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现代书法家为什么不写简化字而是古代繁体字了?”

如果简化字是一个书法体系,那么,现代书法家当然会写简化字的。可惜的是,简化字真没赶上书法的好时代。却遭遇了书法的最坏的时代。

问题是,中国古代没有“繁体字”和简化字的概念。但是有“正书”和“俗书”的严格概念。所谓的正书,它不仅仅是“楷书”的意思,还是规范字的意思,这些自从唐代就基本上固定下来的“正书”,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繁体字”。而古代一些“俗书”是我们现代所谓的“简化字”中的一部分字。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1)

  • 启功先生1975年用简化字写的毛主席诗词,看得出来于繁体字有什么不同吗

完整的“简化字”概念,是在新中国完成和实现的汉字笔画简化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把汉字的笔画总体上减少三分之一左右,让汉字便于为广大劳动人民信息和接受。

这就涉及到减少笔画的依据问题。例如:”乱“这个字,就是古代一个俗字,即:这个“乱”字是不规范的一个俗字,但是规范的”亂“要15个笔画,而这个乱字的”俗体字“只有7个笔画,比”正书“的乱字要少八个笔画。

但是,古代书法家,并没有因为汉字有”正俗“之分,就不使用俗体字。例如,大书法家欧阳询在他的三大”史事书法“之一《由余帖》中就同时出现了正字和俗字两种写法的“乱”字。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2)

  • 欧阳询《由余帖》中俗体字和正体字

在简化字改革中,像类似于这样“乱”这样的例子很多。由于过去的汉字总体上笔画比较多,所以就有了”繁体字“的说法。

说实在的,”繁体字“这个称呼,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批判意味的。删繁就简,这是办事效率的需要,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不可动摇的历史选择,我们应该支持简化字的推行和使用。

中国书法历史,总的来看是在写“简化字”而不是繁体字。

例如,从大篆变为小篆,就是一次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变化。其”繁“在六国不一,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文字,成为小篆,奠定了汉字最古老的字典《说文解字》的基础。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3)

  • 米芾手札《来戏帖》局部

又从小篆一变为隶书,也是一次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变化。其”繁“在篆书的笔画结构单一。隶书破解了篆书的宁圆不方,宁直不屈的单一繁琐。

然后,从隶书到楷书,也是一次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变迁。此次汉字其”繁“在于,隶书的笔画过于变化多端,无所适从。楷书的笔画较之隶书单纯了许多。

汉字发展到全面进入楷书阶段,是从唐代开始的,从此,汉字就再也没有过“简化字”的变化。

但是,从唐代到清代的1300年历史上,在楷书这个体系里,书法也是有一些此消彼长的用字变化的。

这就是从魏晋南北朝遗留下的正体字和俗体字的混合使用,并没有完全消失于楷书的统一。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4)

  • 《万岁通天帖》王志《一日无申帖》唐摹本

所以,在正字和俗字的混合使用的楷书时代,就积累了大量的”繁体字“与简化字”并存的现象。

例如“万”字在隶书中就有这样的写法,后来的楷书中也有这种写法。但是。“万”字的“正体字”写法却是笔画多达12个的“萬”。而这种俗体字和正体字并存的情况,一直在书法中存在。

那么,现代书法家写的书法作品为什么是繁体字,而不是简化字?这里面还真有学问。

学问之一:古代也有正体字和俗体字的严格规范,但是,历朝历代还没有禁止写俗体字的法规。

但是,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的《汉字简化方案》公布以后,国家大力提倡使用简化字。把简化字作为社会大众通行的规范字和标准字。/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5)

  • 沈伊默先生1975年为《唐人楷书选字帖》写的简化字楷书

简化以后的7000多个汉字库中,比原来汉字的平均16.1个笔画,减少到平均10.3个笔画,平均减少了5.8个笔画。这7000多个汉字经过简化字整理以后,相当于我们少写了4万多个笔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写7000个汉字,用繁体字因笔画多,要写出这7000个字,就相当于写了1万个字的简化字,整整多了3000 多个简化字的工作量。如果把这3000个汉字折合成平均劳动时间,至少相当于8小时!

而这个时候,汉字的书写工具也发生了重大的改革:传统的毛笔退出了历史舞台,钢笔成为新的书写工具。用方便的工具,写简化的汉字,这就形成了一个钢笔字的新时代了。

但是,这个时代,也是没有书法的时代。

所以,汉字书法就是简化字,而简化字却赶上了没有书法的时代。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6)

  •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沈伊默先生写为《唐人楷书选字帖-九成宫》写的简化字楷书

简化字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书写规范汉字,这是一次具有伟大深远历史意义的变革:1.为普及中国的文化水平,铺平了学习低成本的道路;2.为汉字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国际汉语文献的文字以简化字为标准的。所以,简化字也是为汉字世界标准化,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简化字,如果没有今天14亿人使用简化字中国汉字标准系统,汉字标准化权威的话语权,就有可能都不会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汉字学习的难度在国内外就会继续存在。

现在,简化字是汉字体系中最佳和最容易学习的规范汉字,全世界有超过20亿人在以简化字为标准学习汉字。简化字也是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的超前举措。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7)

*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是一个兼有识字和书法字帖的实用书法作品

学问之二:古代书法艺术与书法实用是统一的,而现代讯息发达,汉字的实用性传播是主流,书法退居次要地位。例如,我们拿钢笔写一个对联牌匾,恐怕太可笑了吧?但是,对古代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毛笔字可大可小,笔画可粗可细,艺术性和实用适应性非常强。如果没有书法,也就没有书法艺术了。可是在讯息画时代,集成化的汉字应用完全可以替代人工书写。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8)

  • 徐渭写的草书“实”这是正体字的草书写法而不是俗体字

因此,汉字书法,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了。

学问之三:当汉字书法退出实用领域之后,汉字的艺术价值进一步突出。例如,唐代以来的文人雅士,很少写篆书、隶书这些书法,因为,从汉字实用的意义来说,篆书和隶书已经退出实用领域,所以,虽然是文人雅士,却不是都善于写篆书和隶书这些汉字了。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9)

  • 王献之的《廿九日帖》摹本王琰《太子舍人帖》王僧虔《启》

但是,我们今天的书法家,都要学习 各种书法。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任你选择学习,这是纯粹对书法的一种兴趣和爱好,是寄情于书法而抒发个人情怀的一种方式。

那么,我们日常写的是简化字,用的是钢笔,甚至很少用钢笔了,拿起毛笔练习书法,你首先接触的,主要是以“繁体字”为主的汉字,所以,这种习惯于写繁体字的潜意识,也使得我们更喜欢写繁体字。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10)

  • 清末民初李瑞清的书法作品

学问之四:现代书法与繁体字和简化字不是对立的,也没有什么对立的理由。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不写繁体字,就不是书法,只有繁体字才叫书法。这是文字学的逻辑错误,也是书法学的逻辑错误。

我们知道,汉字的简化字和繁体字,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在甲骨文中,就存在简化字和繁体字了。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11)

  • 东魏碑刻上的简化字“万”

所以,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书法艺术的主要成就和辉煌时代,主要在推广简化字之前。所以,在简化字时代短短的60 多年的历史上,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好时代的基础了,例如,我们绝大多数的文人雅士,都已经在用钢笔,怎么可能产生书法?进入新世纪的一代人,甚至钢笔都很少用,写字都进入计算机输入时代了,怎么可能产生书法?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12)

  • 南朝书法《瘗鹤铭》

即使你使用的是繁体字,也不会产生书法的,这与简化字还是繁体字是没有逻辑联系的。因为,书法与工具的关系才是一个逻辑关系。真正的书法,是要用毛笔来写,其他工具都不可能有书法艺术。

书法之所以有艺术价值,就在于毛笔的变化非常丰富,会产生非常丰富的艺术美感。钢笔自身的变化远远无法产生像毛笔那样丰富的艺术变化,所以,几乎就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了。

同时,书法艺术远在汉字实用之外。例如,我们学习篆书,这是最古老的汉字字体,现在写篆书,认识的人都非常稀少,它主要就是艺术的欣赏性了。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13)

  • 米芾的尺度《研山铭》局部

还有草书,不但很多人也难以认识,而且,学习难度还非常大,你说学习草书有什么用?当然没有任何实用意义。古代的草书是由于快速书写文章而产生。现代有打字,打字的速度远远超过思维的速度,或者于思维速度同步。所以,今天也不会创造草书的。但是,草书是一种书法艺术,这种艺术也是有传统规范的,所以,草书就不是你可以任意画符的,而是要在古代书法系统中去学习草书的基本规范,然后再应用这些规范,才能写出草书艺术和自己的思想个性。

书法从写字中脱离出来,是因为现代社会条件下,不是一个产生书法的时代,尤其不是产生毛笔字的时代,这就把书法推上了纯粹的艺术地位。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14)

  • 清代画家金农临摹的隶书

学问之五:书法一旦从实用领域退出,那么,书法就会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书法学习也更多要从艺术的需要考虑,而不是实用。

简化字曾经在书法领域是有推广的,但是,现代,不是一个书法的时代,所以,就没有简化字的书法。只有钢笔字是简化字书法,但是钢笔字的,书法意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钢笔字本身也受到书法收藏的限制。

例如,钢笔字是用钢笔和钢笔用墨水写的,而钢笔墨水是容易遇水“跑墨”的,不利于装裱和收藏,也不利于形式多样的书法艺术表现,那么,钢笔字真不能作为艺术。所以,尽管钢笔字也可以写书法,收到各种限制,钢笔字实际上很难成为书法艺术。

但是,书法艺术不是不能写简化字书法作品,而是书法作品更注重书法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如果简化字有利于艺术需要,也会于繁体字一起使用的。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15)

最近,有人贴出苏士澍的一个书法作品,因为“弘扬新华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有“华”、“传”没有写成“繁体字”,被一些网友嘲笑为“犯了低级错误”。这实际上是对简化字的与书法的误解。

苏士澍的这个书法作品艺术性如何,另当别论,但是,写简化字是没有错误的。尤其是网友把“传”字也作为简化字,实际上是一个书法常识错误。

书法作品简体字与繁体字能并用吗(书法好时代为啥都是繁体字)(16)

简化字的“传”恰恰是草书的一种写法,简化字是借用了草书的写法,成为一个简化字,这样的草书还有“实”等等。所以,那种认为简化字不能与繁体字书法写在一起的看法,是不包容的狭隘书法观,也是不符合书法逻辑的。中国历史上的书法作品,无论楷书还是行书草书,都有简化字的影子。

我们今天如果创作书法作品,真没有必要一定要用简化字,也不必要抛弃简化字。但是,钢笔字书法就尽量不要写繁体字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