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联的一些知识(关于春联的小知识)

关于春联的一些知识(关于春联的小知识)(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代王安石描写过年的诗句。大年三十吃饺子,贴对联,是我们每年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

可是你知道春联的来历吗?

传说在上古时代,有一座鬼域山,守护这座山的是"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他们的任务是每年三十,放山上的鬼怪出去,第二天公鸡叫时把它们收回来。

如果有哪个妖怪出去做了坏事或不回来,他们就会把它们抓住,然后处死。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这两位神的功德,也为了祈求来年平安避邪,就把他们的名字刻在长方形的桃木上。这就是最早春联的来历,所以,春联也称为桃符。

刚开始,人们把刻有神荼,郁垒二将的木条挂在大门两侧,意喻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后来,人们又把秦琼秦叔宝、尉迟恭尉迟敬德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非常普遍了。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其在木板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有据可考我国最早的春联。

不过,也有说是辛寅逊或孟昶的儿子孟喆所撰,这里就不作讨论了。

后来,由于在桃木板上刻写不方便,人们就把纸张代替了桃符,这便是对联的最早雏形。

到了明代,“对联天子”朱元璋有天心血来潮,下令除夕之日,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布衣百姓,每家每户必须得贴上对联,如有不从者从严处理。

到了除岁之夜,为了检查一号文件的落实效果,朱元璋干脆来了个微服私访。深更半夜的朱元璋东转转西逛逛,看到大家都已遵圣意,对联工工整整地贴上了,心中很是高兴。

正准备起驾回宫,忽然发现有户人家门上光秃秃的啥也没有,马上就龙颜大怒,吩咐手下去问个究竟: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如此胆大包天,抗旨不尊!

原来,这户人家是专门阉猪的,​一家人都不识字,不会写也没请到人写。

问清了来由后,朱元璋的气也消了。大过年的,自己平时又喜欢对对子,于是找来笔和纸,御笔亲书为这户人家写了一​副对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从此,“春联”的名字随着朱元璋的大力推广,一直流传到现在。

关于春联的一些知识(关于春联的小知识)(2)

那么,写春联,贴春联都有哪些讲究呢?

在内容上,春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相合,用词喜庆吉祥。

上联和下联通常要有因果,递进或时序等关系;从平仄来看,上联的尾字是三声或四声(仄声),下联的尾字是一声或二声(平声)。

分清楚了上下联之后,接下来就是怎样贴春联?

贴春联一般是先贴上联再贴下联。

上联贴在右手边,也就是门的左侧;

下联贴在左手边,​是门的右侧。

贴春联时要把旧的撕下来,意喻着把旧的一年不顺全部清除掉​,来年重新开始,新年新气象。

有人会问,那横批呢?

一般来说,横批的字都是从右向左写的,所以注意不要贴反了。(这个是指贴上后门的方向)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上下联贴错了。有人容易做错事,与人发生矛盾,一年是非不断等等,或许就与这个"贴错门神”有关。

关于春联的一些知识(关于春联的小知识)(3)

关于春联,民间还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今天就给大家讲几个:

东晋“书圣”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有一年,他从山东老家搬到浙江绍兴,当时正值年终岁末,于是王羲之大笔一挥,写了一副对联让家人贴上: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此联刚刚一帖,随即就被人趁夜揭走了。

王羲之也不生气,第二天又重新写了一副: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一大早家人打开门,昨天写的春联又不翼而飞。不用说,肯定又是被人拿走了。

这天已是除岁了,别人家都挂上了春联,唯独王羲之家大门空空如也,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赶紧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提笔又写了一副。只不过,这副对联上下联都只有半联,而且,内容相常不吉利: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自古至今哪有这样给自己写对联的?​王夫人和家人们满脸惊讶,一个个非常不解。

到了晚上,果然又有人来顺对联了,可一看,这写的什么呀?!也太晦气了,王羲之名气再大,字再怎么值钱,这种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是万万不能要的。

没办法,来人只好摇摇头,丧气地走了。

初一早上天刚亮,王羲之让家人备好笔墨,把上下联的后半截全给补上了: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一看,纷纷喝彩,拍手称妙。

关于春联的一些知识(关于春联的小知识)(4)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纪晓岚的。

说到清朝大学士纪晓岚​,他博学多才,风趣幽默,而且,还有急智。

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老家有一户三兄弟,没念过什么书,久闻纪晓岚大名,特意请他写一副春联。

纪晓岚也不客气,当下大笔一挥:

上联是:惊天动地​门户;

下联是: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先斩后奏

三兄弟​,当时大惊失色,这对联写的也太豪横了,不要说平常老百姓,就是当时倾朝四方的大红人和绅,他也不敢这样夸海口啊!

三兄弟吓得腿都软了:纪大人,您能再给我们重写一副吗?您的这副对联,我们不敢挂啊。

纪晓岚说:没事,贴上去吧。

说完,轻飘飘地走了。

几兄弟半信半疑,犹豫了再三,心惊胆跳地把它给挂上去了。

结果,不出所料。人们看后一片哗然,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当下就有好事之徒把这事给上报了皇上。

乾隆皇帝​得知后也满是疑惑,当即把纪晓岚宣进宫来,质问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纪晓岚回道:皇上息怒。这春联是我写的,微臣只是实事求是,说了大实话而已。

乾隆一听,当下又来气了​:好你个纪晓岚!左一个惊天动地,右一个数一数二,最后还先斩后奏!你难道要谋反不成?!

纪晓岚说:皇上,这家老大是卖烟花爆竹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是在集市上管斗的(古时容量单位),整天‘一斗,两斗’地喊,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

乾隆皇帝问:那你这个‘先斩后奏’​又作何解释?

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道:皇上,这家老三是卖烧鸡的,可不就是‘先斩后奏’吗?

一席话说得乾隆哈哈大笑。

关于春联的一些知识(关于春联的小知识)(5)

最后再讲一个明朝大才子解缙的故事。

江西奇才解缙,是《永乐大典》的主编。小时候,他家里很穷,靠父母​卖豆腐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他家对面是官宦府第:曹尚书的大院。曹尚书喜欢竹子,因此,他家院里有大片竹林。

有年过春节,解缙在自家大门贴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曹府的家丁一看,连忙把这事告诉了尚书大人。

这个尚书也是胸心狭隘之人:什么?你解缙写个春联竟拿我家竹子说事?不行!来人啊!去!给我把所有的竹子都给我砍了!

不一会儿,曹尚书院内只剩下光秃秃一片了。

解缙一看:呦嗬!尚书大人不肯成人之美啊。

于是,他又在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一看,更加恼火了。吩咐家丁连根拔掉,一点都不许留!

看到掘地三尺后干净的泥土,曹尚书心想:这下看你解缙还怎么写?

解缙也很淘气,在上下联后面又添了一个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一看,鼻子都气歪了,却又无可奈何。

关于春联的一些知识(关于春联的小知识)(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