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想念家乡的美食文案(走去看看校内小菜园)

在学校想念家乡的美食文案(走去看看校内小菜园)(1)

“大家都听过‘春华秋实’,今天呢,我们教的是‘冬华夏实’的事。”日前,吴桥中心小学蔬果大棚里,校长杨志带着红领巾农场社团的孩子们,进行冬小麦育种对比实验。像吴桥中心小学这样,在校园建设小菜园的小学,全区还有30多所。

地面不够楼顶拓展

多所小学建起小菜园

在学校想念家乡的美食文案(走去看看校内小菜园)(2)

11月6日,龙川小学教育集团引江水韵劳动实践园开园,至此,全区小学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实现全覆盖。

由于校园面积有限,引江水韵劳动实践园建在校行政办公楼顶上,师生们称为“空中实践园”。记者看到,园内安装了雨水采集系统,用于农作物灌溉。校长潘湘云介绍,上半年,学校启动劳动实践园建设,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Logo和名称征集活动,“开园当日起,小菜园就交给学生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化,区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思考怎样让学生走出课堂,跳出书本,感受“活”教育。区教育局初教科科长赵建昌告诉记者,我区于2019年启动小学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全区48所小学及区特殊教育学校,都建成了校内劳动实践基地,30余所学校充分利用场地,开辟小菜园。

在学校想念家乡的美食文案(走去看看校内小菜园)(3)

区实验小学老校区也有一个空中菜园。今年暑期,学校对老校区综合楼三楼楼顶进行改造,增设安全设施后,开发出300多平方米的空中菜园。

校长周明亮介绍,2018年开始,实验小学尝试敞开校门办劳动教育,依托校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到乡土田头,亲历劳作。去年,学校正式把“乡土田园”作为劳动教育的主线和突破口,在新校区建成第一块种植园,开辟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级一个开心农场,定期组织学生劳动实践。

在学校想念家乡的美食文案(走去看看校内小菜园)(4)

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在劳动中收获许多“硬道理”

在学校想念家乡的美食文案(走去看看校内小菜园)(5)

全区小学全面强化劳动教育,尽管有些菜园面积很小,教育价值却很大,不仅为学生增添了生活的乐趣,还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大家从自然中获得知识,感受植物生长的奇妙。

红领巾农场是吴桥中心小学德育课程基地,农场于2018年建成,约600平方米,校长杨志介绍,“低年级学生主要走进农场观察,中年级参与播种,高年级做些研究实验。”班级分工协作,锄头怎么拿、怎么挑水,看似简单,要做好,处处是学问。

农场内的作物种类很多,有葡萄、无花果、草莓等,也有些应季的蔬菜。收获季来临,同学们收花生、摘大豆,在劳动中体验收获的快乐。

为方便孩子们对照研究,吴桥中心小学今年菜园又搭建了保温棚。“覆土的时候要把土打碎,不要盖得太厚。”“铁锹铲不动的时候,可以用脚蹬一下。”大棚内,杨志手把手教孩子们往保温箱内填土、播种、覆土和浇水。孩子们还在棚外播种,进行对照实验。

进修附小六年级学生朱梓颜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里除草、翻地、浇水,忙得不亦乐乎。“通过劳动,我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看着苗圃里的绿油油蔬菜,她开心极了。

赵建昌告诉记者,孩子们在菜园里劳作,亲身体验“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珍惜粮食的道理,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真正弄懂。

从小菜园到烹饪课

在“有滋味”中培养动手能力

“安全用好刀具,逐渐添加面粉,控制好火候,正反都要煎熟……”12月3日下午,区实验小学老校区五(17)班的这堂课别开生面:孩子们用亲手种植的豌豆苗,制作豌豆饼。

今年,学校在空中菜园旁设了一间劳技教室、一间烹饪教室,布置了一个“农耕文化馆”,成为劳动实践基地。在劳技教室,班主任虞菊香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豌豆饼的制作步骤。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进入烹饪室,洗菜、切菜、敲入鸡蛋、和面、煎饼……尽管开始有些忙乱,但孩子们很快熟悉了环节,掌握了方法。嗨,一块块香喷喷的豌豆饼还真像模像样地出锅了!

在学校想念家乡的美食文案(走去看看校内小菜园)(6)

在学校想念家乡的美食文案(走去看看校内小菜园)(7)

据介绍,各小学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都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思路,利用好校园边角地,除了蔬菜种植、瓜果培育的“小菜园”外,还有烹饪、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科技创造、超市经营、动物养殖等多种类型,这些也合孩子的胃口。

与此同时,区教育局在曹王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增设了烹饪、洗涤、种植等拓展性内容,全区学生轮流参训,为对学生进行有成效的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补充。

劳动教育的“田园味”,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一道不可多得的营养餐。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融媒记者 朱嘉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