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华佗,演义中的以及历史上的。

谈到华佗这个人,想必不少朋友的第一印象便是《三国演义》中那个给关羽“刮骨疗毒”、为曹操诊治“风涎头疾”的神医,笔者今天闲来无事翻开《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又回顾了神医身死的段落,不禁联想到一个问题:

在历史上,曹操为什么非要杀死华佗不可呢?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1)

(本文图片为剧照)

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当中真真假假我们不可考究,所以一切说法都只能根据现存的权威史料和资料进行推断和了解,所以,在搞清楚“曹操为什么非要斩杀华佗”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弄明白另一个问题:

华佗究竟是怎么死的?华佗真是曹操杀的吗?

按照《三国演义》中广为流传的说法,华佗是前去为曹操治头疼病,医术高超的华佗诊断出曹操脑中有一“风涎”是为疼痛本源,随即提出“以利斧破开脑袋,取出风涎”便能药到病除,但曹操生性多疑我们都知道,听完这话后曹操以为华佗有不轨之心想取其性命,于是大怒,随即命人将华佗关押起来,后将华佗杀死。

或许有人不理解,风涎是什么?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2)

古时候的“风涎”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肿瘤,也就是说华佗认为曹操脑中有一个肿瘤,想要根治必须要进行开颅手术,这番言论却让曹操认为华佗想要害他性命,因此遭遇了飞来横祸。

唐朝时期的唐高宗李治就患有头疼病,严重的时候头晕目眩,目不能视,甚至因为头疼的毛病不能掌权从而让武后逐渐操持政务,可见古时候的人头疼病犯起来是没有什么有效手段可以缓解的。

我们都知道,人身上有病痛时脾气都会比较大,如果曹操因为头疼病犯了怒气上来了,加上他那多疑的性格,会做出杀死华佗的行径也不是没可能,那么,历史上的华佗真是因为这番言论才被杀的吗?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3)

《三国志·华佗传》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华佗是被曹操直接下令杀死的,一种说华佗是被曹操拷打而死于牢狱中,原文是“遂考竟佗”,可见“华佗死于曹操之手”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关于第二种说法,有人曾提出过疑惑:华佗为什么会被拷打致死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与演义的出入了。

根据《后汉书·华佗传》的收录以及《三国志》中陈寿的明确记载,可以得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华佗在为曹操诊病期间,因为长期离家,对家乡和家中妻子倍感思念,所以在曹操的症状有所缓解后,便请求曹操允准自己回家乡探望妻儿,以缓解思乡之情,同时华佗还表明自己要回家乡找给曹操治病的方子。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4)

曹操见华佗思念家乡,想着反正现在自己头疼症状也有所缓解,成全对方一个小要求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便同意了华佗的要求——其实曹操也希望华佗能回家乡找到有用的方子,可曹操没想到,华佗这一走就不想回来了。

华佗回家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多次推脱回到曹操身边为其诊病,起初华佗多次要求延长归期,曹操以为华佗家中有事耽搁了也就没多想,任他去了,可后来曹操需要华佗的时候华佗仍旧推辞不愿回来。

曹操不理解:华佗这是要干什么?

约定的假期时间已经超了,加之担心自己的病况,曹操便亲自写信询问情况,可华佗仍然秉持先前的态度,曹操下令让郡县官员让他离开,华佗也不愿离开,并在此时宣称自己的妻子生病了需要照顾。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5)

曹操在得知消息后作何感想我们不知道,但在《三国志》中记载了曹操听到消息后的态度:他派人前去找寻华佗慰问——名为慰问,实为调查,他的本意是“如果华佗的妻子真的病痛缠身,那自己可以理解,并且还让人赏赐小豆四十斛以作慰问,可如果调查发现华佗所言是假,那就第一时间抓回来”。

官员们经过调查,发现华佗的妻子并未有什么顽疾缠身,顿时明白华佗在欺骗曹操,于是将华佗押回了许昌,关押起来等候曹操的命令。

曹操奸雄之姿在《三国演义》里跃然纸上,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曹操如果抓回欺骗自己的华佗,定然会将他关押起来,甚至千刀万剐折磨他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才会有华佗在狱中被拷打致死的说法,可这种说法真的可信吗?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6)

根据资料记载的“考验首服”,可得知当时华佗被逮捕后立马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当时华佗被判了两项罪名:“大不敬”和“不从征”,即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

曹操行事虽然狠辣果断,但公事上向来都是依法行事,而他给华佗定的罪也是依照汉律,对汉朝历史熟悉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汉朝的法律是萧何借鉴了秦朝的法律条款变化而来的。

秦法有多严苛想必不用多说,单看“商鞅变法”的主人公商鞅,最后尸身被运到咸阳进行车裂之刑,全家也被杀,就知道衍化后的汉律多么严苛了,但凡犯了大错动不动就是死刑,而华佗被关押前就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说明他明白自己犯的罪行的严重性。

华佗都已经认罪了,按照当时的法律注定不会被轻易放过,曹操又何必再派人对其施以刑法?

仅仅是为了泄一己私愤,便不顾国家法律和政治影响,这不符合曹操强调重视法律的特点。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7)

所以,《华佗传》中第二种说法中的“遂考竟佗”的意思应该是审讯判罪的意思,结合书中两种说法来看:

华佗应该是被抓捕后按照法律判刑,最后被下令依法斩杀的。

华佗被斩杀前,曹操手下的荀彧因为欣赏华佗的妙手之才,曾经公开为华佗求情,表示留下此人将来肯定能有大用,不仅能缓解曹操的头疼病,还能为百姓造福,但曹操说什么也不肯放他一马。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中曾说过曹冲去世后,曹操悲叹道:杀了华佗实不应该,不然这孩子也不可能白白去世,由此可见曹操后来确实后悔杀华佗了,难道他就没有预料到有一医者在身边,将来有需要的时候也能排上用场?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8)

我觉得以曹操缜密的性格,不可能料不到这一点,加上他自己也有头疾,如果以后头疼了难保会想起华佗,那么我们回到之前的问题:

当时是什么原因逼得曹操非要杀了华佗,连荀彧求情都没用呢?

根据现有的正史资料记载,笔者总结出了华佗死于曹操之手的几个重要原因。

一、华佗公然违反法律,曹操的政治权威被否定

前面我们提过,华佗触犯了“欺君之罪”(虽然曹操当时并未称帝,但天下局势将定,曹操认为自己距离称帝不远,所以他本人以此罪定性华佗所为)和“不从征罪”,不仅欺骗曹操还不听征召。

《世说新语·政事第三》当中《陈仲弓为太丘长》一文,就是说有个小官吏也是以母亲患病为由求假,后来被发现后陈仲弓要求狱吏处死他,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为“诈疾病”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9)

在陈仲弓看来,“诈疾病”的性质十分恶劣,因为欺骗君主是为不忠,诅咒母亲患病是为不孝,不忠不孝之人的罪行不可饶恕;而在东汉末年,这两项罪行放在当时也是要杀头的,最高量刑是死刑,所以按照法律的角度而言,曹操的命令和做法没毛病。

更重要的是,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平定北方手握大权,虽然没有真正称帝,但手里有实权的感觉让曹操有些“飘”了,而华佗公然违抗曹操的命令,让曹操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后来发现华佗欺骗自己,更是当着所有人打自己的脸,不仅伤了自尊,还公然挑战自己的权威,所以曹操才会依照汉律杀死华佗。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10)

二、华佗没背景没地位,更没了利用价值

据记载,曹操下令处死华佗时,荀彧曾求情保他一命,曹操则以“鼠辈”直呼华佗,看起来非常不屑和轻蔑,实际上这也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有关。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有记载表明,当时的医生被称为“方技”,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医生地位不算高,华加之华佗本人没有什么可依靠的社会背景,只是一个在野医生,所以曹操可以不用顾及其他,完全可以依法处死他。

除此之外,在当时的曹操看来,华佗宁愿躲回家乡不愿意给自己治病,明明有能力治好头疾但是就是不治,所以当下他已经是个无用之人了,虽然后来心有悔悟,但一句“鼠辈”尽显“曹操认为华佗无用”之感,所以结合华佗的态度和身份地位来看,曹操决定杀了他也不意外了。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11)

不过说到这里有人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华佗“不从征”是觉得曹操病太重了,自己没把握治好,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曹操有头疾这一点在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在这里不做深究,只是如果华佗真要做开颅手术的话,危险系数确实很大:那时候的开颅技术尚不成熟,即便是“以酒服麻沸散”,麻醉的分量该用多少?开颅后止血、感染处理来得及吗?开颅后的缝合也是个问题,加之开颅手术这东西本来就容易出意外,放到现在风险都很大了,如果华佗真的有所担忧也是情有可原,但他“不从征”也确实是让曹操抓到了要害,公事公办,论谁都挑不出错来。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12)

三、华佗的性格和曹操的私心

客观来讲,华佗最后的遭遇也和他的性格有一定关系,关于华佗的性格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有明确描述:

“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

这段话大致意思是说:华佗性格中存在古怪的地方,而且很不得意,也不满意自己从事的医学行业。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13)

《三国志·华佗传》中也说过,华佗原本受儒家思想影响,是个读书人,但后来从了医,在走上医学道路后也会懊悔。

他在懊悔什么呢?

这一点我们不知道,但根据曹操本人所言,说“华佗说我这病要很长时间才能治好,这个小人故意拖延我的病情,想借此抬高自己身价”,由此可见曹操认为华佗在待价而沽,并且言语间隐隐有以病情要挟自己给他名利的意思。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华佗诊断了曹操的病症后,说话很直接,他告诉曹操“这病很难根治,需要我经常给你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延长你的寿命”。

作为患者的曹操听到这话后会怎么想?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14)

想要治好头疼病,曹操肯定要将华佗奉为座上宾了,可是后来华佗又说要给曹操方子,又说要回家看妻子,后来又骗曹操说自己妻子患病,这一下原本不大的问题直接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别人即便想给他开脱也找不到借口,毕竟法律的空子没法钻啊。

曹操一向多疑,华佗又欺骗曹操,也难怪曹操会觉得华佗是在待价而沽了。

曹操是这么想的,但华佗本人是否真的这样想我们不得而知,只能说,当时的医生的地位确实低下,如果华佗有什么想要获取功名利禄的想法,人嘛难免生出七情六欲,大家都是凡人有世俗之心也可以理解。

可惜,在封建社会欺瞒上级就是重罪,华佗身死也确实太可惜,其实说到底华佗也算是死于“医患纠纷”,这不禁也让我想到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15)

如果华佗没有欺骗曹操,曹操也就不至于要公事公办了,说不定还能得个善终的结果;如果曹操一开始好好安抚华佗,说不定也能让华佗安心事主,仓舒或许也就不会病逝,只能说历史没有如果,一切已成定局。

华佗的一生做出了巨大贡献,客观来说华佗死得确实可惜,曹操怒杀华佗的举动也确实让中国医学受到了巨大损失,不说其他,单是华佗的那些医学著作能流传于世的话,放到现在说不定很多困扰专家们的疑难杂症都能治好。

曹操为何要执意斩杀华佗(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16)

中医自有妙法,可惜历史不容假设,如同《后汉书》所说,华佗“性恶矜技”,只能说华佗确实存在一些性格缺陷,以他的性格碰上骄傲多疑的曹操,注定难有好的结果,华佗最终被曹操斩杀也着实可惜可叹。

参考资料:

期刊《江淮文史》:华佗之死辩疑

期刊《中医药文化》:“考竟”探疑与华佗之死

期刊《黄河,黄土,黄种人》:曹操患头风病和华佗被杀之原因探究

期刊《国医论坛》:评华佗之“性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