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孩子克服恐惧的心理(不同的儿童对于恐惧会有不同的表现)

现在好多平台都会看到教育咨询师来引导儿童,因为儿童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可能出现不同的问题或者状况都比较紧张和着急,同时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做。

看到一本《儿童恐惧心理学 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里面的绘画和解决办法正是来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孩子的秘诀攻略。

这本书是作者[意]埃维·克罗蒂(Evi Crotti)和阿尔贝托·马格尼(Alberto Magni)共同著作的,内容包含恐惧与情绪、9种心理类型与恐惧情绪、从出生到12岁儿童恐惧情绪的发展及34种常见儿童恐惧情绪在涂鸦和绘画中的表现,并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建议。

怎么教孩子克服恐惧的心理(不同的儿童对于恐惧会有不同的表现)(1)

一、孩子不同时期遇到就至少几十种害怕

幼儿期:

1、害怕被抛弃

2、害怕水

3、害怕高空

2-3岁早期孩子时期:

1、害怕攻击性

2、害怕动物

6岁时期的孩子:

1、害怕灾难

2、害怕黑暗

3、害怕身体接触

青春期的时候:

1、害怕独立自主

2、害怕长大得太快

3、害怕违抗

4、害怕考试

除了以上害怕的方面,书籍中还说了孩子和青春期害怕的情况,作者通过自己的实战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怎么教孩子克服恐惧的心理(不同的儿童对于恐惧会有不同的表现)(2)

二、孩子的绘画其实可以看出他们的情绪

小朋友的时候都比较喜爱拿着一支铅笔或者彩色笔来画画,孩子绘画有树、太阳、小人、花朵等等你看懂了吗?

其实小孩子通过画画表达当时自己的一个想法或者情绪,可以从他们的画画中了解孩子的想法。

1、易激动的孩子

易激动的孩子脾气比较暴躁、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想快点把事情做完。

这类儿童会出现的情况是害怕巫 婆、害怕长大得太快或太慢,害怕xue。

在绘画方面:

儿童的涂鸦和绘画在纸张上占用空间会比较不正常,会毫无规律地占据整张纸。在颜色方面,涂鸦和绘画的时候,喜欢用鲜艳的颜色,还常常把对比鲜明的颜色和互补的颜色结合一起,例如红色和绿色。

在人物形象方面,可能人物绘画得特别大,整体人物形态会瘦,大笑的嘴巴、有很多头发,但可能没有脖子;简略画出双手;双脚有时朝向右侧,没有特殊的细节。在绘画树木方面,长长的树枝挂满了果实,树木的主干有很多小树枝。

解决办法:寻找一个坚定的但不强制的成年人帮助下了解和懂得做事的规则。对待这类儿童的方法不能粗暴生硬,但也不能过于温柔和服从,因为他们需要的是牢靠、让他们放心地“榜样”,这样才可以避免他们产生不安全的感受,进而引发并助长他们恐惧的情绪。

2、多愁善感的孩子

多愁善感的孩子受情绪会影响他们的行动。他们在表达情感时候会有些克制、害怕,并且说话时犹豫不决。他们还有一丝不苟和完美主义的倾向。

在绘画方面:

这类儿童在涂鸦和绘画时占用纸张空间很小,物体和任务似乎“挂”在纸的边缘。他们喜欢使用冷色和暗色,对紫色有一定的偏好。

在人物形象方面,这类儿童可能绘画形象方面大小不一,有时可能画出人物的头部和嘴巴都比较简单,脖子看上去会不同长度和各种形状。

解决办法:

这类儿童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当避免说教式、强硬的态度,不要表现“咄咄逼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已经很严苛;而要增强他们的自尊心,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至少在幼儿时期满足他们对身体接触的需求。

怎么教孩子克服恐惧的心理(不同的儿童对于恐惧会有不同的表现)(3)

三、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做

1、避免合理化

父母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你不应该害怕”“在你这个年龄不应该还害怕……”“你还害怕……,不害臊吗。”

符合逻辑的解释和讲道理更适用于成年人,而非儿童。

一个“好的榜样”(如“看看你的哥哥,他就不害怕”)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2、永远不要低估恐惧情绪

同理心可以让父母对孩子的问题感同身受。尽管有些事对父母而言看似无关紧要,但对孩子却十分重要。要让惊恐中的孩子知道,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困扰,这意味着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泄的空间。

3、没必要过于夸大

类似上述夸张的语气会助长受到惊吓的孩子的失控情绪,从而抵消安抚的作用。

4、正确评估儿童的恐惧情绪

具有参与感的非言语符号比安慰的话语更有用,如一个拥抱或一个爱抚要好过许多无用的话语。

5、一个大恐惧驱散了一个小恐惧

父母遇到自己的孩子可以试试上面的解决办法,如果孩子还有其他情况,《儿童恐惧心理学》有更多方法方式来了解孩子。作为宝妈宝爸通过孩子的绘画来读懂孩子的情绪,这本可以去读一读,每一个绘画都帮助孩子克服害怕、胆小做自信、勇敢、快乐的儿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