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三国全集(笑谈三国第一章理想与现实第二节)

2、迁都许昌理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笑谈三国全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笑谈三国全集(笑谈三国第一章理想与现实第二节)

笑谈三国全集

2、迁都许昌

理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现实:群雄环伺,当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加上曹操,十八家诸侯讨董卓,无果而终。王允与吕布杀死董卓之后,没有政治家头脑的王允以为稳坐钓鱼台,对董的部将李傕、郭汜上书求赦断然拒绝,激起李郭铤而走险,使汉朝廷又一次陷于绝境。汉献帝身边的太尉杨彪想起了在山东兖州发展起一定势力的曹操。曹操自讨董失败与袁绍分道扬镳之后,回到兖州招兵买马,招贤纳士,两个重量级的人物:荀彧与郭嘉投到麾下,这两个人对曹操成就霸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天,曹操正与谋士们谈到朝廷播迁,是不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汉献帝派来征召他的使臣到了,这叫做“心想事成”。曹操一刻也不怠慢,全部人马向西进发。失魂落魄的汉朝廷君臣日夜惊心,洛阳破败不可居,李郭兵逼不敢留,于是东向逃窜。一西向,一东向,遇上了。李郭的追兵尾随而至,可是,李郭虽凶悍,遇上训练有素的曹兵,算是遇到了克星,吃了败仗逃了。此时,汉朝廷控制在曹操手中,但是,不确定因素还很多,首先面临的难题是洛阳被董卓一把火烧成白地,住成问题,吃也成问题。这时候,一个叫董昭的人出现了,此人看中曹操是绩优股,向他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建议:迁都许昌。为什么要迁都?最主要的还不是住与吃的问题,洛阳虽破,隐隐还是汉政权重心,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势力很难掌控。许都则与曹操根据地邻近,又是那些势力不易发生作用的地方。董昭这一次投资太正确了,帮了曹操,自己也赚了一大笔,他活了八十一岁,官至司徒。当时有曹操一样机会的人还有袁绍,有董昭一样远见的人还有袁绍的谋士沮授。 《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二年》:“沮授说袁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今州域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沮授的意见与董昭出奇地一致,他建议迎天子而都邺,也是把皇上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应着那句话:“英雄所见略同!”遗憾的是,沮授与董昭面对的主子不同,袁绍麾下有不少有不错的文臣武将,可惜他不能很好地驾驭,不能驾驭,这些人就勾心斗角,这种斗不问是非,只有一个原则:凡是你拥护的我就反对,凡是你反对的我就拥护,这哪里象一个武装集团的领导层,简直是小儿过家家。沮授的建议提出后,袁绍还没有反应,郭图,淳于琼马上说,这是个馊主意!我们把天子接到家里,做什么事都请示报告,顺着他吧,显得我们不重要,逆着他吧,又叫抗命,这事儿真划不来。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将寡”,所以论势力,袁强于曹。不过,我敢说,即使袁绍当时听了沮授的话迎了汉献帝,也未必能成气候。曹操破袁绍之后,在袁墓前祭祀,对部下说,当年我与本初起兵的时候,他问我,如果这次不成功,向哪个方向发展好?他的意思是北阻燕代,南向以争天下,我回答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从这次对话看,袁绍不是完全没有理想的人,他也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他没有具体的、从现实出发制定的规划,他没有战略眼光,也缺乏冒险精神,沮授劝他迎驾,他不从;许攸在官渡劝他轻骑袭许,他也不从。真怨不了上帝,上帝很是垂青,给了他很多机会,他硬是让好机会失之交臂,这样的人,皇上就是放在他手上,迟早他会觉得烫手也要甩出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