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韦州明王陵(南宁曾走出一个司马)

广西韦州明王陵(南宁曾走出一个司马)(1)

提及司马这种官名,有点文化常识的人脑海里马上想到白居易和柳宗元。

隋唐时代,刺史是一州的行政长官,下属官员有别驾(随刺史出巡,但不能同驾,故名),而司马的地位还在别驾之下,可见是个芝麻绿豆的官。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司马无足轻重,原本可以无所事事,偏偏有的司马不愿意,经常搞点事情。比如,唐朝就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司马,倒不是因为他们官大,而是他们的文才,一位叫白居易,一位叫柳宗元。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曾经在浔阳江头与一名歌伎相遇,惺惺相惜之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琵琶行》,至今为人吟诵。

至于柳宗元,此公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下了令后人咏叹的《永州八记》,其中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犹在耳边响。

而这位邕州(今南宁)的司马吕仁,跟柳宗元和白居易相比,文才或许不如,却做出了一项堪称伟大的贡献——修筑南湖。

广西韦州明王陵(南宁曾走出一个司马)(2)

据史载,吕仁担任邕州司马时,邕江每发大水,都会倒灌进埌边和麻村一带。期间民房坍塌,田地被淹,民众无家可归,颗粒无收。

公元710年到711年(唐景云年间),吕仁组织当地民众挖渠分流,筑堤防洪,把埌东和埌西的河道与邕江分开,防止江水上升时倒灌入旧河道而成灾。

渐渐的,埌东、埌西的古河道便变成了狭长的一泓碧水,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南湖。

至今,南湖已成为南宁人最喜欢去溜达的景点之一,而外来人到南宁,徜徉南湖也是必选动作。

人们如今逛南湖,饱览湖光山色时,不应该忘记1000多年前那位叫吕仁的司马。

美中不足的是,吕仁这样的好官却可能因为官职太小而被史学家忽略,以至于史书上寥寥数语,语焉不详。

广西韦州明王陵(南宁曾走出一个司马)(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