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

双英破敌

——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温县陈家沟历史文化故事考察纪实

陈沛林 陈旭斌 苏红军

“双英破敌”说的是陈家沟陈恂如、陈申如兄弟,以过人的功夫和智慧,勇斗强盗土匪的故事。他们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一世陈所乐的一对孪生子。这个故事从清康熙年间编为戏剧,广泛流传,一直传唱至民国末年,在太极拳发源地温县一带家喻户晓流传至今。直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著名的陈氏太极拳大师、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陈立宪,在给学生们讲拳时还经常提及到这个故事,并嘱咐后人一定要考察记载。

故事的梗概是:清康熙年间,一伙儿远路来的强盗土匪,来到距陈家沟不远的北平皋村,放出狠话,让百姓拿出金银财宝,若不从便要血洗全村。危难之际,北平皋村王家刚过门的新媳妇陈氏,回娘家陈家沟搬救兵求援。陈氏太极拳大师陈所乐的一对孪生子,正是青年时期(十六七岁)的陈恂如、陈申如兄弟,替父出战。他们智勇双全,一举消灭了这伙儿强盗土匪。

2021年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六),带着对先辈的敬仰,本着对历史的尊重,河南省太极拳协会副主席、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非遗传承人陈沛林,副会长苏红军、薛战、副秘书长陈万军,陈氏太极拳传承人陈沛秋一行五人,针对陈家沟太极拳史上陈恂如、陈申如兄弟“双英破敌”的历史故事,专程到北平皋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陈家沟太极功夫溯渊源 北平皋王家大院寻传奇

陈家沟属于河南省温县的赵堡镇,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移民过来的。元末明初,朱元璋取得天下建立明朝。但是战乱之后的江山遍地创伤,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大多都成了人烟稀少的荒野残垣。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从山西人口多的地方,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 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人数达百万人之多。这一政策使人口均衡,田地复耕,恢复了农业生产,经济得到了发展,实现了天下太平,明王朝的统治得以巩固。

陈家沟陈氏一世祖陈卜,祖籍山西泽州(今晋城)东土河村人氏。因家乡连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陈卜带领家人,奉诏迁徙。从洪洞移民至河南温县沁河南岸的一个地方(今温县北冷乡),筑土建房,以他的名字为村“陈卜庄”。两年后,举家搬迁至青风岭上的常阳村。常阳村,因为村中有一常阳古寺,故村以寺名叫常阳。后来,陈氏家族人丁兴旺,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常阳村慢慢的便改叫成了陈家沟。

陈卜族人移民温县常阳村时,常阳村一带沟壑交错,明清时期,兵匪出没频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经常受到侵扰。陈卜和族人们把移民时带来的家传一百零八式长拳,教与族人子弟,早晚练习,用来抵御土匪,看家护院。

到了陈氏的第九世,有陈王廷(1600~1680年)自小习文攻武,勤学苦练。修的功夫深厚,文武兼备,考得明末武庠生和清初文庠生,为县乡兵守备。陈家沟地处黄河和洛河的交汇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河洛文化对陈王廷的影响颇深。晚年时,解甲归田告老还乡的陈王廷,常抱着一卷《黄庭经》研读,观河洛交汇的情形和规律,整理改编家传拳术。他研习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汇戎马一生带兵征战之经验。依据家族的一百单八式长拳,又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易学阴阳五行之理,融合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编出了具有阴阳互换、刚柔相济的“陈氏太极拳”。也因此成为了太极拳创始人。陈氏太极拳包括拳五路、炮捶、双人推手及刀、剑、枪、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从此,陈氏太极拳就作为家传的武功技艺在族内传承。各种武学堂、社、院相继成立,陈家沟人习武成风,世代相传,名人辈出,名誉乡里。陈所乐及他的孪生子陈恂如陈申如,就是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

北平皋村位于陈家沟的东北方向,约有三公里多的样子。村大人多,商贾也多。听老人们说,北平皋村古时很繁华,横竖好多条街,街上做买卖的店铺很多,有门楼的家户也很多,是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北平皋村,是商王祖乙迁邢之地,后称“邢邱”,春秋时期是晋国的重要县邑。现存的邢邱故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春秋时期晋国邢大夫巫臣所建。地理位置在《说文》中载,“邢,周公子所封,地近河内怀。”《后汉书·郡国志》载:“平皋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因此,姬苴被封邢侯建邢国是在温地古邢丘。2002年为配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邢邱城进行了考古发掘,弄清了北平皋村内,为春秋时期“邢丘”城址,属古遗址类。测出了古邢邱城的布局与面积,出土500多件带“邢公”印鉴的陶豆陶盆等器物,确认了北平皋邢邱城遗址就是巫臣奔晋时所封之邢。

我们一行人沿着不宽的乡间小路,从陈家沟专程来到北平皋村。北平皋村王家的后人,第二十世王忠、第十九世王磊积极协调沟通,第十九世王红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们来到该故事传说的发生地——王家古宅大院。

王家古宅大院坐北朝南,由前院和后院组成。后院现在已经成为废墟,只剩三间破旧的西厢房,在满是杂草丛生的残垣断壁中凝望着高高的堂屋。王红老师告诉我们:“当年王家刚过门的媳妇,就是从后院翻墙出去,到陈家沟去请救兵的。”他又指着高高的堂屋说:“大天王二天王勇斗强盗土匪就是在这个屋里开战的。”

王家大院位于北平皋老村偏南头,坐北向南,背靠古清风岭,面向黄河,是标准的北方四合院群落。仰头望去,堂屋高约三丈有余,青砖褐瓦,起脊出厦。后墙上的外粉灰皮大部分都已剥落,中间通往后院的门,被后人用砖砌住了。那段儿历史传奇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就被尘封在这座王家大院深沉的古宅里了。

穿过一米多宽的深巷,来到大院的正门。正门临街房的外面是红砖墙体,门旁挂着温县政府发的牌子。该院落于2011年被定为温县文物保护单位。

王红老师在门前比划着说:“以前有门楼,门前左右都有下马石和拴马桩。”又往四周指了指:“那一片以前都是王家宅院的老四合院。”

进门来到大院,临街房被改造的面目全非,已看不出老房的样子。西厢房早已没有踪影,留下的高出地面的底基上,零零星星的种着一些菜。堂屋和东厢房都还是旧时模样。院子前边中轴线靠西一点,有一棵高大的棕榈树,给这所古宅大院注入了一股现代的气息。

院子内南低北高自然的坡度,至堂屋前,室内地平起高了不到一米,庭前三级台阶的高度明显不合适。“这台阶应该是后来改的,按照农村古民居建筑的规格标准,应该是五级台阶。”陈沛林老师从小跟着父亲陈立宪,学过建筑设计,所以他懂。又指着东厢房的屋檐说:“王家大院的院落和房屋,在建造上很讲究。厢房屋檐的滴水线,正好在堂屋前厦的柱子和窗户之间,所有房屋的方位定的都很准确。”大家用手机的指北针测试,的确是南北座落,规范有序。

堂屋阔五间,深三丈,前后厦拱出各六尺,门前两边各有一根环抱粗的立柱,柱下有雕刻花纹的基石,王红老师讲小时候还能看到柱子上油光锃亮的大漆面。门窗和门头构件上的雕刻,式样精美讲究,技艺精湛细腻。

打开房门进去,昏暗的光线让这所古宅更显的一些神秘幽深。正面是做工精致的木质墙壁,上面封着顶,前面挂着中堂和四扇屏,木墙后边是通往后院的门。东西两边各有一间木质的耳房,两架楼梯搭在前后墙上,耳房顶上和楼梯前面,堆满了常年未动过的杂物。地面铺的是约一尺见方的青砖,在岁月的踩踏下,早已是斑驳碎裂凸凹不平了。王红老师兴奋的说:“大天王二天王破敌杀土匪强盗就是在这屋里了!”王红老师用手划了一圈,又说:“听老人们说,天王用计了。趁强盗们喝酒吃肉时,进屋后先把蜡烛打灭,又往地上倒了两斗豆子,一个人藏到黑影里,一个人用“贴墙挂画”的功夫粘到墙上。等土匪强盗们自己人乱打乱杀差不多了,俩天王出来把他们都收拾了!”

站到西耳房的木梯上,俯瞰着陈恂如陈申如曾经勇斗强盗土匪的场地,朦朦胧胧中感觉,天王的身影还在厅堂的某个角落里悬着。隐隐约约的听到,强盗的厮杀叫喊声和刀棍劈打声,还在房梁椽檩之间回荡。随着空旷幽暗的古宅气息,不由得又想起了身穿圆领汗衫的陈立宪老师,摇着芭蕉扇给学生们讲“双英破敌”故事的情景。

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间,陈立宪老师在新乡地区行政公署客房的院子里,教拳歇息时坐在藤椅上讲:“陈所乐公的一对双生陈恂如陈申如兄弟,年纪轻轻智勇双全!他们勇斗过路强盗土匪时才十六七岁,不但功夫很好,还很有头脑。与敌开战之前,先是让人把放在门后的两斗豌豆倒了一地,自己突然冲进去一棍打在一个土匪的面门上。接着回身扫掉蜡烛,在黑暗中抡臂猛力劈打了几棍后,一个箭步纵上了房顶,用手攀住木格贴墙悬在那里。待强盗土匪们在黑暗中自相残杀伤亡过半后,又跳下来与众乡亲内外夹击一举拿下。倒在地上的豌豆派上了大用场,强盗们脚下打滑,摔得跟头拨浪的。”陈立宪老师用芭蕉扇撵了撵蚊虫,接着说:“陈恂如贴墙悬身就是武林中传说的轻功——贴墙挂画。”

“贴墙挂画”的确是传说中的武林轻功。其实“贴墙挂画”并不神秘,现今也有一些酷爱传统武术独门绝技的研练者。“双英破敌”的古宅里,两间耳房和迎面壁廊,最高也就在四米左右,加上条几、八仙桌、椅子、木梯等物件,“双英”又是身轻功高,在此上演“贴墙挂画”的功夫可以说是轻易而举的。这一点对当代的“攀岩”和“跑酷”高手来说,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这张桌子不是王家祖上的老物件。”王红老师走到靠近东耳房的梯子后,揭开蒙在桌子上的塑料布说:“这张桌子是强盗在山西抢劫带来的,不知道是山西哪家大户的主贵东西。桌面是大理石的,“双英破敌”那一仗把中间给打烂了。响马也都被消灭了,这桌子也没有人要了,就留下来了,一直到现在。”

我们听着王红老师详细的讲述,带着敬畏的心情,把屋子里的角角落落打量个遍。东西两间锁着的耳房里,两架木梯上,窗台下,灶台上,和那些长久不动的器物上,积攒了不知多少年的厚厚的灰土。把这些老物件,和那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一起封藏了起来。现今恰逢我国太极拳取得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成功,这些伴随着太极拳传承发展的文化历史,逐步的要深入细致的挖掘出来,添补到太极拳的传承发展中去。

二、王氏家谱篆实情 三件珍宝话起因

离开古宅大院,来到王红老师现在住的三层小楼。主人把一摞《王氏家谱》和《温县县志》拿出来,我们小心翼翼的翻动着那棉薄的珍藏本。

《王氏家谱》这样记载着:“康熙年间,一伙匪闯入北平皋,自称山东响马,由晋及鲁,便道而来。欲向王家主人王遴借数色古玩珍品以备欣赏。王自知不敌,一面把匪请进家中,一面密使人赴陈家沟,请陈所乐解救。当时陈所乐外出未归,15岁恂如申如兄弟初生牛犊果敢决断。既然应允,二弟兄每人腰别一根白蜡杆,趁夜色潜入王家,正见一帮匪徒在那里酗酒。二人飞身入室,挥动白蜡杆,直刺横扫,左崩右拨,然后打灭灯火,隐入暗处。众匪措手不及,只好慌忙迎战。黑暗中分不清敌我,持刀乱砍自相残杀。不多时,屋内归于沉寂,掌灯看时,但见尸体遍地,偶有存活者也动弹不得......。后人据此编成戏剧《大天神二天神双英破敌》,在温县演出多年不衰。据吾祖上传讲,当时地上散有二斗豌豆是真。”

寥寥三百多字,记载了陈恂如陈申如兄弟消灭强盗土匪的事件过程。虽然简单,却很生动完整。其中一句“欲向王遴借数色古玩珍品以备欣赏”,让人引起注意。这句话和另注的一段文字应该有关系。

在本页页眉空白处的右上角,写着“据祖上传言,三件珍宝:一组铁扁担放一起会着火。一个大鱼缸,水倒入有鱼在内游。一张大鱼画,时常在画面上动。”我们想起一位王家后人说起王家大院这三件宝贝时的情景:

“我是听老人们说的,那铁扁担要有七八十斤哩,只要往一起一放就会嗤火花。弄得人用过以后,专门记着要分开放,生怕起火!”“堂屋里挂的一幅中堂,上面画的一条大鱼,你看着看着那鱼就会动一下。你觉得是眼看花了,换一个人看,也一样能看到鱼动。”老人说的津津有味。看我们听得仔细,继续给我们讲:“还有一个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很大的鱼缸,把水倒进去七八分满时,还没有放鱼就看到有鱼在缸里游。”

随着年代久远,王家大院早已物是人非,这三件宝贝也早已没了踪影。是真是假是传说,不得而知。不过单就大鱼缸来说,是一定存在的。

从风水的角度上看,山主贵,水主财,故家中搁置鱼缸有借其催财和旺财的寓意。从鲤鱼跃龙门的民间传说,又可以理解为鱼缸中的鱼是龙的化身。在风水中,鱼属阳性,有着驱镇和净化屋子中阴邪之气的作用。

房子太古老,王家所以在宅院里放置一个富有传说的鱼缸,一方面用作欣赏和观赏,一方面能够起到压镇驱赶房屋中的阴气,用作镇宅之意。

另外,这伙儿强盗土匪之所以奔着北平皋村的王家大院而来,除了王家是村里的富足大户外,那句“欲向王遴借数色古玩珍品以备欣赏”,也说明这“三件珍宝”一定和强盗土匪这次抢劫的来意有关系。

我们又翻开《温县县志》和李棠阶日记,看到多篇记载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温县陈家沟的历史文化轶事,感到任重道远。

三、情景再现演故事 “双英破敌”寓古今

根据在北平皋村王家古宅大院的实地考察,在故事发生地查看当年的遗留物证和查阅有关文字记载,我们尝试着还原陈家沟太极拳历史上,陈恂如、陈申如孪生弟兄“双英破敌”的大概场景。

故事梗概:

时间:清康熙年间某年腊月小年。

人物:陈恂如、陈申如,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一世陈所乐之孪生子。

王遴,北平皋村富足人家之主,陈家沟陈氏家族的亲家。

陈氏,王家儿媳,陈家沟陈氏家族之女。

李犟、李黑,强盗土匪头子。

事由:一伙自称山东响马的土匪闯入温县北平皋村,向村内富足人家王遴勒索古玩珍品。王家自知不敌,一面把土匪请到家中,酒宴伺候着,一面派人到陈家沟求救。因王氏家族刚进门的儿媳妇是陈家沟陳氏家族之女,陈家沟太极拳名师陈所乐的一对孪生兄弟,陈恂如、陈申如替父出战。他们智勇双全,一举消灭了这伙儿强盗土匪。

情节:清朝康熙年间,某年的腊月二十三。进入年关,人们开始打理着过年的日子。一觉醒来,天地间白茫茫的被一场大雪裹了起来。

温县北平皋村有座王家大院,是北平皋方圆村邻的大户。

老爷王遴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自言自语的嘟囔着:“二十三,糖果粘。”遂叫来管家,询问麻糖烧饼鞭炮等祭灶用的东西,准备好了没有。又吩咐管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今天要把灶王爷的事情办好。”管家回过老爷后,就安排家丁佣人们把院里院外的雪打扫干净,按照各自的分工都去忙碌着。

王家少爷前不久刚成了亲,媳妇是邻村陈家沟陈氏家族之女。门当户对,又逢年关,王家大院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到处都沉浸在喜气盈门的气氛中。

时过半下午,人们把祭灶用的物件祭品等都就了位,等待时辰一到,好打发灶王爷上天。“二十三日黄昏去”,“大年初一五更回”,大人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对着。孩子们手里拿着芝麻糖,吃着、嬉闹着,跑来跑去的。

突然,一个后生急匆匆的跑进大院,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不...不好了!响马来了!响马来了!”大院里顿时紧张了起来。

原来,一伙儿从山西一路抢劫过来的强盗土匪(老百姓称其“响马”),悄无声息的来到了北平皋村。

这伙强盗进村前,对北平皋村的情况摸了个大概底细。进村后就使出强盗土匪惯用的方法,派人把住各个进出村的路口。又有小喽啰沿街喊叫,让村里人准备酒肉宴席,说今晚大王要在这里过小年。再挑选些有姿色的妇女,陪他们消遣。还要准备金银细软珍宝器物,于明早交上。若有违命者和抗拒者,定杀全家鸡犬不留。

两个强盗头子,李犟、李黑,个子矮小却十分粗壮,满脸横肉里藏着杀气。他们带着喽啰们闯进王家,让王遴派人把酒肉送到堂屋,就在堂屋里划拳行令的吃喝了起来。

二头领李黑把刀尖扎在地上,只听“嘭”的一声,地面青砖给扎了一个坑。他左手端着酒碗,右手按着刀把,对着王遴喊:“听说你们家有几件稀奇宝贝,快拿出来让我们大哥开开眼啊!”

王遴无奈,只好推迟着应声:“也不是什么宝贝,就是个养鱼的鱼缸和不起眼的铁扁担什么的。等我叫人找出来,再拿过来给您看!大爷们先喝酒!先喝酒!”说完找了个机会溜出了堂屋。

北平皋村在年关时遇到了厄运,整个村子陷入了惊恐不安,遭到响马土匪血洗的惨案随时都会发生。

王家是村中大户的首富,平日热心公事,和睦乡邻。王遴为人慈善,恭谦礼让。所以,村中有胆大的人们,从后门相约摸到王家后院,商量着想让王遴拿出个办法。

“王老爷!这么多的响马来抢要东西,咱村老少爷们儿的年可咋过呀?”

“听说强盗是冲着恁家的宝贝来的,您给他们两样打发他们走了吧!”

“咱把村里的年轻人叫出来,给他们拼了!”

“可不敢!你没看那两个响马头子杀人不见血的样儿,手肯定黑的很!”

“响马们都拿着刀枪家伙式儿,咱也打不过呀!再说,要是惹恼了响马,他们要大开杀戒怎么办?”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叨叨半天,商量不出办法,王遴也没有一个好的主意。这时,一直关注这件事儿的王家刚过门的儿媳陈氏,来到众人面前说:

“乡亲们!你们知道俺娘家陈沟人都有功夫,我去报个信,到俺村带些人来,打跑这伙儿响马!”

陈氏娘家是陈家沟的,距北平皋村七八里地的西南方向。第九世陈王廷戎马一生,告老还乡后创下陈氏太极拳。后辈人传练武艺的人很多,陈所乐就是功夫深厚的太极名家,其膝下一对孪生子陈恂如、陈申如,小小年纪也已本领过人了。

“就是呀!王老爷!怎么没有想起找你们亲家帮忙呢!赶紧想办法去陈家沟请人吧!”众人听陈氏这么说,才恍然大悟。

王遴也连连点头称是,说:“是呀!如此,北平皋的百姓有救了!王家有救了!”又扭头对陈氏说:“你要小心!多找些人来,快去快回!”

看这陈氏也是腿脚利落,牵一匹白马,避开强盗,从村西找到一个可以出去的隐蔽处,悄悄地出了村。翻身上马,一路飞奔,往陈家沟而去。

陈氏很快就到了娘家,家人带着去找功夫闻名远近的太极拳高手陈所乐。不巧陈所乐外出不在家,一对只有十六七岁的孪生兄弟陈恂如、陈申如在家。这两个弟弟听陈氏说了情况后,按捺不住充满心头的怒火,摩拳擦掌,一定要去北平皋打杀这伙响马强盗,为民除害,打抱不平。

陈氏把王家大院的房院廊道大概画了一下,又把响马强盗们聚集喝酒的堂屋里边的构造摆设,给陈恂如、陈申如仔仔细细的描述一遍。兄弟二人把打杀响马强盗的计划复述记牢,带上刀棍和姐姐出门便走。抄近道一路飞奔,片刻就到了王家大院的后院。

从高处俯瞰前院,高高的堂屋坐北朝南,明三暗五的那种北方四合院结构。房檐前后出厦,有约三尺高的基台环抱。后墙中间有门通后院,此时门里灯火通明酒肉正酣。堂屋前东西两旁是各三间的厢房,青砖铺地的院子中间,放着一口大鱼缸。街房的东侧是门洞和阔气的门楼,门外的下马石上坐着两个强盗,靠着拴马桩的那个正拿着鸡腿在啃,另一个抱着个酒坛往碗里倒酒。

“咱按说好的,我去多叫上些人手,在前院隔壁候着。等人把堂屋里伺候响马的家人叫出来,恁俩再动手。”陈氏小声嘱咐两个兄弟说:“昨天打扫屋子时,有两斗豌豆顺手放在堂屋的门后边了,记住了!”说罢,扭脸消失在了黑暗中。

恂如、申如点头应允,身子一纵跳上了基台,轻步无声的来到堂屋前厢房旁的隐蔽处,俯下身来等候时机。

话说强盗土匪头子李犟、李黑带着一伙儿喽啰们,从山西一路下来,打家劫舍吃大户,抢了不少好东西,可还不觉得够。想在北平皋村这里再大捞一把,还有就是听说王家大院有几件宝贝,想顺道弄回山寨欣赏,可以痛痛快快的过个肥年。加上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所以打底就没有多少警惕性。

李犟端起酒碗问李黑:“二弟,把守村口的兄弟们行不行?别马虎!”

“放心大哥!”李黑端着酒碗朝李犟一拱手。又对着正在喝酒的土匪喽啰们喊:“小的们!抓的那几个男女可要绑好喽!”

“绑的结实着呢!都在西屋里关着呢!跑不了!”一个光头喽啰大声回道。

眼下的李犟、李黑和土匪们根本没有想到,屋外大院藏着陈恂如陈申如兄弟,还有众多手拿锄头木叉和棍棒的村民百姓。土匪们一个个的划拳行令开怀痛饮,又轮番的端着碗给李犟、李黑敬酒。除了在村外路口把关的土匪,整个王家大院里的强盗土匪都已喝的几分醉意!

席间,有人端着托盘进来上菜,他趁强盗们不注意,努着嘴向几位乡亲朝门外示意,又大声说:“你们几个跟我去大鱼缸抬过来,好让好汉们先开开眼,我一个人弄不动。”几个乡亲领会了意思,知道有事儿,便赶忙放下手中酒坛,和那人一起离开了堂屋。

隐身在黑暗处的陈恂如、陈申如兄弟见乡亲们离开了堂屋,马上纵身落地冲了进去。二兄弟抡起刀棍,一阵的劈打,打得强盗们鬼哭狼嚎东躲西逃,楞了半天神才醒过来,赶忙抄起家伙应战。

二兄弟见状,一个持刀砍在八仙桌上,震的碗碟筷子勺满屋乱飞。一个挥棍打在蜡烛台上,打灭了蜡烛的光亮,刹那间整个堂屋漆黑一片。陈申如这边机灵一闪,藏身到了堂屋门后。陈恂如那边飞身贴墙,悬挂在了梁壁之间。黑暗中陈申如一手抓起一斗豌豆,又一脚踢起一斗豌豆,两斗豌豆顷刻就洒满了堂屋的青砖地面。

这伙儿强盗土匪正是吃喝的尽兴时,被突然冲进来的陈恂如、陈申如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呢,就已经被刀棍打得晕头转向了。酒吓醒了的响马赶忙抄起刀刃,此时屋子里已是漆黑一团,只好胡乱的抡起刀,缠头裹脑的左劈右砍。不料,堂屋地面上撒满了豌豆,强盗土匪脚下打滑站不住,直摔得满地打滚。有书云,堂屋里一时间“乱成了汤浇的蚁穴,火燎的蜂房,乱砍乱杀,惨叫声不绝于耳”。两个强盗头儿李犟和李黑是老江湖了,当陈恂如、陈申如冲进堂屋,打灭蜡烛,屋里漆黑一团时,他们知道不好,一闪身钻到了桌子下面。

强盗土匪在黑暗中砍杀了半天,李犟忽然意识到中计了,大声喊起来:

“弟兄们!不要打了!赶紧冲出去!”

李黑也醒了,高声喊:“小的们!保护大哥,一起往外杀!”

听李犟、李黑这么一喊,还能动的强盗土匪争先恐后向堂屋门口冲过去。

王家的家丁和村里的青壮年人,早在大院的暗处埋伏着。强盗土匪们出来一个放倒一个,出来一个放倒一个,一连几个冲出来的强盗都栽倒在血泊里。剩下的都又退回的堂屋里,躲在暗处不敢动弹。

王家大院外面,村里的青壮年们点着火把,带着刀棍,先把在进出村路口守着的几个强盗土匪捉了起来。又来到王家大院给陈恂如、陈申如弟兄叫阵助威。王家大院里外到处都站满了人,火把把院子里照的如同白昼。

这时的强盗头子李犟、李黑,从桌下钻出来溜到一旁的黑影中,向外张望。看大院里到处都是人,手里都还拿着锄头木叉和棍棒,连忙让喽啰们去关堂屋门,想以此来作顽抗。不料一拉门扇,门后站着一人,手持单刀,刀上血淋淋的,面前躺着他们的一个弟兄。顿时觉得一股寒气直扑面门,直吓得小强盗胆战心惊。

同时,强盗们也看清了门后站着的竟是个半大的孩子。于是两个喽啰有点欺小的意思,一左一右就冲了过去,挥起手中刀,去砍陈申如。陈申如闪身躲过钢刀,收起左腿一个蹬根,把那个小土匪直接踹到了院子里。还没等那土匪缓过气,早被院里人劈头一棍,当场毙命。

陈申如收回左腿,一个翻花舞袖,用刀截住了右边土匪的兵刃,土匪回身抽刀,陈申如转身跟进,刀背正打在土匪的刀锋上。只听“当啷”一声,两兵刃磕碰出一团火花,土匪被震得一个发晕。陈申如双手握刀,一个力劈华山,那土匪应声而亡。

陈恂如也早已从墙上飞身落下来,挥棍抡劈盖打,打得响马强盗哭爹喊娘。强盗头子李犟、李黑见腹背受敌,心中惊慌,慌不择路,带着所剩下的土匪跳到院子里,和陈申如等拼杀,想冲出王家大院夺路逃命。

陈申如见是强盗头子前来垂死挣扎,更是抖擞精神。使出家传的太极十三刀法,劈、砍、撩、挂,刀光闪闪,寒风扑面,只杀得李黑无处遮拦。陈恂如也从堂屋追到了院外,用尽了齐眉棍法,扫、劈、扎、打,上下抡圆,左右封点,打得李犟无法躲闪。加上众乡亲的呐喊助威,强盗头子和喽啰们早已吓破了胆。没有几个回合,李犟、李黑两人就在陈申如和陈恂如的刀棍下毙了命。其它强盗土匪见大势已去,纷纷丢掉手中的兵器,跪下求饶。

王遴和陈恂如、陈申如商量,拿一些盘缠出来,给剩下的强盗喽啰们,让他们回家过年。并劝说他们要痛改前非,以老本等的做个庄稼人,绝不能再干这些打家劫舍的坏事。那些人千恩万谢王家和陈恂如、陈申如的不杀之恩,发誓保证,从今后一定弃恶从善,再也不敢干打家劫舍伤害百姓的坏事儿了。领了盘缠结伴回了家乡。

王家后人王红老师还讲到一个情节:强盗喽啰里有一个漏网的,钻到一个空院里的玉米秸秆堆里,数日也不敢出来。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就拿兜里装的小糖豆,给来院里玩的小孩儿们吃,又让小孩儿们回家拿馍馍换糖吃。结果被大人发现,抓住了这个漏网之匪。慈善的王家人和乡亲们,没有捆绑打他,还给他做饭吃。在大家的耐心劝说下,愿意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王家又给他准备盘缠干粮,安排他回家。感动之余,磕头跪拜,他与王家结成好友,发誓来日相报。

王遴召集村里各姓代表和王家各门权贵,摆下酒宴,为陈恂如、陈申如两兄弟庆功。自然也少不了对自家刚过门的新媳妇陈氏大加褒奖,还要让陈氏去陈家沟,找陈氏太极拳名家陈所乐及陈恂如、陈申如兄弟,请陈所乐等人到王家教拳,让王家的后生勤练功夫强身健体,用来看家护院保护乡邻。

这件事情发生后,在温县一带十里八乡广为流传。老百姓对陈恂如、陈申如,引以崇敬之楷模。纷纷教育年轻的后生,习武强身保家护村,陈家沟太极拳也因此再度名声大起。

陈恂如、陈申如二人虽然年少,然师出名门。其父陈所乐教子有方,使其小小年纪就拳术精湛功夫超群。因为这次的见义勇为勇斗强盗土匪之举,解救了邻村北平皋村王家之危,而被十里八乡的乡亲百姓们誉为“大天王、二天王(也有叫大天神、二天神的)”。

王家为了感念陈恂如、陈申如兄弟二人的恩德,特请人把这件事情编成戏文,取名《双英破敌》。又找了有名的戏班子编排演唱,专门在陈家沟搭戏台,一连唱了三天三夜,为陈所乐和陈恂如、陈申如,为陈氏太极拳颂扬功德。城镇的戏班,除了过年过节时演唱,该戏也时常在温县一带大户人家的堂会上叫好。《双英破敌》戏剧,从清朝一直传唱到解放前夕,成为了陈氏太极拳史上的一段佳话。陈恂如、陈申如弟兄,也因此成为了陈氏太极拳史上的一对儿具有传奇色彩的知名人物。

据有关的年长者说,上世纪七十年代还能见到,后人为“双英破敌”的故事立的碑记。陈恂如、陈申如孪生兄弟的后人陈一华老师,曾在文革时期用自行车带着陈伯先先辈到北平皋村王家走访过,在王家街门口见到过关于记载“双英破敌”的石碑,当时是平放在王家街门口的路西侧。

“双英破敌”的故事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受,是普通乡亲百姓遇到土匪强盗时,表现出来的齐心协力,村邻友爱的团结互助精神,也彰显了陈氏太极拳所传承的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朴素的家国情怀。

后记:

中国的太极拳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太极拳界的一件大事。陈家沟陈氏后人陈一华、陈沛林等人,对陈家沟历史上有关太极拳传承发展上的古迹、文物、人物事件、故事传说等,多次进行考察摸底,反复印证,挖掘整理,修复重建。精心绘制陈家沟陈氏家族族谱,太极拳传承谱系。带领族人和弟子发掘古碑八通(其中两通是皇封碑记),佐证了陈氏太极拳传承发展上的一些史料。还在陈家祖祠修篆了宽八米高四米的自动升降大型挂谱,用现代技术高标准的展示和记载了太极拳的传承脉络。他们自己投资,组织人力物力,设计施工。在弘扬陈家沟太极拳历史文化工作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1)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2)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3)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4)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5)

陈沛林老师说:“王家大院的院落房屋建造的很讲究,厢房屋檐的滴水线,正好在堂屋前厦的柱子和窗户之间,所有房屋的方位定的都很准确。”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6)

王家大院堂屋内,站在西耳房梯子上俯瞰。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7)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8)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9)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10)

抗日大别山简介(二天神双英破敌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纪实)(11)

考察人员合影留念

(历史文化资料提供:陈伯先、陈立宪、陈一华、陈沛林、苏红军、王忠、王雷、王红,陈家沟陈氏家谱,北平皋村王家家谱,温县县志,李棠阶日记。)

2021年6月19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