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

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从魏晋以降,将书法成就达到了金字塔的顶峰。王羲之是怎么造就的,其实细细品读王羲之经典法帖,从中可以获得很多启示。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1)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紙本縱:23公分 橫:14.8公分

《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當今存世的唯壹書法真迹!《快雪時晴帖》是壹封書劄,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以及對親友的問候。元趙孟頫曾稱此帖爲“天下第壹法書”。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2)

【原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爲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釋義】:尊敬山陰張先生您好!剛剛下了場雪,轉眼又放晴了,真是大快人心的美景啊!想必您那裏壹切都好吧?(可惜)我精力有限,就寫到這裏吧。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3)

乾隆題寫:“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4)

乾隆題寫:“天下無雙,古今鮮對。”

乾隆壹生酷愛書法,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對《快雪時晴帖》極爲珍愛。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5)

【注釋】:“君倩"這件書蹟上有“君倩”題名,米芾認為是梁秀,但史書未見其人,不詳其生平,近人考為唐高祖駙馬薛君倩。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6)

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書聖王羲之,以優雅閑逸著稱,此帖則是傳世作品中筆劃最爲圓鈍的,更富有質內斂的氣質。其筆法與結字,幾近無懈可擊,行氣舒緩連貫,給人悠從容的感覺,王羲之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苔驚蛇”,王羲之的書法是極美的。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7)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此帖以“羲之頓首”四字行草開頭,以“山陰張候”行楷結尾,此帖筆法雍容古雅,圓渾研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無壹筆掉以輕心,無壹字不表現出意致的流利秀美。明代鑑藏家詹景鳳以“圓勁古雅,意致優閒逸裕,味之深不可測”形容《快雪時晴帖》的藝術特色。王羲之書法的特點在於優美的“體勢”,“體”是指結字的形狀和姿態,“勢”是指筆畫產生的律動感: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8)

“快”字;左右相向的兩部份,有著呼應的關系,“夬”的右肩略微高聳,末筆右頓,調和了傾斜的姿勢。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9)

“雪”字也有類似的情形,上部向左傾斜,末壹橫畫收筆有向右下的筆勢,所以也調整了整個字的重心。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10)

第壹行感覺上下的“行氣”壹貫,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呢?如果只看每個字橫向的筆畫,可以發現傾斜的角度大致相同,而同壹行字的重心也都在同壹中線上。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11)

第二行則有些變化,“果為”有連筆,其他的字間距較疏,重心也有偏右偏左的變化。

快雪时晴帖200秒深度解析(快雪時晴帖深度剖析)(12)

第三行這些變化顯得很自然,也使得這短短的三行具有豐富的美感,從用筆來看,此帖多圓鈍的用筆,點畫勾挑都不露鋒,結體平穩勻稱,在優美的姿態之中,流露出質樸內斂的意韻。

跋:根據此帖附頁的諸多題跋款識、收藏印章以及有關書籍錄載,《快雪時晴帖》曾經宋宣和內府,宋時入米芾“寶晉齋”,元代又入禦府,上有趙孟頫題跋。明時爲朱成國、王稚登,清馮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內府。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內戰中敗北,退踞台灣時除帶走了大量黃金以外,還有2972箱南遷文物中的精品。這部分卻是故宮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絕倫的工藝品,翠玉白菜、玉香爐、玉荷葉形筆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如今“三希”《伯遠帖》、《中秋帖》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唯獨“壹希”《快雪時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國人深引爲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