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白蛋白批签发减少)

众所周知,血液制品属于刚性需求药品,被广泛用于急救、感染以及凝血障碍疾病血制品来源于血浆,行业具有很强的政策和技术壁垒,这两年战疫表现优异长期以来,国家对血制品实行严格监管,先后制定了批签发制度、对原材料血浆实行检疫期制度等特别是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制品企业,对企业设立浆站也有严格的资格限定血浆来源受限,产品销售又受到批签发制度制约,生产企业数量因不断被并购导致越来越少,行业集中度高就在2022年开年就出现两大新闻,相信关注生物医药的朋友应该都有听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进口白蛋白批签发减少)

众所周知,血液制品属于刚性需求药品,被广泛用于急救、感染以及凝血障碍疾病。血制品来源于血浆,行业具有很强的政策和技术壁垒,这两年战疫表现优异。长期以来,国家对血制品实行严格监管,先后制定了批签发制度、对原材料血浆实行检疫期制度等。特别是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制品企业,对企业设立浆站也有严格的资格限定。血浆来源受限,产品销售又受到批签发制度制约,生产企业数量因不断被并购导致越来越少,行业集中度高。就在2022年开年就出现两大新闻,相信关注生物医药的朋友应该都有听说。

1)美国红十字会表示,由于新冠疫情期间献血者人数下降、献血活动取消以及人手短缺等原因,美国正在经历10多年来最严重的供血危机。去年,美国红十字会的新献血者人数减少了34%。美国血液供应严重不足,促使美国红十字会首次宣布该国出现全国性供血危机。

2)1月19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显示,血制品首次进入带量采购范围,具体涉及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人血白蛋白等五个品种。

首先,由于,各国针对血液制品的进口都有严格的法规约束,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国民健康安全保障措施,也是许多国家普遍遵循的血液制品安全准入原则和法规。结合美国又是全球最大的血浆原料国(占全球采浆总量的70%以上),以及国内人白进口依赖比例很高(约60%),美国缺血,供不应求以后必然会发生。血制品股价应声上涨无可厚非,血制品指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上涨了1000多点。

其次,参与本次药品集采报量的联盟地区包括广东、山西、江西、河南、广西、海南、贵州、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1个省(区、兵团),仅次于此前湖北牵头的19省中成药联盟和河南牵头的14省慢病用药联盟的范围。消息一出,血制品概念股集体跳水,其中,华兰生物跌超6%,博雅生物跌超3%,上海莱士、卫光生物等跟跌。短短两天时间,血制品指数就下跌了近1000点。

至于血制品行业集采,美国白蛋白短缺。我的看法是,目前国内血制品行业产品供给端长期存在缺口,且缺口不断扩大,再加之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供血不足,白蛋白进口批签发量肯定会减少。集采对行业影响有限。此次涉及集采的血制品具体包括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人血白蛋白5个品种。在血制品中,仅白蛋白和重组凝血因子类产品允许进口,其他血制品只能由国内企业生产。因此,我个人认为,集采除了对价格影响不会太大以外,还有可能会进一步挤压掉“灰色销售费用”,对行业整体是利好。

据可靠消息,广东联盟11省血制品集采最高限制价格,高得离谱,简直是大大利好。集采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供应量,而不是降价。

可以列出重庆市药交所价格(重庆市公立医院血制品零售价)如下:

人血白蛋白,华兰生物,50ml/10g规格,医院零售价376元。集采最高有效申报价601.88元,上涨 59%。

静丙(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华兰生物,50ml/2.5g规格,医院零售价556元。集采最高有效申报价917.50元,上涨 65%。

人凝血因子VIII,华兰生物,200IU规格,医院零售价365元。医院零售价556元。集采最高有效申报价410.56元,上涨 12%

血制品本来就是紧缺资源。特别是在全球化疫情,献血活动和献血人数急剧下降,让血制品成为了稀缺资源。今后只会是上涨趋势。新生人口在减少,老龄人口在增加,血资源只会越来越紧张。集采是为了生物安全,加强管制,减少中间经销商。血制品做不到以价换量,不存在降价。从广东集采情况看,各血制品企业都有相同产品被选中,并没有排除任何一家企业,就证明了不可能做到以价换量。血制品企业集采与化药完全不同。人血白蛋白与静丙两大品种占比70%多,价格涨45%,其它小品种平均涨15%,全部平均价格涨至少超30%。

进口白蛋白批签发必定减少,血制品大幅涨价一定是趋势所在,你要不信,就让市场来验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