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拉斯维夫斯基是几级(专访钢琴家秦川)

2017年12月29日晚,一场跨年钢琴演奏会在泉城济南上演,来自中国、希腊和西班牙三国的钢琴演奏家当晚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当天稍早前,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秦川与任教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琳奈特·斯道亭女士,在省会大剧院剧场进行了关于在名校的从艺经历和艺术教育方面的探讨,本报记者也在现场对两位进行了专访。

钢琴拉斯维夫斯基是几级(专访钢琴家秦川)(1)

蔡宜恒摄

弹钢琴也要懂多种艺术

秦川来自于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琳奈特来自世界排名第二的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两位钢琴家的这场见面会也被戏谑是“‘茱莉亚’和‘英皇’的直接对话”。谈到学校带给自己最大的影响时,琳奈特·斯道亭教授与秦川教授从不同层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琳奈特表示:“我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任教了15年时间,这所音乐学院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让我感受到他们是真心热爱音乐的,这种热爱,促使他们愿意在技艺上更上一层楼。”

秦川则从自己求学的角度谈起,他表示,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留学的12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学院的老师,“一个学校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几位老师带给我的启示是终身受益的。”他还拿曾经的一次练琴经历举例,“之前有首曲子老师认为我弹得不太对,让我去听听歌剧。我当时就想,歌剧和钢琴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听了歌剧之后对我很有启发。”

学生乐感的培养很重要

除了相似的名校背景,两位钢琴家在很多有关钢琴的问题上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他们在“更注重学生哪方面的培养”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出奇一致,琳奈特表示会注重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教育,一个是技术层面的,但她同时也表示比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乐感,就像是给房子打地基,地基打不好,房子就很容易倒塌。”

对于这种观点,秦川表示认同,“一首曲子不是你弹奏纯熟了就对了,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一天练琴12小时也没用。近年来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平均,导致地区之间学生钢琴水平的差距正在慢慢拉开。现在逐渐兴起的直播教学模式,就能帮助到不同地区的孩子来正确地学习音乐,这不得不说是新媒体对于教育的一种帮助。”

光有技术不够吸引考官

如今,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钢琴来陶冶情操,琳奈特也曾教过几位中国的学生,她认为中国学生有几个特点,比如见到老师先自报他们的考级等级,“技术层面只是我考察的一个方面,很多学生可能技术层面上已经很优秀了,但是忽略了自身对乐曲的理解。”

而秦川则认为,现在国内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今天中国的教育水平进步已经非常明显了,但是仍然不够。有的音乐学院的学生弹奏水平非常高,但是有些学生的水平就非常糟糕,我们有时候交流起来,发现他们的观念和我们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我做的一些讲座,有些学生更关注我的指法是怎样的,我想纠正他们这种观念其实很难,但中国一些更优秀音乐学院出身的学生这些观念早就已经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