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生态环境监测(厦门市翔安区多措并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人民网

今年1-9月,厦门市翔安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33,同比改善3.7个百分点,PM10浓度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率97.8%;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站位比例为100%……

近日,翔安生态环境局发布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按照福建省委、厦门市委“三提三效”和翔安区委“三个服务年”的部署,该局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等举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辖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多措并举攻坚污染防治

据悉,翔安生态环境局主要通过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碧海等三大工程及深化开展“静夜守护”行动,强化攻坚污染防治。

在保障空气质量高位运行方面,持续推进“守护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每月召开空气质量提升部署会,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4场扬尘污染防治现场观摩会、9场VOCs治理培训会,公开曝光6批次违法违规案例,立案查处涉气违法行为22件,形成“典型引路、反面震慑”的治气氛围;组织开展辖区工地全覆盖检查,共巡查975家次工地、592家次企业、323家次加油站,发出巡查通报23份,通报问题工地166个,均已完成整改。

厦门市生态环境监测(厦门市翔安区多措并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1)

翔安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守护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翔安生态环境局供图

在保卫碧水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和“两违”回头看,不断完善水源地保护措施,着力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实施九溪流域监测、监管、执法“三联动”,全面深入开展三大流域断面及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检测,并加强动态更新管理,核查入河排口1457个次,截至目前,共下发流域断面及入河排污口交办单30份;开展2022年重点流域周边涉水企业和蔬菜清洗行业污染防治工作专项指导行动,强化流域周边污染源监管,检查447家次,立案查处2家次。

在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方面,推动建立入海排口整治专班制,组建“一口一策一专班”,组织开展“一周一调度”,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共核查入海排口526个次,下发交办单20份。其中,6-7月入海排口达标率为92.4%,同比去年改善7.6个百分点。

此外,持续牵头深化开展“静夜守护”行动,建立联络沟通工作机制,每周定期调度各单位“静夜守护”工作情况;牵头组织区有关执法部门对夜间噪声易发点位开展“静夜守护”联合执法行动4次,并同步开展监测;组织成立1个区级夜间劝导队 9个镇街夜间劝导小组,开展日常巡查监管,共出动劝导员204队次,1437人次,巡查劝导919个点位,劝导次数272次,发现问题82个,均已现场劝导制止。

常态化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翔安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还得益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综合施策及常态化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以工地扬尘防治为例,翔安生态环境部门主要实施四大举措:一是不间断开展巡查监管,持续开展道路扬尘专项联合执法行动,并健全快速有效的巡查监管机制,坚持源头治理和严管重罚相结合,坚决做到对违规渣土车“零容忍”,有效降低道路扬尘污染、遏制扬尘污染源头。

厦门市生态环境监测(厦门市翔安区多措并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2)

翔安生态环境部门常态化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翔安生态环境局供图

二是强化工作部署,健全轻微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制度,实行专人紧盯实时数据、随时更新响应、启动应急指令、及时发布防控,严密组织各部门落实好全市轻微污染天气应急防控。仅8月以来,共启动轻微污染天气应急响应51次(三级响应25次、二级响应17次、一级响应9次)。

三是提升技术支撑,开展9轮环境空气质量颗粒物走航监测,共走航工地35块、镇街9个,形成走航检测结果分析报告,锁定颗粒物浓度较高区域,组织强化该区域日常巡查监管。

四是强化工地扬尘防治,以每月全覆盖检查、工地扬尘督导帮扶等扬尘治理“十个一”工程为重点,定期会商、定点帮扶、定向监管,全力推进扬尘综合治理,仅8月份即共开展扬尘巡查4次,通报问题工地27个,通过压实各方责任,力保问题整改到位并及时反馈。

为改变辖区海漂垃圾密度较高状况,翔安区将实施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列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建成覆盖全区的“海漂垃圾岸滩保洁”机制,实行常态化保洁。其中,为建立健全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常态长效机制,努力形成源头减量、治污保洁、清理转运的全链条治理格局,翔安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有效举措。

例如,建立专业队伍,配备175名作业管理人员,平均每公里岸线约2人,落实全区海岸线日常保洁管养;定期召开海漂垃圾整治专题会并开展现场调研,生态环境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调度具体工作,推动问题整改;运用海漂垃圾漂移轨迹及分布预测预报成果,为环卫机构合理部署清扫保洁力量提供指导,提高垃圾收集效率,该功能已在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建设的海洋生态环境监管模块实现信息化运用,模块数据也汇入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助力平台数据汇聚共享;运用“无人机 人工徒步”,创新建立智慧打卡考核制度,落实管养一日两次和高标准保洁;开展渔船垃圾收集兑换奖励活动,鼓励渔民主动收集渔船垃圾上岸,到指定地点兑换生活、生产用品,提高群众参与度与积极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翔安共清理海漂垃圾1213.7吨,海漂垃圾航拍密度同比去年降低71.4%。

网格机制助力环境保护出成效

翔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也得益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大力推行网格化综合监管模式。网格化环保监管是福建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2015年以来,厦门已率先开启建设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之路。

其中,在全力推进生态环保重点工作方面,翔安生态环境局近年来不断探索形成以强化网格化联动机建设为载体,建立网格管理和城管执法中队互相配合的联动式机制,即以现有三级、四级网格员为基础,发挥城管执法中队现有网格作用,建立健全街道环保网格工作机制,并推进部门资源整合共享,实行城管与环保网格查处事件资源共享,及时上报监管信息。

厦门市生态环境监测(厦门市翔安区多措并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3)

内厝镇网格员巡查发现网格内一企业露天堆放大量车辆空气滤芯及机油滤芯及数十个轮滑油空桶,未规范贮存,未采取相关防范措施。翔安生态环境局供图

近期,翔安区内厝镇一名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一家企业露天违规堆放空气滤芯、机油滤芯和润滑油空桶后,及时上报翔安生态环境局,该局执法队员随即前往现场检查,并查处了该企业不规范贮存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

无独有偶,内厝镇网格员在辖内上塘北路巡查时,闻到明显异味后也及时上报翔安生态环境局,帮助执法人员发现了一家主要从事鲜花包装纸生产加工的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

厦门市生态环境监测(厦门市翔安区多措并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4)

新圩镇网格员巡查发现桂林村一处堆放废弃涂料桶。翔安生态环境局供图

“网格员是环境执法工作重要的补充力量。”翔安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说,社区网格员最熟悉网格内情况,比较容易发现生态环境整治问题和环境违法线索,巡查上报事件是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主要线索之一。

以海漂垃圾治理为例,网格员巡查上报海漂垃圾巡查记录225件;而围绕大气、水环境污染治理重点,三、四级网格队伍也发挥积极作用,今年1-9月,组织巡查12316人次、发现问题1647项、立行立改1586项,其他事项转发各责任部门办理。

厦门市生态环境监测(厦门市翔安区多措并举开展生态环境保护)(5)

翔安区积极开展培训教育、做好网格员能力建设。翔安生态环境局供图

“网格化环保监管成效日益明显。”翔安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网格员已成了翔安区环境治理的耳目喉舌,他们活跃在各基层村居,通过帮助政府部门巡查发现问题等,有效助力环境治理实现“零障碍、零死角、零距离”。下一步,翔安区将通过不断完善机制建设、认真落实日常巡查、积极开展培训教育及做好网格员能力建设等,着力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为保护辖内生态环境再筑起一道“长城”。(余乃鎏 赖信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