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

绿色是大自然最常见的颜色,象征着生命与和平。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1)

但是,当绿色上升到审美象征的层面时,却并不怎么受人待见。《说文》:

东方闲色为绿,绿色青黄也。

一句话说明了绿色的“闲色”地位。

正五色在华夏文明中有了特殊的地位,这五种釉色的陶瓷也因祭祀之需,备受历代帝王重视。而正色为贵,闲色为贱,在唐代,绿袍是下级官员的朝服。白居易《忆微之》:

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2)

绿袍官服

元代,《元典章》规定:

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元人不懂正色闲色的规矩,但民间避讳青色,以其闲色代替,称“绿头巾”。明代,洪武三年下诏曰:

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

这也许就是如今令人尴尬的“绿帽子”的由来。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疫情的这几年,大家对红黄码避之不及,绿码成了“香饽饽”。在古陶瓷界,一直以来备受人推崇的红釉,帝王之色的黄釉,反而跟绿沾边的瓷器,一直混得不太好。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3)

清康熙八大码 2019年北京保利秋拍

成交价3507.5万元

现在把人们对颜色的重视投射到瓷器中去,不少人调侃,若是瓷中带“绿”,这身价不得翻个好几倍。说笑归说笑,那么绿釉在单色釉当中有那么不堪吗?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雍正时期少见的颜色釉瓷器——绿釉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4)

单色釉——绿釉

雍正时期的瓷器精莹纯全,胎质白润细腻,大器规整匀称,小器轻薄玲珑。

雍正时期除了烧制天蓝、黄釉、蓝釉、甜白、瓜绿、孔雀绿、金酱、茄皮紫等等的传统釉色外,还创烧了旧玉釉、木纹釉和秋葵绿釉。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5)

清雍正柠檬黄釉小碟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6)

清康熙款天蓝釉刻菊花纹长颈瓶

据景德镇制瓷人称,雍正一朝的瓷器,即便在制瓷技术已经大幅提升的现代,仿制也是极难的。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7)

清雍正霁蓝釉橄榄瓶

一方面当时用的泥料,现在已经几无可得,泥料不同,出品的气质也迥然相异。

另外,由于雍正的严谨和对艺术品的超高追求,愈来愈多的宫廷画家、烧瓷工匠纷纷参与其中。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8)

清代单色釉祭器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艺术博物馆藏

可谓举一国之力,集最精粹的人才,才创造了被人称为巅峰的审美奇迹。

明清时期的绿釉瓷器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水平,在明代占主导地位的绿釉是——孔雀绿釉。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9)

等到了康熙时期,绿釉的烧制又达到了一个更为鼎盛的状态,色调愈加丰富,比较著名的就有苹果绿和瓜皮绿。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10)

清康熙瓜皮绿釉暗刻云龙纹碗

成交价3,680,000港币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11)

清康熙苹果绿釉梅瓶

成交价32,450英镑

传统的绿釉,多有深淡之别,雍正时期新创的一种淡绿釉,在色谱上近似淡黄中偏绿,犹如秋葵或绿松石之色,因此称「秋葵绿釉」、还有“松石绿”或“西湖水”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12)

清雍正 秋葵绿釉花瓣式碗一对

成交价:HKD 3,160,000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13)

清雍正 淡绿彩葵式碗

成交价7480,000 HKD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14)

清雍正绿釉杯

成交价3,875,000 HKD

以碗、盘及小件器为多见,偶有以仿青铜器纹为装饰,大多是官窑器,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

松石绿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因发色与绿松石相似而得名。

松石绿釉的釉质非常莹润,是雍正时期比较名贵的瓷器品种。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15)

清雍正绿釉杯 | 台北故宫藏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16)

清雍正绿釉八宝盘

此种釉在清朝雍正时创烧成功,乾隆时期流行。

雍正御窑精品瓷器(雍正御窑精品瓷器带点)(17)

END

在中国陶瓷的颜色釉队伍中,绿釉可能是最低调的一个。它自汉代延绵至清末,虽然从未站上“C”位,却也不曾缺席一朝一代。也许,华夏祖先看待绿色的目光,注定了绿釉平淡无奇的命运。但正是这种没有审美加成、没有皇权促进的沿革史,为我们呈现了一段更加真实的手工业发展历程,进而映射出封建皇权对瓷业促进与禁锢的一体两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