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1)

由其欣然影视出品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于2007年03月06日上映。该片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周润发,赵薇,斯琴高娃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以上海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知识女性退休后充满戏剧性的悲喜人生故事。

“姨妈”的后现代艺术读本

对一部电影的12种图解

关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组画的札记

吴亮

2005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袁梅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说那部叫《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电影马上要开拍了(多么古怪的片名啊!),我们能不能借这个“后现代”的机会,再玩点别的?“别的?”我说我对电影真是一窍不通,顶多就客串写个影评捧捧场。不不,袁梅说,我想由你出面邀请若干位画家,一起来为这部电影画海报玩玩怎么样?不同风格的非抽象画家,各画各的,只提供给他们少量的剧照和半页文字的剧情梗概作参考,以后就全是他们的自由发挥了……这个想法几天后就被具体化,我很快拟定了一份有12位画家的名单——毕竟我对我的画家朋友们了如指掌。

这12位画家的欣然应邀(他们分别是刘大鸿,黄启后,裴晶,邬一名,柴一茗,何炀,梁卫洲,高波,吕欣,周杰,王喜波和孙新宇),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在绘画已经无所不能的今天,“命题画”反而成了一种富有刺激性与挑战性的游戏。

画家们乐于参与这个游戏,不仅因为他们生活在影像时代,还因为他们对这部电影的片名发生了兴趣,“后现代”!“周润发”!想想看,这两个关键词对他们多么具有诱惑力……后现代的压缩和纷繁给了他们极大的自由空间,而对“许文强”的记忆一下子让他们回到了共同经历的八十年代——“发哥”的《上海滩》始终是个充满传奇魔力的词,它停格在画家们的青春期……真的,虽然他们对“姨妈”在今日上海的故事还一无所知,但“姨妈”又是一个多么性感的词啊!“斯琴高娃”令他们想起了“虎妞”……对,这就是他们影像记忆的全部……至于《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是怎么回事,读一读脚本提纲和许鞍华的导演手记吧!

12位画家为同一部电影“服务”,用他们在各自的感知习惯与表达实践中形成的不同风格去“适应”同一个主题(哪怕这主题是多义的),难道不恰好是一种时髦的“观念艺术”?围绕着《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接近它、图解它、重现它或干脆让它变形,正是我感兴趣的“悬疑”之所在——它们将分别以什么样的样式和基调出现?我的期盼说不定比袁梅还强烈,其中还掺杂着形形色色的猜想。

当我对我的画家朋友们迄今为止的个人风格有了长期的观察之后,因为熟知,他们的作品通常很难再让我“意外”或“惊奇”……现在,因为这个兼有着“图解”、“适应”以及“观念艺术”诸要素的“合作事件”的发生,我想我应该会在那些作品完成之后看到某种程度的“惊奇”。

图像与世俗生活的紧密结合是“后现代”的重要特征,而电影已不仅仅是“世俗神话”,它就是世俗生活本身。当今在绘画和电影之间的那条鸿沟已经被填平,“通俗”随之成为“文化一体化”的一个最浅显,最普适因而也最深刻的“现象之谜”……好吧,先搁置理论,让我进入“通俗”和“现象”——作为在同一个标题之下产生的12幅面目各异的画,除了包含有袁梅一手促成的“合作”、“定单”、“宣传”以及一系列后续产生的超艺术关系和商业效用等因素,我在这些终于完成了的作品中看到了何种“通俗”与“惊奇”?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2)

刘大鸿作品

刘大鸿仍然在他习惯的叠床架层式的构图中去安排“定单”所规定的人物与剧情,《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与他的贯有风格一拍即合:色彩斑斓、细节驳杂丰繁和堆积而成的平面性。利用现成资料及图片,进行拼贴式的自由组合,在刘大鸿早已驾轻就熟。难得的是,刘大鸿对此画的认真态度和制作上和一丝不苟……请注意两个细节:“发哥”的石膏像化,以及“姨妈”鞋子的“马格利特化”(在鞋面上能看见“脚趾”),它们不仅显示了刘大鸿的“戏仿”动机,而且也给通俗电影海报带来了小小的视觉意外。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3)

黄启后作品

黄启后的“命题画”答卷和刘大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他同样把男女主角放在中心位置,但背景的“沙盘化”或“迪斯尼化”突然就翻转了画面的重心。同样是精致,不放过每个场景细节的描绘,任何一个局部线条的转折或彼此覆盖,黄启后都不曾遗漏……这种对“微缩景观”的勃勃兴致,在黄启后近十多年的作品中始终没有消退……我个人略表惊异的是:以往黄启后作品里所常见的杀伐血腥之气在这里完全被一种世俗的祥和之气所替代,画家画笔下出现的仿佛是桃花源式的“清明上河图”片断。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4)

裴晶作品

裴晶一向喜欢通俗平易之物,他最常用的词是“大众喜闻乐见”。裴晶的作品如同快照,他的灵感基本来自“二手图像”:广告、杂志封面、招贴、廉价画册、流行读物插图。当裴晶按照电影剧情和人物规定性完成了海报的主体部分之后,他并没有忘记往上添加一些他热衷的“符号”:标语、口号、向日葵,甚至来自“文革记忆”和“春宫图”的某些图像碎片……裴晶的“作业”强化了电影的轻松感和游戏性,即便它们可能偏离了电影本身,却在我们的观看中,再一次把电影的可能性与无所不包的世俗作为类似的事物联系起来。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5)

何旸作品

何晹虽然也采取了拟古典写实技法突出表现“命题”钦定的核心人物,然而他对整个“舞台氛围”的营造却是“超现实主义”的:向内推进的屏风布景,克隆式左右分立的“幽灵发哥”,从侧旁闯入的“契里柯猫”,与电影日常细节无关的冷冰冰静物,纵深的“上海弄堂”——仿佛是另一部电影的“场景误置”——但我认为这正是何晹作品的迷人之处和令人迷惑之处,它有种白日梦般的“异国情调”!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6)

邬一名作品

邬一名似乎相信唯有“拼贴”及“摄影蒙太奇”才是构成这部电影最佳海报的要素——他对正在拍摄中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所知甚少,这种陌生感正好为他腾出一个任意想象的空间:一张没有五官的脸是“模糊身份”和“有待确认”的隐喻,它来源于画家对“周润发”的遥远记忆,也坦诚表明了画家对新电影的“无知”——他不可能比导演知道得更多,他不过是一个潜在的未来观众……背景整齐排列的星形明星剧照完全是波普风格的,它的复制,即时,廉价和不耐久同样意指了走马灯式的影像时尚,只有那个穿旧式西装的倜傥男子如游魂般挥之不去。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7)

柴一茗作品

柴一茗是12位画家中唯一对电影故事不感兴趣的,甚至连男女主角也只是在画面中隐隐绰绰地以侧面“投影”出现——柴一茗只对“物”,即剧情所呈现,人物所使用的“道具”感兴趣。在他开列给我们的“清单”内,仅是一堆人去楼空、曲终人散的“弃物”,但那些弃物有种“招魂”的功能,强烈暗示了它在电影里不可缺少的“符号”作用——现在它被画家搭成一个塔状,仿佛是对电影这个“虚无游戏”的一种怀念与供奉。

梁卫洲对《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解读结果是“一个自恋的男人”在屋角唱京戏,他站在椅子上(那是假想的舞台),面对一只伸懒腰的猫……孤独的男人一直是梁卫洲的主题,还有空荡荡的房间(它是疏离、无聊和逃避的象征)。为了避免把这些“现代荒诞感”强加给“后现代”的“姨妈故事”,梁卫洲弱化了那种他最擅长的对“无聊感”和无名孤寂的描绘,将“自恋的男人”转换成“自得其乐的男人”——这就为他的作品与电影之间建立起一种矛盾的解读关系。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8)

高波作品

高波的风格总是那么诗意、缥渺和迷离,请他来画纷繁喧闹的大都市题材又会出现怎样的场景?一个大花园,一个《去年在马利安巴》式的梦中大花园(它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那个上海公园的抽象变形),象朦胧的布景,半醒半睡之间,烟雾袅绕四周……前面漂浮着四张面孔,那是电影中的人物——两种电影叙述的重叠与对位,统一在优雅的灰色调之中,它是互文的,也是离散的。它象被电影引发的迷思……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9)

吕欣作品

吕欣的“作业”是12位画家里最轻盈最天真的,象在儿童乐园玩耍一般,无邪,快乐,完全没有烦恼。画面处理得非常透明,一切仿佛已被过滤或洗净……外滩的高楼大厦如同充了气的玩具,所有的剧中人物都“洋娃娃化”了,一种鲜活的、青春的甚至是玩具商店的气氛成了画面的主导倾向。能把非常世故和充满无奈感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演绎得这样卡通,吕欣的确很有创意。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10)

周杰作品

周杰作为舞台设计师和经常接受定单的环境艺术家,他更多考虑的是“对象之规定性”,周杰提供的作品明显地具有“怀旧感”,即少年时代对电影院海报范式的深刻记忆:主角、故事发生地点及时代背景的“三大要素”必须兼顾并突出重点。对于“定单”的理解,在周杰看来是由“定货方”决定的,也就是说,服从于电影的自我陈述,却不必刻意在这样一个“宣传任务”中去强调“个性表达”。而周杰的作品也就成为这一理念支配下的“范本”。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11)

王喜波作品

王喜波的作品则逾越了电影海报固有信息传递的惯常模式,几乎显得偏执地将“姨妈”夸张扭曲成一个妖冶的大嘴唇女人——王喜波总是将所有的女人都画成“同一个女人”,这象喻了性感、欲望和广告谱系对重塑女人的一种“符号定型”。在王喜波的笔下,“姨妈”的舞动之躯影射了他所理解的“后现代”:身体化,表面化以及“去个性”——有两个细节不可忽视,白色小天使和墙上的照片:它指向电影的相关内容,并以此避免了对主题诠释的过度偏离。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12)

孙新宇作品

孙新宇也许是在12位画家中对“姨妈”的诠释走得最远的——“女人与房间”(与梁卫洲的“男人/房间”恰成对应)是他给出的特殊视角。这种视角不是伍尔芙式的,倒有点象荷妮式的:焦虑、紧张、走投无路——“姨妈”有这种心理症状吗?房间墙布与沙发靠垫的菱形黑线,更强化了压抑感和牢笼感。与王喜波作品背景中有一幅照片(一个戏妆女子)类似,孙新宇作品的同一位置则有一幅上海外滩的照片,这是不是想说明:故事虽然发生在上海,但“姨妈”的内心却象这个网格式的房间?

这些由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引发的12幅画及其由它们再度引发的议题、联想和好奇心,看来得好好消化一番才行。就个人而言,我对尚未公映的电影至今只是听说而已,可是此刻我却面对了另一组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同名的绘画作品——我策划了它们的诞生,看到了它们的模样,还颇费心思地解释了它们——这一切真的那么顺理成章吗?袁梅,请你告诉我答案,这可都是你惹出来的事啊!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剧情介绍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13)

十二岁的男孩子宽宽,去看望退休后独自生活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姨妈。透过宽宽的眼睛,姨妈表现出吝啬、落伍、喧闹和荒谬。姨妈的邻居水太太也很奇特。但是之后一系列的经历使他们彼此理解。无论如何, 这些仅仅是在迅速变化的都市中姨妈有趣诙谐的遭遇,姨妈的原型遍布中国现代化城市,那些不合时宜的,业余的文艺爱好者和那些失败的人们。

少男少女的纯爱电影(的后现代艺术读本)(14)

一个早晨我们的姨妈在公园遇到了潘知常,这是一个神秘的男人,姨妈倾倒于他,开始了与他的恋爱。但是潘知常最终还是消失了,姨妈的终生积蓄也不见了。与此同时,一个乡下女人金永花的故事也在开始,她为了四岁病重的女儿来到这个大城市工作,为了帮助她,姨妈请她做自己的保姆。很快姨妈便发现金永花居然靠“碰瓷”来挣钱。这么多的事件再加上姨妈自己发生意外住进医院后,姨妈醒悟,决定离开上海,回到在二十年前离开的另一个省份的家,回到她已经疏远的丈夫和女儿身边。

一年之后,宽宽来到姨妈的新家来看望她,姨妈的变化很大,也许已经听天由命,上海像是一个曾经的海市蜃楼,一个梦境。

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影视、动漫的媒体化经营,集雄厚的资本背景、科学的经营模式、丰富的社会资源、先进的技术支持、合理的人才结构和众多专业人才资源于一体,多年来优良的经营管理带来优良品质的效益和信誉。

其欣然曾是中央电视台授权的《幸运52》节目及《金龟子城堡》栏目策划、制作、运营和出品单位。

从2001年以来,其欣然转向影视剧、动漫的投资和开发,注重文化品位和形态创新。已经完成和正在推进的有:赵薇导演、李樯编剧/监制的电影《没有别的爱》、改编自雷米小说的悬疑电影《暗河》、《影子的灰烬》;电影《黄金时代》(汤唯、冯绍峰主演,许鞍华导演,李樯编剧/监制);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周润发、斯琴高娃、赵薇主演);电影《黄石的孩子》(周润发、杨紫琼主演);电影《第三个人》(徐铮、高圆圆主演);电视电影《天生神探》(2部);动画电影《真功夫之奥运在我家》;动画电影《神秘世界历险记》(系列)动画电影《桂宝》、《金龟子》《萤火奇兵》等;29集电视连续剧《德龄公主》、28集电视连续剧《奇妙女孩》、 18集电视连续剧《女人行》60集情景喜剧《都市第五季》、32集 电视连续剧《好想好想谈爱》;420集动画情景喜剧《快乐东西》、60集动画情景喜剧《快乐小东西》、26集动画片《开心果》、58集动画片《风花仙子外传》、30集动画片《黑黑白白之奇山学校》;纪录片《深山里的麻栗花》、纪录片《五音大鼓》、纪录片《婚事》、纪录片《演员曹操》;话剧《穷爹富爸》等。以上作品均体现了其欣然对高品位艺术的追求和一流的市场运作水准。

其欣然旗下的主力原创动漫制作队伍——其卡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国内顶级动画创作团队,现有员工200余人,至今已出品动漫作品数十部,已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标杆企业,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三十分》等报道。

其欣然出品的影视作品分别获得了国际国内的各种大奖近百项,包括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华表奖、金猴奖、东京放送、春燕杯等。

本内容已经获得尚物艺术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资料由作者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