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技术要注意什么(四条措施助力实现高产)

人们最熟悉的小麦应该是冬小麦,但是春小麦也具有很大的种植面积。一般冬小麦的生长周期为260天左右,而春小麦的生长周期只有95-100天,和玉米的生长周期差不多。也许你最关心的是,冬小麦和春小麦的产量有多大区别呢?春小麦该如何管理呢?

今天我们就具体说一说春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技术要注意什么(四条措施助力实现高产)(1)

春小麦的生长特性

早春种植、生长周期短、营养生长期短、分蘖期短、根系浅且弱、叶片少、穗分化早,这些都是相对于冬小麦而言的一些生长特点。根据以往的试验数据,春小麦在中后期容易出现脱肥或缺水导致的早衰,因为分蘖少所以产量主要取决于主穗。整体而言,春小麦相对于冬小麦而言显得格外的弱。

对于肥料的吸收,基本上处于一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拔节期——孕穗期和开花——乳熟期,是氮磷钾的两个吸收高峰期。磷肥基本上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就是建立在春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基础之上的,正所谓投其所好,才能够生长良好。

小麦高产技术要注意什么(四条措施助力实现高产)(2)

第一条,施足底肥,尽早播种

多少底肥算是充足呢?有试验数据显示,一般亩产量300 kg,应施二铵 20 kg/亩左右,加尿素 5~7 kg/亩。但是很多地块都是缺磷肥的,而且春小麦对缺磷敏感,所以上面的肥料用的是二铵,因为二铵中有速效磷肥,而复合肥中的磷肥不一定是速效的。这个二铵基本上除了磷肥就是氮肥,没有钾肥。

早播的标准就是,白天平均气温在2-4℃,仍然有夜冻的时候种植,河南很少有种春小麦的,因为遇到暖冬的话,白天的气温可能就比这个温度要高。所以,春小麦一般会在长城以北的地方种植,主要是弥补冬季太冷种不了冬小麦而选择种植的,大概的种植时间为三月上中旬。

第二条,浅播浅施肥,合理密植

冬小麦播种深度为3-5厘米,春小麦的播种深度为3厘米,主要还是因为根系不发达的问题,另外,浅播更有利于快速出苗,加速生长。第一条所说的底肥,往往也是随着种子一起机播的,定耧施肥的深度大约在7-10厘米,这样的深度更有利于春小麦不发达的根系吸收利用,过深可能不利于增产。

前面也说了,春小麦分蘖能力弱,主要依靠主穗获取产量,所以,每亩地得有35万基本苗,才有望获得不错的产量,按照千粒重35克计算,播种量得超过10公斤,合适的播种量在15-17公斤为宜。冬小麦的行距为6寸(约18厘米),春小麦的播种量增加了,所以行距应该适当缩减,才可保证小麦植株不至于过度拥挤,合适的行距为15厘米左右。

第三条,肥水管理

如果底墒充足,可以从拔节期开始浇水;如果底墒不足,要从苗期(三叶一心期)就要浇水,确保分蘖期和穗分化能够顺利进行,浇水一次,追施尿素5-10公斤,根据苗情适当增减;前面也说了,拔节期是需肥高峰期,要结合浇水,追施10-15公斤尿素,第二个高峰期(抽穗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5-10公斤。一般也就浇水三次即可,但是要注意防倒伏,尤其是苗期如果旺长,要进行蹲苗。

第四条,一喷三防

除草、杀虫、防病,这都是常规操作了,不过多赘述。

春小麦的生长期短,产量相对较低,如果能够达到亩产400-500公斤,就是不错的了。

小麦高产技术要注意什么(四条措施助力实现高产)(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