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如何计算发放的(个人养老金的帐到底怎么算)

2022年12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开展商业养老金试点的通知,也就是最近被各大银行可谓“铺天盖地”进行推广的“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如何计算发放的(个人养老金的帐到底怎么算)(1)

银保监会关于个人养老金的通知

账户的开通方法非常简单,在各大手机银行APP里搜索“个人养老金”就可以找到对应入口,按照提示操作,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个人养老金如何计算发放的(个人养老金的帐到底怎么算)(2)

某银行APP截图(特殊时期没有彩图)

办理方便只能算是门槛“亲民”,在宣传中,“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在于——红包、精选理财和减税。

但从目前的舆论来看,大家对个人养老金的态度并不积极,认为并不划算,但是再往下深究,却鲜有人真正动笔算算个人养老金的帐。

红包的帐

在办理个人养老金之后,开户银行会赠送几十至几百元的红包。

这笔钱是一次性的,所以十分好算,甚至可以说没有算的必要。

个人养老金每年最多可以缴纳12000元,以35岁起算,至60岁退休,整个资金封闭期将达到25年。在这25年里,资金只进不出。对于银行来说,相当于是一项超长封闭期的定投业务,这么优质的业务要是仅靠几十至几百块钱的红包就能撬动,那银行的生意实在是太好做了。

精选理财的帐

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可以用于购买指定的理财产品,并且声称都是经过筛选的,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

听起来还不错,但是,并不承诺保本,并且目前可选的理财产品并不多。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承诺保本或者保证收益率,那我们直接买理财产品不是一样吗?为什么要把一笔资金封闭起来,在选择大大减少的理财产品中选择投资对象呢?

所以,个人养老金里的理财之所以难以产生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既不能保证收益,又封闭了业主的资金,同时还降低了投资选择的范围和产品。

对于稍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说,都不可能产生任何吸引力,只会让人敬而远之。

减税的帐

其实,前面说的两项只是个人养老金的添头,减税才是个人养老金最大的筹码。

“最多能减5400元。”

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宣传,但是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我们看一下目前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

个人养老金如何计算发放的(个人养老金的帐到底怎么算)(3)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当收入超过96万的时候,税率达到了45%。

12000*45%=5400(元)

但是,全国有多少人的年收入可以达到96万以上呢?或者说有多少普通人的年收入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呢?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数据,北京市年平均工资约为12.75万。

个人养老金如何计算发放的(个人养老金的帐到底怎么算)(4)

北京市年平均工资情况

这种情况下,个人养老金的节税额为:

12000*10%=1200(元)

看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这相当于产生了10%的收益,也很不错啊!

但实际上,这笔账算错了。

个人养老金存入账户时确实不用交税,但是取出时需要缴纳3%的税,这一点在很多宣传中都会被一笔带过,或者压根不提。

如此一来,收益率就从10%降到了7%。

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错误,最大的错误还是忽略了时间。

脱离时间谈投资收益率是没有意义的,投资一年获得10%的收益与投资十年获得10%的收益怎么可能是一样的?

而个人养老金因为减税获得的收益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缴纳的当年有收益,第二年就没有了,所以个人养老金因减税而带来的收益率是平摊到退休那一年的。

个人养老金的收益率到底是多少?

我们仍以上面提到的例子进行估算。

35岁起投,至60岁退休为例,时间总计25年,每年投入12000元。不考虑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中购买理财的收益,仅计算减税带来的收益。

第1年投入资金的年收益率=7%/25=0.28%

第2年投入资金的年收益率=7%/24=0.29%;

..

..

第24年投入资金的年收益率=7%/2=3.5%

第25年投入资金的年收益率=7%/1=7%

作成曲线图会更加直观。

个人养老金如何计算发放的(个人养老金的帐到底怎么算)(5)

不同年龄缴纳的个人养老金年收益率曲线图

可以看出来,如果一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为10%,那么在整个个人养老金缴纳过程中,减税部分的收益经过年化都是极低的。只有在最后两年的收益率可以分别达到3.5%和7%。

所以,现在网上关于个人养老金收益的两大主流舆论都是错的。

1、收益很高——不对,因为没有考虑时间因素;

2、收益很低——不对,因为靠近退休的几年(工资越高收益率高的年份越多)的收益率不算低。

到底应该怎么存个人养老金

如果看明白了上面说的个人养老金的帐,就该明白怎么薅羊毛了,总结起来就一句:

年轻的时候别存,该怎么理财就怎么理财;

退休之前的几年算好收益率就可以考虑通过存个人养老金减税了!(如果收益率能到3.5%其实就不错了)

个人养老金应该还有很大的变数

个人养老金的推出本质上就是为了解决在老龄化和人口结构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养老问题。

通俗来说就是挣钱的人越来越少,花钱的人越来越多,国家的养老金“大池子”已经开始见底了,入不敷出的局面基本无法扭转了。因此不得不尝试更多的资金来源。

但是目前的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吸引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收益低、理财产品选择少、理财不保本,就已经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了,再加上超长周期带来的极大不确定性,自然会让大多数人敬而远之。

国家养老金的问题却是一定要解决的,如果政府仍希望让个人养老金成为“三大支柱”之一的话,就必须下大力气加大个人养老金的优惠力度,或者绑定其他福利(比如汽车摇号增加概率、增加落户积分等),以此增加吸引力。

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个人养老金很可能不是个人养老金的最终形态,未来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变数,让我们静观其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