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3号线后通段何时开通(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燕 通讯员 丁岚 (董旭明摄)

杭州地铁集团官宣,6月10日(本周五)上午10点,杭州地铁3号线后通段将开通!

“终于能坐地铁去武林广场啦。”怀着对地铁的预期,六七年前周女士就在丁桥买了新房。

喜欢逛街又不会开车,她到市中心一般选择打车,一来一回就是上百元。“我以后就可以坐3号线直接到武林广场。”得知3号线后通段要通车,周女士很开心。

和周女士一样激动的人不少。

在钱江晚报官方微信后台,有粉丝留言——

我认为,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

杭州地铁3号线后通段何时开通(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1)

地铁3号线,是从杭州城西延伸向东北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这条线路跟1号线、2号线一样,是杭州地铁网的骨干线路。

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由主线和支线组成,主线起自文一西路站,止于星桥站;支线起自石马站,止于西溪湿地南站,线路全长约52公里。其中,星桥站至潮王路站作为首通段于今年2月21日率先通车。

后通段主要经过杭州市中心和城西区域,其中的主线起于文一西路站,止于潮王路站;支线起自石马站,止于西溪湿地南站,全线长31公里,设22座车站。

需要注意的是,武林门站本次不开通。杭州地铁解释,因为施工中遇到地下障碍物,所以预计这一站要推迟到7月底前开通;另外,创明路站这次也暂缓开通,是由于周边道路尚未建成。

杭州地铁3号线后通段何时开通(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2)

盛锐 制图

1】这5个特色站,值得来打卡

地铁3号线后通段的站内装修设计与首通段一脉相承,以“杭城记忆”为主题,通过文脉、传统、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采用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将这各个站点的文化历史碎片悉心整理、糅合出新。

后通段有5座特色站点,分别为黄龙洞站、花坞站、西溪湿地南站、留下站、屏峰站。昨天,小时新闻记者体验了几个站点。

黄龙洞站,就在曙光路上,C口与黄龙洞景区非常近,出来后转个弯就能进景区。站内风格清醒,站内空间一排排白色圆形立柱,构成连续的拱洞造型,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与西湖景区自然风格有机融合。

杭州地铁3号线后通段何时开通(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3)

杭州地铁3号线后通段何时开通(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4)

花坞站,站台层与黄龙洞站风格有些相似,蓝白基调。据介绍,在站厅层,抬头能见到一个“多彩浪漫”的穹顶,采用自由形态的流线型网格,透出五彩斑斓的灯光效果,有机弧形轮廓彰显花坞的浪漫与自由,拱型天空呼应美好的环境。

西溪湿地南站,特色也在顶部,圆形顶部造型周围有一圈蓝色灯带。地铁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将水潭造型吊顶和有机线条立柱组合,表现湿地水网密布的自然形态、强化站厅的开阔空间,打造出水墨湿韵的意境。

留下站,无论是站内立柱还是顶部都透着古朴,立柱用砖瓦的图装饰,顶部则是木饰装修。留下站强调千年古镇地域特色,将民居的白墙黑瓦引入墙面。

杭州地铁3号线后通段何时开通(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5)

杭州地铁3号线后通段何时开通(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6)

屏峰站因为周边高校集中,以校园文化为创作主题,空间中点缀明亮块面和中英文励志诗句,表达青春与学习的内涵。

2】武林广场出发,20分钟到西溪湿地,30分钟到小和山

很多人对3号线列车并不陌生,靓黄色的外形,采用AH型车型,最大载客量约2260人,最高运行速度80km/h。

杭州地铁3号线后通段何时开通(这是今天最好的消息)(7)

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客运二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邢海福介绍,3号线石马站至西溪湿地南站、文一西路站至西溪湿地南站行车间隔为8分钟,西溪湿地南站至星桥站行车间隔为4分钟。

文一西路站至星桥站,全程大约耗时76分钟;从3号线石马站至星桥站,全程大约耗时71分钟。

从武林广场出发,20分钟可以到达西溪湿地,30分钟到达小和山。

3】这条线路串起几大客流区块,出行多了便利选择

音音在杭州外国语学校读高一,家住在滨江4号线联庄附近。

“她住校,我一周要开车跑两趟接送,大概要四五十分钟。地铁3号线后通段的屏峰站离杭外不远,以后她就可以自己坐地铁来回了。”韩女士告诉记者,因为中间要换乘,在时间上坐地铁虽然并不占优势,但这样可以解放韩女士的时间,“我可以只送她过去,回来让她自己回来,多了一种选择。”

家住古荡一带,公司在信义坊边上的李先生对3号线非常期待。原本他上班是坐公交的,要转一趟车才能到,路上要预留1小时,如果碰上长时间等公交或路上堵车时,时间非常不好控制,容易迟到,就只能打车。

看了目前3号线的站点图,李先生说:“以后我就可以在古荡新村坐地铁到香积寺路下车,时间能节省10到15分钟吧。”

夏女士的出行轨迹跟李先生刚好相反,她家住清水公寓,公司在古墩路一带,“以后我就可以坐地铁去公司上班了,不需要自己开车了。”

地铁3号线自西向东,将一路串起未来科技城、武林广场等杭城大客流区块,沿途穿行西溪湿地公园、黄龙洞等热门景区。3号线后通段的开通将有效缓解主城区市民出行压力,有力加强城市西部余杭组团与主城区的联系,增强了未来科技城、小和山等居民区与杭州主城中心的联系。

新闻

杭州地铁4期建设规划报批已启动

地铁运营里程马上达450公里

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西湖周围随着旅游业发展而出现的客流高峰问题和城市拥堵问题,杭州很早就开始考虑用轨道交通来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了20多年的谋划、规划和立项,2005年7月,地铁一期建设规划项目——地铁1号线和2号线,共84公里获批。

随后2013年6月,地铁二期规划项目——地铁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和6号线一期,共106.6公里获批;2016年12月,三期规划项目——地铁1号线三期、3号线、4号线二期、5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共196.1公里获批;以及三期建设调整规划项目——杭州机场轨道快线和地铁3号线北延、5号线西延工程,共68.3公里于2018年11月获批,杭州地铁在顶层规划的指引下进入了大建设时期。

2012年11月24日,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如今,杭州地铁的蓬勃发展让大线网运营已初具规模,运营里程将达450公里,越来越多的线路直达家门口,随着新线路的加入,城市出行变成了地铁间的便利转换。今年,杭州将完成516公里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目标。

以西湖、钱江两岸为中心,城市四散生长,在杭州最主要的客流走廊、城市发展轴上,都已经出现杭州地铁的身影。它有效拉近杭州各个城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杭州东站、萧山国际机场枢纽的辐射范围,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逐步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

杭州地铁线网将越织越密,目前四期建设规划报批工作已启动,未来地铁发展有更加宏伟的蓝图。

轨道交通是一座城市快速发展和活力程度的标志。地铁成网后,改变的不仅是市民的出行方式,大家的出行理念也会随之改变。原本需要开车的距离,因为家门口、公司门口有了地铁站,可能就会选择更绿色更快捷的公共交通地铁出行。它的快速、便利使城市两点间的距离不再是用距离来衡量,而是用时间来计算,真正实现了“时空转换”。

而有地铁的地方就会有人,当更多的市民选择地铁出行,人流自然而然聚集到了地铁沿线的各区域,能促进沿线土地价值的提升和综合开发,带动地铁沿线的产业。当杭州遍布地铁站点时,各区域的发展也会越来越趋于平衡。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