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真实的事迹吗(通过了凡四训了解)

与“阴德”不同的“阳德”是个啥玩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了凡四训是真实的事迹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了凡四训是真实的事迹吗(通过了凡四训了解)

了凡四训是真实的事迹吗

与“阴德”不同的“阳德”是个啥玩意

平时生活中,人们称赞某些长者或贤能时候,常常会说德高望重;说起古圣先贤,都盛赞其德行品性、大能贤德;对于做好事,发慈悲,人们说他行善积德;有信仰的人称那些得了道的高人为大德高僧;大德高僧肯定善男信女虔诚,誉为“功德”。

某家暴富或者忽然走了好运,邻居就说他们祖上积了阴德;谁谁做了损坏大家利益的事,或者干了丧尽天良的勾当,大家就说:缺德、缺大德;谁谁家忽然遭遇不幸或厄运,嚼舌头的婆姨就会说:他家肯定做了什么缺德事;说起哪个明星禁封、大款败落,叫德不配位……

德德德,都是德。按上边所说,“德”这玩意,好像个判官——有它,就财源广进平安幸福家门隆盛子孙满堂,缺了它就十恶不赦苦厄连连灾殃不断,甚至“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了凡四训》原文),所以云谷禅师要专门交代了凡先生“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好家伙,太厉害了,一个“德”字,简直比“冥司的善恶二录”(论善“有大有小”时卫仲达例子的原文说法)还管事,很是神奇。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德”,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让它有如此大的力量呢?!

按新华字典的解释,德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也指恩惠、品行、信念等——这个解释,貌似很恰当,很直白,也确实是那个普遍意思,可是,这种解释,却解释不了以上各种说法的各种神奇——不对,严重不对。

也有学者说,德是为人类提供行为指引的人生法则! 还有古人将“忠、义、仁、信;孝、慈、恭、谦”称之为德。就算这些说法没毛病,可还是解释不了“德”的神奇。

当然还有拆字解释的,将其分为“双人”旁、“十”、“目”、“一”、“心” ,好像解说的有板有眼,其结果还是行为标准,也不能近其真义。

《说文解字》的说明稍微有点靠谱:“德,升也。从彳声”。因此,“德”可解为人的道德、人的“心性”往上升华之意。——这个说法,多少有点接近了。

通过搜索,编者发现一个叫“月儿明_0311”的博主有这么一句话:德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确实存在的高能量物质。可以说“德”字决定着人的一切,德行的多寡深浅,决定着人的福份和命运。正如古人所言:“有德者得”、“失德者失”。——哎,这个靠谱(点赞)!

终于说清楚了!可是,问题又来了——翻遍网络,却没有人说得出“德”是怎么来的。

那就编者来回答:德是积累出来的,是行善、善行,长期的行善、善行而积累出来的。

要是没说清楚,那就结合本书前篇的《命运的几斤几两》、《阴德是个什么玩意》两篇文章,把“命运”作为为恒定值,“德”作为积分制来比喻。行善做善事积累阴德,善行善做事落得好收获、好口碑、好人缘。长期行善,阴德就会越积越厚;长期善行,就会很少犯错误、少得罪人还维人,人脉就会越来越广,能力越来越强,能量越来越大,话语权就会越来越重,先是成了人们尊敬的人物,再这样经过十年八年,二十年乃至三五十年,德就形成了,于是也就成了人们心中的“德高望重”、“福德深厚”、“德厚之人”、“道德模范”。

“德”直接决定世人果报的大小。做一阵善事叫有德行,长期做善事谓之有德性。善行行善,双善合一,知行合一,三年证法,五年得果,八年上道,十年以上即为大德。

编者是承德人,承德的意思,就是承天之德,承祖之德,是康熙皇帝给起的名字。在此也希望读者朋友们、尤其是我的粉丝们通过书籍的学习,“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用自己的行善善行,为自己、为晚年、为子孙后辈,创造更多美丽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