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被谁饿死的(南梁被灭70年内前后4次复国)

佛家曾云:“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佛门皇帝梁武帝自然明白其中奥妙。但他或许未曾想到,自己的子孙似乎也有芥子一般的无限生机。或者说,可能这位晚年怠于政事的皇帝自己都难以相信,梁政权竟然会几次被灭,而后又在子孙们的手中如春后野草一般“死而复生”。

梁武帝被谁饿死的(南梁被灭70年内前后4次复国)(1)

一、古老士族与新生王国

南朝齐中兴二年(502),南齐末代皇帝萧宝融“退位让贤”,将国家大权彻底转交给他人——接棒的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佛门皇帝”萧衍。

或许甫一出生,萧衍就注定了不会是个普通人:他来自南朝四大望族之一的兰陵萧氏,据说是西汉开国名相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他的家族与统治南齐的萧氏关系密切,两个家族同出一脉。幼年时,萧衍的父亲还在南齐先后任侍中、卫尉等要职……远有名望,近有关系,萧衍年长些便自然而然地同其他世家子弟一样进入政坛,踩着父辈的肩膀攀向更高的权力之峰。

梁武帝被谁饿死的(南梁被灭70年内前后4次复国)(2)

但与其他世家子弟不太一样的是,萧衍更聪慧,更机敏,更善于谋略,也更有野心。在经过早期的积累后,萧衍遇上了醉心享乐而无心国政的新帝萧昭业。有抱负的萧衍自然不甘于跟随萧昭业惶惶度日。恰巧辅政的萧鸾也这么认为。因而两人一拍即合,推翻了萧昭业的统治。萧鸾自立为帝,萧衍作为功臣获封建阳县男之爵,并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权臣。

萧鸾在位期间,萧衍深得重用,因而势力持续壮大。萧鸾辞世后,昏庸的萧宝卷即位。萧宝卷每失去一份民心,萧衍便多得一分支持——南齐永元三年(501),萧宝卷在萧衍的策划中失去帝位,萧宝融在萧衍的支持下继承皇位。次年,萧宝融又随萧衍之意上演了那出“退位让贤”,南齐便正式更名改姓。

二、侯景之乱与南梁复生

从入仕到称帝,萧衍简直就是世家子弟版的“隔壁家的孩子”。在建立南朝梁后,他也坚持早年的志向,宵衣旰食,认真处理政务。南梁那些为人称道的政策,譬如尊崇儒学、重视流民、奖励耕织、发展盛产,基本都施行于萧衍执政的早期。

可惜环境对人的影响终究还是巨大的。即便勤勉如萧衍,在当久了帝王以后也开始心生怠惰。加之他本人爱好出世的佛学,这位本该承担国之重任的帝王便数度躲入佛门,甚至闹出朝臣多次以国家财政赎回出家帝王的千古笑话……萧衍如此胡作非为,自然也让其他的野心家抓住了机会。归降南梁的侯景便是个中典型。

梁武帝被谁饿死的(南梁被灭70年内前后4次复国)(3)

侯景曾效力于东魏权臣高欢,后因与高欢之子高澄不和而投降西魏。但在西魏,掌权的宇文泰对他也多有忌惮。故而侯景最终以豫、洛等十三州为砝码扣响了南梁的大门。本来事情至此都还算正常,但随后萧衍为了与高澄讲和而意图将侯景遣送回东魏——侯景这下便找到了出兵台城(时为萧衍宫殿所在地)的借口。

说来也荒唐,侯景在太清二年(548)仅仅出动了八百兵力,便在投敌的萧衍之侄萧正德的帮助下攻入台城,进而通过挟持萧衍而掌握南梁大权。次年,八十六岁高龄的萧衍在软禁中辞世,而侯景的作乱却依旧未止。在侯景的操纵下,萧衍第三子萧纲即位,但很快就被侯景废除并杀害。

梁武帝被谁饿死的(南梁被灭70年内前后4次复国)(4)

帝王被弑,宫城易主,国土四分五裂,南梁由此迎来第一次灭亡。而侯景之乱以来诸宗室的拥兵自立,一方面助推了南梁的倾覆,一方面也使萧衍的第七子萧绛和第八子萧纪保留了一定的“复国”资本。

侯景太始二年(552),侯景之乱被王僧辩、陈霸先等率兵平定,萧绛即在江陵宣布复国。同时,受封于蜀地的萧纪也自立为帝,意图与兄长争夺正统。

梁武帝被谁饿死的(南梁被灭70年内前后4次复国)(5)

三、不屈复国与命运难改

局限于西南一隅的萧纪自然没能成功。可萧绛也着实不是善于治国理政的帝王。因为没能处理好同西魏的关系,复国后的南梁仅存活了不到四年便再度被灭。后在西魏的操纵下,萧绛之侄萧詧作为傀儡皇帝再建政权,即所谓的西梁(或称“后梁”)。

西梁之弱小,恰如芥子之于须弥。因而王僧辩、陈霸先等人完全没将其放在眼里。二人不承认西梁的正统性,另拥立萧绛第九子萧方智为梁王,并预备将其推上帝位。不料此时新兴的北齐也来掺了一脚:王僧辩迫于压力而拥立由北齐控制的萧衍之侄萧渊明为帝——兰陵萧氏的梁政权第四次复国。

不过陈霸先对萧渊明的即位并不满意。他出兵迫使萧渊明让位于萧方智——这便是陈霸先彻底消灭南梁以建立南朝陈的开端。再之后萧绛之孙萧庄、萧詧曾孙萧铣也曾短暂复国。但那“梁”早与萧衍的“梁”相去甚远。

梁武帝被谁饿死的(南梁被灭70年内前后4次复国)(6)

自萧衍代齐自立,至萧方智被废而南陈代梁,萧衍一家人共左右南方55年。其中萧衍一人做了47年皇帝。剩下的八年,萧绛、萧纪、萧詧、萧渊明和萧方智相继为帝,四次“复国”,却终究没能让南梁拥有野草般的生命力。“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萧衍深谙其中的道理又怎样?芥子虽能蕴藏世界,却终究还是脆弱的芥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