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独居老伯(老伯与慢淋和平共处10年)

福州晚报讯 福州90岁的施老伯10年前查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10个月前才符合治疗指征并开始治疗他一直与“慢淋”和平共处,生活质量几乎未受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80岁独居老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80岁独居老伯(老伯与慢淋和平共处10年)

80岁独居老伯

福州晚报讯 福州90岁的施老伯10年前查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10个月前才符合治疗指征并开始治疗。他一直与“慢淋”和平共处,生活质量几乎未受影响。

近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的“慢淋”医患交流会上,施老伯精神矍铄,走路带风,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九旬老人,更不像大病患者。

施老伯回忆道,2011年,他在体检时发现血常规不正常,白细胞值超标。他辗转来到协和医院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患了“慢淋”。

“刚确诊时,我以为人生走到尽头了。可是,医生却说,‘慢淋’是一种像糖尿病、高血压那样可以长期控制的慢性病。我当时的病情只要先观察,连治疗都不需要。”施老伯笑着说。

随后的七八年,施老伯坚持每隔2至6个月到门诊随访,与他的主治医生——协和医院血液科的许贞书教授保持联系,遵医嘱并保持乐观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去年,施老伯稍微活动就气喘,白细胞值大幅升高,血红蛋白为正常范围最低值的一半。许教授叮嘱他赶快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化疗,我这么大年纪肯定受不了,于是想放弃治疗。”施老伯说,后来家人动员他选择靶向治疗。

目前,施老伯已服药半年多,白细胞值大幅下降,血红蛋白也正常了,且没有不适反应。

许教授介绍,“慢淋”是一种惰性白血病,多见于60岁至80岁的老年人。得了“慢淋”不用太紧张,此病早期往往只有血常规的数值变化,没有其他任何症状,也无须治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若一直不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未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或长时间不体检而延误了诊断,部分患者的病情或快速发展,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发烧、贫血、全身出血等症状。因此,“慢淋”需要长期管理。

(全文共723字)

作者:朱丹华

来源: 福州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