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师德打动人心演讲稿(来听听这4位湖南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

来源:【华声在线】

9月8日,2022年湖南省优秀教师表彰暨庆祝第38个教师节大会在长沙举行。第九届“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肖北庚,“湖南省优秀教师”、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中学教师麻小娟,“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陈娟,“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桂阳县荷叶镇中心学校校长侯少飞4位获奖代表走上讲台,同与会者分享自己的育人故事。

深情讲述中,浸透着对学生的至爱与关怀;抑扬顿挫间,是为人师者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担当。

青年教师师德打动人心演讲稿(来听听这4位湖南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1)

肖北庚:行奋进之路,育栋梁之才

我1981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心无旁骛,潜心育人,逐步由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教师,成为大学教授,至今在不同层级教学岗位上工作41年。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教师首要职责是将学生引进门。

我立足讲台,甘于寂寞,坚持每晚夜读与研究,潜移默化感染师生;开设项目制课程,将前沿理论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每两周组织一次学生读书报告会,手把手教学生将所思所想付诸文字;倡导成立实务课程中心和学生参与现实案件代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共产主义信仰,引导学生扣好专业第一扣;针对困难学生倡导并带头捐款设立“筑梦基金”,不让学生因贫困影响学业。

我还主办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班,提高学生学术素养。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2篇。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我院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在近700家法学院系中排第14位,2019年湖南省法学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名列第一。毕业生尤婷说:“肖老师的研讨式与项目制教学,锻炼了我表达能力和思维辩论能力。他办公室每晚亮的那盏灯影响我一辈子。”

法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工作初的一段时间难被单位所用,是本世纪初困扰法学人才培养的大难题。为打通从学校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我倡导并打造“体系化的法律实务技能课程 实质化的深度实习制度 直接代理案件实战训练”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使学生参加工作就能上手。近年来,又进一步探索构建的“一体·双翼·三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在省内外10余所法学院校推广。

教师有所作为必须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和单位发展中。我由小学到中学教书是服从改变农村英语教师短缺大局而致;将研究方向定位政府采购法制和法治政府理论是服从学校当年申报国际法博士点所需;取得系列科研成果是紧盯国家法治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成。

面对未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还需在世界大变局中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思考和切实行动。我将扬黄牛精神,做扎实工作,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青年教师师德打动人心演讲稿(来听听这4位湖南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2)

麻小娟:以我青春,伴你成长

我深爱着我的教育事业,爱学生,也爱讲故事。大家总说我的故事照亮了孩子们的满天星空,而正是孩子们和这些故事,让我在教师的这份职业里,温暖又有力量,坚定而不迷茫。

工作以来,我的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离家较远,他们通常选择住校。开学的头一个月,每晚的就寝检查,总能听到孩子们压抑的抽泣声,哭声里有面对新环境的焦虑、有对父母的思念……年轻的我,不知所措时,冥思苦想中突然想起了儿时外婆给我讲故事,帮助我度过了一个个难捱的夜晚,或许给孩子们讲故事也能驱散他们的孤独和不安呢,我决定试一试。

2015年10月8日,我去女生寝室给孩子们讲了第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童年时期外婆对我的陪伴。因为紧张,我说得并不流畅,也不确定是否真的有效果。直到第二天上课,孩子们一拥而上围着我迫切地问:老师老师,今晚还来讲故事吗?我听出了他们的期待和渴望,也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就这样,开启了我和学生的故事旅程。

每晚举着手电筒讲睡前故事的过程很幸福,但是坚持下来却不容易。寒冬酷暑、身体抱恙、工作忙碌、家庭琐事,重重困难使得我并不轻松。是学生执着的等待与陪伴让我坚持了一年又一年,到今年,是第8年。

记得有个叫廖诗怡的女孩儿,总爱徘徊在我的办公室。有天,我和她约定去食堂吃晚餐。可是一忙下来就忘了时间。晚自习查寝时发现少了廖诗怡,在校园找了很久,最后发现食堂的灯还亮着,果然是她。惊慌一场,我几乎是用责备的语气问她:“为什么吃这么久?”她说:“我怕吃完了,没人陪你。”话音刚落,我的眼泪便流了下来。那一刻我决定今后不再失约——以我青春,伴你成长!

我开始进一步研究,有意识地根据不同年级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需求来挑选故事。给低年级孩子讲文明与习惯,给高年级的孩子讲梦想与坚持。我发现他们听了《我就是想要最好的》故事后,他们敢于上台竞选班干部了;听了《高贵的秘密》后,他们学会了朋友间要分享;听了《少年毛泽东》,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理想和未来。

没想到,孩子们还喜欢听我的成长故事,包括我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的经历、我回到母校做一名乡村教师的心愿、我在蔡家岗成长的故事。

我不知道听故事的孩子们长大后有多少会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只希望这些故事能够融进他们成长的脚步里,谱写好他们与这个时代的故事。最后我想借这次难得的机会,用一句歌词由衷地感谢培育我成长的每一位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青年教师师德打动人心演讲稿(来听听这4位湖南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3)

陈娟:承“楚怡精神”,育时代工匠

就在昨天,我接到2016级学生向杰的电话,他告诉我马上要到新的学校开启研究生学习生活。电话那头,他的声音充满自信和兴奋;电话这端,我的记忆一下子回到6年前他入学之初的模样。

那时,他眼神迷茫,加之家境困难,平时更是沉默寡言,特别自卑。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入校的第2年,就获得全省“挑战杯”大赛的一等奖、全国大赛的二等奖,荣获了国家奖学金,现在又考上了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很多人都问我,他是如何实现这样的变化呢?

用爱陪伴,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帮助他的机会。当他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随时辅导;当他生病的时候,把药品放在他的抽屉;当他生活费用紧张的时候,想方设法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任务给他,让他在自立自强中建立自信。慢慢地,我发现他性格开朗了、学习刻苦了,主动担任班干部了。至今还记得那个晚自习,他对我说:“老师,我想担任‘挑战杯’大赛项目的负责人。”他眼神坚定,我喜出望外,用爱陪伴终于孕育出信心之花。

但是要结出成长之果,还必须让他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我将信息技术与土建类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搭建校企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设计“技能递进,能力提升”进阶式的实践项目,建立了“教师教 导师带 学长帮 学生练”四级培优育人机制,全方位激发他的学习动能。他创作的《小游戏、大改变:虚拟仿真软件助力公路识图教学》作品,解决了公路建筑施工现场实习、见习活动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公路场景模型实时交互。

但我知道,要想培育一位时代工匠,除了树立信心和赋予匠能,还应该涵养匠心。在陪伴他参加技能赛项的日日夜夜里,当他遇到困难想退缩、演练失误想放弃时,我便与他分享我去新化开展扶贫工作时,参观陈润霖先生创办的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旧址的感受。我鼓励他用“为干而学、从干中学”的求知精神破解难题,激励他用“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超越自我,引导他用“学以致用,技能强国”的爱国精神明志致远。

回望他从校赛执着专注,到省赛精益求精,再到国赛追求创新的成长之路,那也是我为人师的蝶变之路。我深深感受到,只有把师者的仁爱之心浸润在育人的每一个细节和环节之中,才能把无数个向杰培育成为精于大数据分析的工匠之才;只有无数个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才会实现我国各个职业领域的持续发展,才会不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好时代。

向杰电话里最后一句叮嘱“老师,您别太累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欣慰,我的孩子不仅学到了技能,还学会了爱,学会了感恩!回想自己这些年的坚守,身体虽累,但我的内心却是满满的幸福感。传承楚怡职教精神,培育新时代工匠,就是我们职教人的幸福,就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青年教师师德打动人心演讲稿(来听听这4位湖南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4)

侯少飞:从“猴哥老师”到“猴哥校长”

我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桂阳县荷叶镇中心学校的校长。扎根农村23年,从学生口中的“猴哥老师”,到师生口中的“猴哥校长”,一路走来,既有奋斗的苦辣,更有奉献的喜悦。

荷叶镇是产煤区,出了不少有钱的“土豪”。2011年矿区整合,村民陆续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达95%以上。初到学校,我接手了一个没人愿带的班级,由于敢直面“土豪”家长,敢管“土豪”的子女,班级由“乱”变“好”,同学们都亲切地喊我“猴哥”。当初听着别扭,照镜子,不像啊……但后来想想,姓侯,又有孙悟空的精神,也就接受了。

学校把我放到政教副主任、教务主任岗位,再后来,让我当副校长、校长。与所有农村学校一样,我们也面临“优质学生、优秀教师进城多,留守孩子多、学困生多”等难题,但经过大胆改革和辛勤工作,学校规模不减反增,教学质量不降反升,学校口碑不降反提。

怎样做到的?因循必守旧,发展必革新。我进行绩效奖惩改革,调动积极性;推出“亮底牌”举措,工作情况全都上墙发群张榜;实行校领导、中层干部“先锋岗”,干部必须上自己的专业课兼班主任……改革当然有阻力,“先锋岗”设定有人质疑,惹出了我“猴哥脾气”。我说:“干部干在前,师生才会齐向前。校长事务多不多?我兼九年级数学课!”我重担挑在前,教的数学课连年取得好成绩,谁都没话说了。改革使学校获得发展,学校连续9年获县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6次获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管理立校,特色兴校。2020年我开始搞耕读教育。搞研学既远又花钱,耕读教育利用周边资源培养乡村振兴情怀和劳动技能,不好吗?我校还开设了书法艺术等特色课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100多人次,5人获省、1人获全国信息素养提升实验活动一等奖。同事们称赞说:“‘猴哥校长’不但敢做敢闯,还有谋有略。”

对国家民族、对教育事业、对师生和乡村的赤诚之爱是办好农村教育的灵魂。学校每年进出五、六十位教师,好房给老师,差房留自己,对我来说是常事。暖心管理让老师安心,即便调出的老师也心念学校,组建助学团队反哺困难学生。甚至有数十人,考进了城又选择回来。

学校也越发得到社会认可,吸引周边县市城区及乡镇400多位学生来我校就读,学校规模保持在3000人以上,镇上房子不愁卖了,小工厂建起来了,昔日的资源小镇,又热闹起来了………

(文字整理/视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余蓉)

(一审:胡宇芬;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