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

十六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间点,特别是女孩子,被称为“十六岁的花季”,即人生如花的季节。古诗词中,也很喜欢描写这个时间段的女孩,而十六岁又有很多别称,最常见的是“破瓜”之年,其次是年方“二八”。

1. 破瓜

“破瓜”这个词,出现很早,是从书法“魏碑”中的“瓜”而来,“魏碑”中的“瓜”,拆开就是两个八字,即“二八一十六”的意思。所以,“破瓜”就是十六的意思。从字面意思上说,它很中性,既没有褒义,也没有贬义。但在诗词中使用“破瓜”的场合,往往是在香艳和不庄重的场合,这恐怕就是到了明清以后,“破瓜”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的原因。

比如,宋代词人向子湮的这首《浣溪沙·曾是襄王梦里仙》:

曾是襄王梦里仙。娇痴恰恰破瓜年。

芳心已解品朱弦。

浅浅笑时双靥媚,盈盈立处绿云偏。

称人心是尽人怜。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1)

娇痴恰恰破瓜年。芳心已解品朱弦

“曾是襄王梦里仙。娇痴恰恰破瓜年。芳心已解品朱弦”,“曾是襄王梦里仙”,引用了“楚襄王巫山云雨”的典故,因为楚襄王巫山云雨的对象,不是他的妻妾,所以这个典故一般预示着女孩是歌姬一类的人物。她曾经是我梦中的情人,恰恰芳年二八,特别娇痴;更为可贵的是,她已经对音乐有了相当的理解。

“浅浅笑时双靥媚,盈盈立处绿云偏。称人心是尽人怜”,她浅浅一笑时,双靥特别妩媚,她俏生生的、笑语盈盈地站立着,头发稍稍地有些偏了。她最称人心事,让人怜爱不已。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位歌姬,但词人遮遮掩掩,没有明说。这首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赠妓人王福娘》就更直接了:

彩翠仙衣红玉肤,轻盈年在破瓜初。

霞杯醉劝刘郎赌,云髻慵邀阿母梳。

不怕寒侵缘带宝,每忧风举倩持裾。

谩图西子晨妆样,西子元来未得如。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2)

彩翠仙衣红玉肤,轻盈年在破瓜初

“彩翠仙衣红玉肤,轻盈年在破瓜初”,她身穿一身彩绿色的衣裳,仙衣飘飘,玉一般的肌肤,白里透红;她体态轻盈,刚刚满十六岁的年龄。“霞杯醉劝刘郎赌,云髻慵邀阿母梳”,这里引用的“刘阮遇仙”的典故,把女孩比作仙子。

把女孩比作仙子还不够,“谩图西子晨妆样,西子元来未得如”,不要说,图画中的西施晨妆的样子,就是西施本人也比不上她。这已经把女孩夸上天际了,在天上是仙子,在地上,就连西施也不如。

清代诗人董俞在《望江南·江南好》中写道:

江南好,烟景媚晴川。

柳絮淡云寒食节,杏花香雨夹衣天。

肠断画桥边。

初相见,碧玉破瓜年。

半饷幽欢疑梦里,几番私语避人前。

娇小最堪怜。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3)

初相见,碧玉破瓜年

又是一个比较隐晦的描写歌妓的词,第一句,“江南好,烟景媚晴川”,一个“媚”字,在映射要描写的对象。江南好啊!无论是烟雾蒙蒙的景色,还是晴川历历,都很媚人。“柳絮淡云寒食节,杏花香雨夹衣天。肠断画桥边”,我在柳絮纷飞、淡云脉脉的寒食节,在杏花带香雨,身穿夹衣的天气里,我正在画桥边愁容满面的时候,遇见了她。

“初相见,碧玉破瓜年”,初次相见的时候,她像小家碧玉一样,正是年方二八。“半饷幽欢疑梦里,几番私语避人前”,我们幽会了半饷的时间,现在想来,就像是在梦里;后面又几次在人前避人私语,让我难忘。“娇小最堪怜”,在一群美女中,她最娇小,最让人怜爱。

宋代词人贺铸在《南乡子·秋半雨凉天》中写道:

秋半雨凉天。望後清蟾未破圆。

二十四桥游冶处,留连。

携手娇饶步步莲。

眉宇有馀妍。初破瓜时正妙年。

玉局弹棋无限意,缠绵。

肠断吴蚕两处眠。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4)

眉宇有馀妍。初破瓜时正妙年

“秋半雨凉天。望後清蟾未破圆”,和她相见的时候,是在秋天过去一半,雨后天凉;晚上,月亮还是团圆的时候。“二十四桥游冶处,留连。携手娇饶步步莲”,我们一起在扬州二十四桥流连忘返,我们一起携手,她步步生莲。

“眉宇有馀妍。初破瓜时正妙年”,她的眉间,总是剩余着妍态,她正当妙年,年方二八。“玉局弹棋无限意,缠绵”,我们在下棋对弈的时候,她举手之间充满了无限的情义,让人缠绵不已。“肠断吴蚕两处眠”,可惜现在,我们在吴苏两处不眠,思念让人断肠。

我们再来看看宋代词人谢薖的这首《江城子·破瓜年纪柳腰身》:

破瓜年纪柳腰身。懒精神。带羞瞋。

手把江梅,冰雪斗清新。

不向鸦儿飞处著,留乞与,眼中人。

水精船里酒粼粼。皱香茵。驻行云。

舞罢歌余,花困不胜春。

问著些儿心底事,才靥笑,又眉颦。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5)

破瓜年纪柳腰身。懒精神。带羞瞋

“破瓜年纪柳腰身。懒精神。带羞瞋”,我们见到她,她正是年方二八,杨柳一样的腰身,慵懒慵懒的,还带着羞瞋。“手把江梅,冰雪斗清新”,她手拿着梅花,和冰雪争奇斗妍。

“舞罢歌余,花困不胜春”,这句点出了歌妓的身份,她跳完舞、唱完歌后,有些累了,就像花儿困了,不能胜任在春天里争奇斗艳一样。“问著些儿心底事,才靥笑,又眉颦”,问她有啥心事,她才刚刚勉强的笑容,又变成皱眉了。

2. 二八

相对于“破瓜”的香艳,“二八”就要严肃得多,“二八”多用在“闺怨诗”中,场合就严肃得多。唐代诗人顾况在《悲歌·何处春风吹晓幕》中写道: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渌水通朱阁。

美人二八面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6)

美人二八面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

“美人二八面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年方二八得美女,面容如花一样娇艳,却在春风中哭泣,因为她在伤心春归了,春花落了。

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房伤春诗”,整首诗浅显易懂。

元代诗人贡性之在《暮春·吴娃二八正娇容》中写道:

吴娃二八正娇容,斗草寻花趁暖风。

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间在月明中。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7)

吴娃二八正娇容,日暮归来春困重

“吴娃二八正娇容,斗草寻花趁暖风”,吴地的女孩,年方二八,正是容颜娇艳的时候,现在是清明时节,她忙着斗草游戏,趁着暖风,寻草寻花。“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间在月明中”,到了晚上回来,忙了一天,她又困又累,早早休息了;让院子里的秋千闲了,在明月的照耀下,忽明忽暗。

一句话,十六岁的花季,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节。

宋代诗僧志南在《举狗子无佛性话颂》中写道:

二八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8)

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二八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年方二八的佳人,今天迟迟没有开始刺绣工作;紫荆花下的黄鹂在婉转歌唱。“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当你停止刺绣的时候,当她不说话的时候,她充满了无限的伤感,有伤春的感觉,还有……

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相逢行·妾年初二八》很有意思,我们可以把它和“汉乐府诗”,《陌上桑》对照起来看: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

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

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

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

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9)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我今年刚刚年方二八,家住在洛桥头。让我们想起《陌上桑》的开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使君何必通过假借探问来搭讪我,我的夫婿是皇上后宫的主管官。“大长秋”,是中国古代内侍职官之一,主要由宦官担任,是负责皇后宫中事务的主要职官。这让我们想起《陌上桑》中的“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和《陌上桑》,这首《相逢行·妾年初二八》,除了描写女子年方二八的妙年,就没有其他的描述,但从“使君何假问”这句可以看出,这个女孩一定是非常漂亮的。

3. 十六

跟“年方二八”比起来,“芳年十六”就要更加正规一些,使用在更加庄重的场合。大诗人白居易在朋友女儿成人礼上作诗纪念,写了这首《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

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

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

回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10)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

这首诗写得相当通俗易懂,“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开篇就夸人家小姑娘,小姑娘今年芳年一十六,生得是身影绰约,像小天仙一样。“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她就像姑山五老峰上的白雪一般纯洁,又像瑶池里一朵莲花一样高贵优雅。“晚院花留立,春窗月伴眠”,晚上,院子里的花为了她亭亭玉立不愿凋谢;春天的窗外,一轮弯月静静地安抚她睡觉。“回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她回眸一看,像是有话要说,但因为母亲在身旁,所以最终没有说话。

一句,“回眸虽欲语,阿母在傍边”,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青春期少女的心理活动,美好又可爱,惹人遐思。

金元时期的北方文坛盟主元好问的这首《点绛唇·十六芳年》,虽然是写给歌女的,但写得非常严肃,没有半点香艳的意思:

十六芳年,锦儿娇小琼儿秀。

海棠红皱。恰到愁时候。

天上歌声,未省人间有。休回首。

渭城烟柳。肠断离亭酒。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11)

十六芳年,锦儿娇小琼儿秀

“十六芳年,锦儿娇小琼儿秀”,两个女孩都是十六芳年,一个叫“锦儿”,比较娇小,一个叫“琼儿”,比较秀气。“海棠红皱。恰到愁时候”,两人正像海棠花开红皱的时候,恰恰道了多愁善感的年龄。

“天上歌声,未省人间有”,她们的歌声,是人间未曾听过的,只有天上才有。 “休回首。渭城烟柳。肠断离亭酒”,往事不堪回首,当年在充满了烟柳的渭城,我们喝了离亭酒,从此分手,至今仍然断肠。

唐代诗人施肩吾在《效古词·莫愁新得年十六》中写道:

莫愁新得年十六,如蛾双眉长带绿。

初学箜篌四五人,莫愁独自声前足。

十二首融入春光的诗词(十二首诗词中的)(12)

莫愁新得年十六,如蛾双眉长带绿

这首诗描写的应该也是一个歌妓,但也写得比较庄重。“莫愁新得年十六,如蛾双眉长带绿”。在这个新年里,莫愁刚好年芳十六,双眉如同蚕蛾细长而弯曲的触须,并且长年化妆成绿色。“初学箜篌四五人,莫愁独自声前足”,在一起初学箜篌的有四到五个人,莫愁是其中最好的,通常是她们的领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