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

前天晚上《芳华》停止预售。

打开微博和朋友圈,流言飞起。

后来冯小刚自己发微博澄清,因为「不可描述」的原因导致电影调档,以及重新修改。冯小刚在上海做完点映,此情此景,何等熟悉,数度哽咽落泪。

晴天霹雳,对于导演以及整个团队都是,对于观众影迷更加是。

买了票,你上不了了,生死未卜,归期未定。有朋友让我说说这个事,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不可描述」。

大鹏的新片《缝纫机乐队》里面有一段,程宫(大鹏)作为经纪人在集安组建“缝纫机乐队”,试图保住“摇滚公园”。结果这块地被开发商开中,要拆掉,梦想和现实的对抗,第一轮pk下来,很快,开发商狠狠的拿钱羞辱了程宫(大鹏),程宫看上去很享受这种羞辱。

如果是我,我怎么选?毫无疑问,我和程宫一样,选钱。

今天来聊——

《缝纫机乐队》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1)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2)

我上次写文章有提到陈凯歌在《孩子王》里面有一个场景,老师喊一个学生站起来,那个学生脱口而出:“你是要整我吗?”。

逼捐和整我,两句话,道出了这个时代的险恶。

大鹏通过喜剧的形式,对于现实的讽刺,是一流的喜剧人,让我敬叹!

人们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我一点都不认同,喜剧是通过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的方式去刺痛这个社会的边边角角,唤醒我们模糊的记忆,以及曾经的梦想。

《缝纫机乐队》里面的乔杉是一个关键人物。

原来乔杉演了一个摇滚青年,叫胡亮。他出生在东北的小城集安,童年看了一场搞破鞋,不,破吉他乐队的演唱会,于是励志成为一名乐队主唱。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3)

亚洲舞王谢腾飞出演幼年胡亮

成年后胡亮筹得一笔费用,请来了当年破吉他乐队的经纪人程宫,也就是大鹏想借着他的经验为自己打造一个乐队。

不过由于经费有限,最后二人只招来了喝大酒的贝斯手,面壁的鼓手,未成年的键盘手和一位脑血栓的吉他手。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4)

就是这几个人组成了缝纫机乐队,他们为了举办一场演唱会而走在一起。

这些演员大多没有音乐背景,为了让这个乐队活起来,他们特意练习自己角色演奏的乐器。

“喝大酒”的古力娜扎为此学习了贝斯,

“未成年”键盘手曲隽希练习了两年多钢琴。

最具挑战的来自“脑血栓”韩童生,

从未接触过吉他的他在拍摄前两个月疯狂上了四十多节吉他课,还和导演大鹏一起去看演唱会感受摇滚乐。

我爷爷一听流行乐就嫌吵,韩童生也六十多了还得学摇滚,真敬业。

为求角色真实倾力的表演配上还算OK的原创音乐,这支缝纫机乐队可以以假乱真。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5)

但你要是觉得《缝纫机乐队》是一部音乐电影的话,你就被大鹏忽悠了。

电影不是《爱乐之城》那样以歌曲展开情节,也没有像《曾经》那样以音乐为主。在这里,音乐只是一个载体,主要成分还是喜剧。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6)

本身外型喜感的乔杉,角色设置更是强化了这层笑果。胡亮虽然是个歌手,但是他天生大舌啷叽,发音[了来老拉鸡七西]总是叫不准(个人感觉这个设置很有东北味道,小时候身边不少这样的人)。

包袱和段子从这个口齿不清的乔杉嘴里说出来,显然更好笑。

范伟、于谦、岳云鹏、大长脸、赵英俊等等喜剧演员算是买票送的,算惊喜。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7)

比起《煎饼侠》的本色演出,这次的剧本更成熟,叙事流畅,摒弃了戏中戏的模式,实际更难,因为你不演自己了,剧中角色如何和观众产生共情,作为一个虚构的故事,有难度。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8)

其实缝纫机乐队的故事有点像大鹏的自传《在难搞笑的日子笑出声来》。

音乐梦是导演的一种私人情感。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9)

大鹏从小就有音乐梦,励志成为歌手,即使成为导演后参加节目时还不忘展示一下自己的歌喉。

不过现实不是童话故事,有梦想不一定就有天赋。大鹏蒙面参加节目唱歌被人评价卡拉OK水平,他也清楚,所以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这条路走得分外牛逼,因为这是一条曲线实现理想的道路。当了导演,拍自己想要的电影,让自己主演,再圆了音乐梦。

大鹏在一封公开信中表达过:

这部电影是我在时光里投递的礼物,

送给16岁时满大街发演出传单的自己,

给19岁时在酒吧每晚唱四十首歌的自己,

给21岁时疯狂凑钱还钱的自己,

给33岁时在舞台上躲在面具后面的自己。

也给每一个,追逐梦想的你。

你觉得他是最好的喜剧演员吗(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导喜剧)(10)

导演大鹏15岁,怀里抱着音乐梦

董成鹏只导演过两部电影,算是个新人。

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花哨的电影技巧。

拍电影,讲故事,靠的是这些年在行内的积累和迫切自我表达。

这是大鹏作品中惯常的纯粹。

最感动的一段是乔杉拿着本来就不多的钱去给演唱会做宣传,他看到一对骑摩托的摇滚范儿夫妇想让他们做宣传就把钱给他们了。

回家就被经纪人大鹏骂了,“傻X,你让人骗了”。之后这段没有再表,只是当成一段乔杉的搞笑罢了。

然后大鹏来到北京被堵在路上,车子旁边呼啸而过两辆摩托车,上面写着缝纫机乐队演唱会。

看哭了。

说我泪点低、泪点清奇都可以。

但我就是喜欢这种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缺少的真诚,喜欢对这个世界持有美好向往。

整体上,《缝纫机乐队》有不足,人物动机难寻,在喜剧本身的大壳下面能忽略掉。

《缝纫机乐队》里面的大鹏和《脱口秀大会》里的大鹏,我更喜欢后者,真正的keep real。

回到文章最开始,也许在电影里面表达,在如今会遇到麻烦,但是我希望大鹏的喜剧有更多讽刺现实,让我们笑过之后脸会发烫,心会收紧的东西。

师从赵本山,自己做过近10年的脱口秀,网络喜剧,大鹏具备一切成为一个喜剧片导演的基因。

扎根网络,成长的环境太适合他搞喜剧创作了,如果他下一部电影能涉及到现实题材里面,一定会好看的。

我也替他开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