武器来源,都靠从国外采购。

那时候中国不是购买武器的军事大国,即使只是几架新型的战斗机,都要讲价半天。

哪怕美国已经和中国建交,在军事方面也只提供了一些技术指导,没有重要装备和核心技术方面的支持。

军事研发人员只能自己琢磨,自己研究。而因为国家缩减了军事发展方面的经费,项目研发捉襟见肘,还要靠研究人员赚钱补贴。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6)

不过,经过了80年代的蛰伏,中国的经济在90年代进入爆发时期。

长虹电视、亚细亚商场、娃哈哈、大宝...无数知名品牌崛起,走入了中国人民的心中,许多企业主一夜之间就积累了上万家产。

中国人过了追求温饱的阶段,开始丰富精神,这就是当初邓小平同志最想看到的画面。

而此时,国际上的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为防止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获得胜利后,对中国做一些“小动作”,邓小平同志同苏联的领导人进行了会面,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维持和美国之间的平衡。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7)

苏联的加盟国,也开始向中国出售先进的军事装备,包括苏30战斗机、MINEARL雷达、“基洛”级潜艇,以及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所用到的制导炮弹。

同时苏联也派出了许多专家过来,进行技术指导,研发人员再也不用摸着石头过河了。

而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积累的资金又重新投入到军事领域。

依赖于雄厚的资金投入,再加上从他国购买的军事装备,我国的军事实力一跃而起,中国也成为了世界强国,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

现在看来,邓小平同志当初在海湾战争之后的淡定,是心中早有了谋划。

如果当时盲目发展军事,那只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最后一无所有。

海湾战争背后的真相(海湾战争结果震惊世界)(18)

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开始,再到百万大军的精简,最后一跃提升军事实力,他的种种思虑,让人不得不感叹领导人的远见卓识。

而面对当初的海湾战争结果,邓小平同志的淡定,直到31年后人们才看懂其中的的深意。

短时间见效的事,往往根基浅,经不起考验。真正利国利民的大计,都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去沉淀的。

经济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就一直致力于带动全民富裕,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如今,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我国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希望在下一个百年里,中国能焕发新的面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