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用没学过的方法解数学题 因为一道数学题孩子气哭了

气哭孩子的是一道六年级百分数应用题,学生认为答案应该是1112棵,而老师说应该是1250棵,学生气的哭了起来,还强调,明明1112比1250少,为什么应该是1250棵?原来是因为“至少”这个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孩子能用没学过的方法解数学题 因为一道数学题孩子气哭了(1)

有这样一道六年级数学题:李刚家要栽种一批树苗,这种树苗的成活率一般为80%-90%,如果要栽活1000棵树苗,那么至少应栽( )棵。学生是这样解答的;1000÷80%=1250(棵),1000÷90%≈1112(棵),因为1112<1250,所以,至少应栽1112棵。老师说应该是1250棵,孩子认为题目中说得非常清楚“至少”种多少棵?明明1120是最少的,为什么要填1250棵呢?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孩子能用没学过的方法解数学题 因为一道数学题孩子气哭了(2)

第一,这个“至少”是在保证成活1000棵作为前提条件的“至少”

虽然经过计算可知,如果按照80%的成活率应种1250棵,按照90%的成活率应种1112棵,虽然1112棵是两个数中的最少数,但是,要理解这里的“至少”和“最少”还是有一点区别的,这里的“至少”是在“一定没有意外”做保证的前提下的“少”,不是直观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少”。包括六年级学习抽屉原理时的“至少”也是这样理解,即“总有一个抽屉……”或“一定有一个抽屉……”或“保证有一个抽屉……”,其实均可认为是“一定没有意外”前提下的少。满足要求的抽屉可能有多个,但是这里只需要证明一定没有意外地存在的“至少”。

第二,这个“至少”是在最多中找“至少”

理解“至少”含义的关键是在“最多中找最少”,由于要达到“成活1000棵树”的目标,我们可以想象,无论成活率是80%还是90%,树苗种的越多成活的越多。比如种2000棵树按最低的成活率计算,也能成活1600棵,如果种1500棵,按照最低的成活率能成活1200棵……都能够完全满足了成活1000棵的条件,但在1500、1200这样的等等很多数中最少的是多少呢?当然是1000÷80%=1250(棵)。

综上所述,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1250,而不是1112,老师的判断没有错误。

孩子能用没学过的方法解数学题 因为一道数学题孩子气哭了(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