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

西湖北侧,西泠桥畔,有一座八角攒尖亭,亭中有一墓碑,上刻“钱塘苏小小之墓”。说起这苏小小,真有一段传奇故事:

苏小小,年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西泠桥畔的姨妈家,后因生计所迫沦为歌妓,虽落风尘却颇知自爱。她才貌俱佳且喜西湖山水,常乘一辆油壁车遍览湖山。一日,苏小小游玩途中,偶遇少年公子阮郁,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结为夫妇。

婚后仅三月,阮郁被身在京城的相国父亲逼回金陵,从此,苏小小只有无尽的思念。后苏小小游满觉陇,遇落魄书生鲍仁。小小慧眼识才,慷慨资助他赴京求取功名。可不久后,小小忽感风寒,染病而亡。此时,鲍仁已获功名,出任滑州刺史,正赶来钱塘报恩。怎料小小已停柩在堂,于是遵其遗愿,葬于西泠桥畔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2)

这个故事非常精彩,塑造了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钱塘女子的形象,不过,这故事显然不是史实(故事的“破绽”,可参见昨日推文《苏小小:钱塘名妓“埋骨西泠”,原来是后人杜撰的?》)。

那么,如此精彩的故事,是怎么诞生的呢?下面,咱们就从头来捋一捋。

1、苏小小:20字的“本来面目”

苏小小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是在南朝末年徐陵编著的《玉台新咏》里。徐陵是当时的大才子,他专门收录了各类情歌,汇集成一部文学总集,这便是《玉台新咏》的由来。书中,徐陵为我们留下了他搜集到的一首《钱唐苏小歌》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清新素雅的一首诗,刻画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美好向往。那么,这对青年男女中的“郎”到底是谁?他们最后到底结同心了吗?

不知道。别问我为什么不知道,因为这首诗到此为止,就是20个字,多了没有,想要答案,只能自行脑补了……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3)

《玉台新咏》书影

这信息也太少了吧!?是的。所以当后人为《玉台新咏》作注时,找到2条资料加了上去。

其一是引唐代《吴地记》:嘉兴县前有晋妓苏小小墓。

其二是引宋代《乐府广题》:苏小小,钱唐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西陵,在钱唐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下”是也。

仔细看这2条注释就会发现,它们互相矛盾。前者说是“晋妓”,后者说是“盖南齐时人”,一来二去相差至少几十年,我到底应该相信谁?

还有后面“西陵,在钱唐江之西”的说法,拜托,钱塘江北岸、杭州及周边大片土地都符合这个条件,怎么找!这就好像,你让我去找一个人,但只告诉我他在杭州,其他信息一概没有——怎么找,难道靠他托梦吗?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4)

辽阔的钱塘江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关于苏小小的原始资料很少,但参考其他内容,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信息来。同时期的《子夜四时歌•冬歌》里收录了一首诗:

何处结同心,西陵柏树下。

晃荡无四壁,严霜冻杀我。

太像了,有没有!如果《子夜四时歌》标了原创,那《钱唐苏小歌》一定没法通过审核。说苏小小创作时没有“借鉴”《子夜四时歌》,我是拒绝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严霜冻杀我”,满屏的苍凉,北风萧萧,何来幸福可言,但《钱唐苏小歌》却描绘出无比幸福美好的画面,让人向往——换你,更喜欢哪种意境呢?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5)

冬日慕才亭

综合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苏小小读过书、又有文采——这是她最初透露出的人设

同时,我们再细品《钱唐苏小歌》,诗中的主人公,虽是女子,却一心向往、大胆追求心中美好的爱情,多可贵啊!

要知道,古时女子多从属于男性,少有那种“自我”意识的觉醒,遑论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此时,《钱唐苏小歌》横空出世,大胆、热情又有才华的苏小小,谁能不爱呢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6)

不过,苏小小的故事,缺少男主角、缺少前因后果,因此,就为各路才子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2、西陵下,风吹雨:转向爱情悲剧

《钱唐苏小歌》问世之后,虽然两百余年间不见苏小小之名,但这位才女绝没有销声匿迹——至少在民间,她已经开始声名鹊起

中唐时期,“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曾作《送王少府归杭州》诗,其颔联云: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后世袁枚、鲁迅等人,都拿“钱塘苏小是乡亲”来作文章,可见,其意境已深入人心,但凡是杭州周边文化圈的人都清楚:苏小小,就是杭州名人的代表。由此也可看出,经过两百余年的时间,民间开始普遍认同——苏小小是杭州形象大使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7)

钱塘自古繁华

但是,苏小小的人设,民间传得再热闹,缺少文人参与,还是没法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刚好,韩翃等人的笔,填补了这个空缺。

中唐时期,齐梁之风复兴,文人们重新将注意力投向金粉繁华的南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人们找到了徐陵的《玉台新咏》,并从里面重新发掘《钱唐苏小歌》的内涵。

文人的创作,不是平地起高楼,既然民间已经塑造了苏小小的一部分形象,那咱们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8)

相国井,唐代杭州城的历史见证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此时的白居易,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他的一枝生花妙笔,把杭州的风景、人物、典故推向全国,让天下人都知道了这座城市。

在白居易的笔下,杭州不仅有西湖、有钱塘江,还有那个大胆追求美好爱情的苏小小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9)

纪念白居易的白苏二公祠

白居易有两首《杨柳枝词》: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白居易对杭州是真爱,他在杭州做官期间,想必也从当地百姓口中知道了苏小小的芳名。既是如此美人,就该住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因此,在白居易的诗中,我们看到,苏小小有了家,家在何处呢?在风景如画的“绿杨深处”

《杭州春望》里说,“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一边是钱塘江的潮水,一边是西湖边的春色,在白居易眼里,苏小小一定住在西湖边风景最美的小屋里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0)

西湖边的垂柳

韩翃、白居易的诗,虽然有苏小小,但只是蜻蜓点水地一笔带过,真正让苏小小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的,是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久相待。

泠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一首《苏小小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来不觉涕下。如此神作,也只有“诗鬼”李贺能为之了。李贺一生坎坷,只活了短短的26岁,他的不少诗作,都带着自己的满腔愁苦与愤懑,这首诗,便将个人的遭际代入诗歌之中,为苏小小的爱情蒙上了一层凄清的悲情色彩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1)

自唐至今,苏小小题材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但如果要评出最精彩的一部,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李贺的这首《苏小小歌》。李贺此作的文学成就极高,流传甚广,从此之后,人们就开始因为李贺的诗,给苏小小的故事定调:这,是一出爱情悲剧……

3、钱塘异梦:男主人公出现

李贺的诗,给苏小小的故事定下了悲剧的基调,但故事情节依旧是零散的,至少,男主人公还没有出现

进入宋朝,文学的主流形式发生了变化,从唐诗转向宋词。宋朝人在创意上绝对不输唐朝人,在他们的安排下,苏小小不仅有了男友,还与时俱进地学会了创作宋词——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2)

北宋张耒《柯山集》中记载:

司马槱,陕人,太师文正之侄也。制举中第,调关中一幕官,行次里中。一日昼寝,恍惚间见一美妇人,衣冠甚古,入幌中,执版歌曰:“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歌阕而去。槱因续成一曲:“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望断云行无去处,梦回明月春生浦。“后易杭州幕官,或云其官舍下乃苏小墓,而槱竟卒于官。

好家伙,男主人公来头还真不小,乃是北宋太师司马光的侄子

一个是当朝重臣的侄子,一个是钱唐名倡(娼),身份背景相差悬殊,怎么办呢?没关系,既然人和人之间门第阻隔,那就让人和鬼恋爱嘛——于是,苏小小的故事,开始脱离《钱唐苏小歌》,有了完全独立的情节。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3)

《柯山集》书影

张耒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司马槱、苏小小“钱塘异梦”的故事由他记录(创作)出来后,在士大夫中间迅速传播开来。

不久之后,这个故事里陆续加入了苏轼、秦观等更为著名的文人,情节也更为深动:续词的不再是司马槱,而是变成了秦观;司马槱经苏轼推荐调任杭州后,与苏小小双宿双栖,不再流连功名,忽焉有退隐之志;最终,两人的魂魄脱离尘世,徜徉于湖山之间……

改编后的故事,颇有点《聊斋》与《梁祝》混合体的味道,而自此之后,苏小小的故事,已经完整了:富家子弟(男主角)、风尘女子(鬼魂苏小小,女主角)、湖光山色、美好爱情,还有穿插其间的文人……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4)

“钱塘异梦”,就差化蝶了……

《钱塘异梦》的故事,自此之后流传得越来越广泛,自宋至明清,引用颇多。比如张岱的《西湖梦寻》,就引用了这个故事,还专门给故事加了个前奏:苏小小死后葬在西泠桥畔,后化为鬼魂,与司马槱之间发生了“人鬼情未了”的故事……

既然主线有了,就会有好事者把它扩充成更为详细的故事

进入元代白朴根据他所收集到的传闻与资料,将苏小小的故事整合成一出元杂剧,便是《苏小小月夜钱塘梦》——只是可惜,这出杂剧没有流传下来。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5)

至此,苏小小的故事已经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甚至有了完整的本子,供演员们在戏台上搬演——只是,这个故事还差点东西

4、西泠韵迹,故事定稿

到此为止,苏小小的故事已经很完整了,背景、人物、时间、主旨……

但是,我们细品之下就会发现,这个故事还缺点什么:“人鬼情未了”虽然浪漫,但似乎不适合大范围、全方位地传播;所有的故事,说的都是苏小小死后的事儿,那么她生前到底怎么样呢?

最关键的是,整个故事,和最初的《钱唐苏小歌》完全无关,好像完全是生造出来的架空故事——这样的故事,“博闻君子”们稍加推敲就知道是假的,这故事,还要再迭代一番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6)

清朝康熙年间,署名古吴墨浪子的一位仁兄,出了一本西湖民间故事集——《西湖佳话》。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苏小小

书中《西泠韵迹》一章,专门叙述苏小小的故事。这一次,故事里的苏小小不再是鬼魂,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男主角阮郁、男二号飽仁悉数登场,乃至家住西泠、埋骨西泠等情节也一应俱全——这,便是文章开头的故事。

今天的我们,不知道这个故事有多少是前人的智慧,多少是作者的创造,只知道这个故事出来后,迅速超越了“人鬼情未了”的版本——所以大家今天在西湖边听到的,基本是《西湖佳话》版,而“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则鲜有所闻。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7)

《西湖佳话》书影

《西湖佳话》的故事出来以后,有人觉得“人鬼情未了”不能放弃,于是,就把两个故事强行粘合在一起:

苏小小在南朝“埋骨西泠”后,过了五六百年,鬼魂从西泠桥边启程,赶赴洛阳(司马槱的梦中),随后就发生了苏小小与司马槱双宿双栖的爱情,有情人终成(鬼魂)眷属……

加上这段以后,凄美的爱情故事,有了圆满的结局,自然更符合皆大欢喜的期待——不过,《西湖佳话》的主线,却不曾被撼动过……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8)

慕才亭

从一首20字的诗,经历唐宋元明清数代平民、文人的共同创作,终于成就了苏小小的传奇故事

这故事里,有苏小小独立的人格、纯洁的品性、对爱情的向往与坚持——可以说,美好的元素与主题,是自始至终没有变过的,而美好的元素与主题,从最初的《钱唐苏小歌》到《西湖佳话》,始终寄托着古人对美好爱情与生活的向往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19)

有些美好而纯真的东西,现实中难以一蹴而就地获得,因此,人们会把希望寄托在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身上

苏小小,从一首诗到文人们的梦中情人,便是这种美好愿望的具体表现了……

苏小小墓(慕才亭)

位置:西湖北侧,西泠桥北岸

开放时间:全天

推荐交通方式:

  1. 打车(至苏小小墓边);
  2. 地铁1/2号线凤起路站,换共享单车(至苏小小墓边);
  3. 公交7路车(至新新饭店站,步行至苏小小墓边)。

相关书籍推荐:邵玉贞《西湖孤山》

苏小小 诗词(钱塘苏小小从一首小诗)(20)

主要参考资料:

  • (陈)徐陵《玉台新咏》
  •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
  • (清)叶申芗《本事词》
  • 杨华《苏小小形象的历史生成:文化记忆与文学想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