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农村养蚕为何出现大小不均的现象)

对于很多养蚕的新手来说,经常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的方法喂食桑叶,蚕宝宝会有长的不一样大的?而且越往后差异越明显,最后导致有的蚕已经上簇,而有的还在慢悠悠地吃桑叶,蚕体大小不均对于整体产量会有一些影响,容易出现有的蚕茧明显偏小。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是客观因素形成的,有的则是人为因素,养殖户在后期管理上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方面,为了提高单张蚕种的产量和品质,就必须解决蚕体大小不均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有蚕体个头大、体质强,一张蚕才可能收获蚕茧80斤以上。

从理论上来说,同一批次的蚕种,同样的养殖方式,蚕的大小也应该相差不明显,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大小蚕之分,如果在3龄之前就有这样的现象,4龄和5龄时就会越来越明显。有的养殖户前期发现异常后,及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也可以适当地纠正过来,最后上簇的时间基本上相差在3天以内,有的甚至可以同步上簇,这就需要养殖户细心加耐心。在预防养蚕过程中出现大小不均的现象,那么就需要先弄清楚哪些情况会引起这样的结果,根据实际养殖经验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养蚕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农村养蚕为何出现大小不均的现象)(1)

一、蚕种质量不达标或者催青过程处置不当

正常情况下,蚕种达标后才能出厂的,但蚕种出厂后到养殖户手里,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只要其他一个环节出现了纰漏,那么养殖户拿到的蚕种就可能不达标,这种现象也是真实存在的,只是相对较少。原来我们那里养蚕,是每个养殖户先把自家计划养蚕的张数进行上报,县里把各乡镇的数据汇总后,再统一跟厂家预订蚕种,蚕种下来后再根据上报的数据进行下发,记得有一年养夏蚕蚕种就出了点异常情况,由于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有部分蚕种受损,很多养殖户拿到蚕种时,上面直接说可能会有点问题,没有收蚕种的钱,那一季蚕有的养殖户蚕茧质量正常,而有的出现大小不均,弱小蚕偏多的现象。养蚕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蚕卵的孵化,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控制好,也同样会引起后期蚕体大小不一。

二、蚕房温湿度控制不当,部分蚕体抵抗力较弱

蚕在各阶段生长过程中,需要有不同的温湿度,比如在小蚕阶段,需要相对暖和点的温度,而且还得控制好通风时间,就跟婴幼儿一样,要细心呵护,提供舒适的环境,而在大龄阶段,又得加大通风量,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有的养殖户对蚕房的选择没有做深入的研究,随意性较大,比如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比较多,如果蚕房容易受潮,加上通风较差,那么养夏蚕时就容易出问题,有的蚕抵抗力较弱,容易出现一些病害,影响着蚕的正常生长。

三、养殖密度过大,桑叶喂食量不够

蚕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快的20来天就可以变成蚕茧,慢的40天左右也基本结束,很多时候一天一个样,真的是看着它们一天一天地长大,为了给蚕宝宝提供舒适的环境,通常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更换蚕盘,基本上醒眠后就得换一次。如果养殖户未能合理地控制好养殖密度,出现较为拥挤的情况,很容易出现蚕大小不均的现象,因为上面的蚕总是优先吃到桑叶,而在下面的蚕往往饱一顿饿一顿,自然而然长的个头不大。有的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对桑叶的控制量过于精细,担心浪费桑叶,每次的喂食量相对较少,也很容易导致蚕有大有小,这种现象多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四、起眠时间不统一,过早喂食桑叶

我们知道蚕在不断入眠、起眠的过程,也是不断长大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同一天入眠的蚕,不出意外的话会在同一天起眠,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起眠时间不一致,有的蚕可能24小时内就起眠了,而有的则在48小时后才起眠。这里面就容易出现另一种现象,很多养殖户看到起眠后的蚕不断在找吃的,就迫不及待地喂食了桑叶,结果满足了先起眠的蚕宝宝,而后起眠的蚕开始吃桑叶的时间少了1-2天,1-2天的差距对于蚕宝宝来说还是影响不小的,容易出现有的蚕大些,而有的则小点。

五、出现局部中毒现象

蚕对周边的环境是比较敏感的,也是相对比较脆弱的,养殖户需要对蚕房、蚕具等时刻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同时还得注意桑叶的问题,如果桑叶中含有农药残留或者其他问题,蚕吃了后就会出现中毒现象,轻微的会进食量明显减少,严重的会面临绝收。如果田间种植的桑树未能连成一片的,就一定要注意周边的桑叶,别人家对农作物打农药时,需要格外注意,农药很容易随风飘到桑叶上,蚕吃了这样的桑叶多半会出问题,未中毒的蚕长势较好,两者的差异也就出来了。

养蚕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农村养蚕为何出现大小不均的现象)(2)

养殖户如果发现自家的蚕出现大小不均的现象时,一定不要惊慌失措,而是要认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多进行总结,这样养殖技术才会不断地提高,养蚕的收益也会稳步增长。从养蚕效益角度考虑,蚕茧想要卖出高价,除了不能有僵蚕、脓蚕等病害外,还需要有大小相对均匀的蚕茧,基本上遵循高品质高价格的原则,所以养殖户需要避免出现蚕体大小不一的现象。事实上做到这一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需要养殖户多注意一些细节方面,还是很有可能处理好的,主要可以落实好以下四点。

1、预订质量可靠的蚕种,同时做好蚕种催青工作

蚕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蚕茧质量的高低,在蚕种预订上各个地方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为了提高可靠性,养殖户一定不能贪便宜,走非正常渠道预订蚕种。一般情况下,如果当地形成一定养殖规模的,相关部门会专门组织养殖户预订蚕种,统一收集数据后直接向相关厂家购买,这样的操作方式对养殖户是有利的,极少会有问题。在预防大小蚕上,还有个很关键的地方,那就是要把好蚕种催青这关,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尽可能在同一天完成。

2、蚕在不同龄期喂食对应的桑叶,不可小蚕喂老叶

采摘桑叶和喂食桑叶,看起来很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真正养蚕了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讲究,比如采摘桑叶时,不是什么桑叶都可以摘的,而且在不同的龄段需要喂食不同的桑叶,蚕在1龄时吃的桑叶和4龄时吃的桑叶有很大的差别。1龄时需要喂食新长出来的嫩桑叶,如果这时喂下面的老桑叶,那么蚕吃不动,自然影响正常生长,基本上遵循的原则是,龄段越小时,喂食的桑叶就得越嫩,如果是长到大龄了,那就不宜再喂食嫩叶。在采摘和喂食桑叶时,需要根据蚕龄进行把控,尽量避免3龄以下的蚕吃老桑叶。

3、每次蚕起眠后不宜过早喂食桑叶

通常情况下,蚕的整个生长周期,需要多次入眠和起眠,每一次的蜕变就是一次成长,由于个体长势不同,起眠的时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时如果没有把握好起眠后喂食桑叶的时间,很容易出现先起眠的长的快,而后起眠的长的慢。一般情况下,需要在90%以上的蚕都起眠后再喂食桑叶,有的养殖户还会使用一个东西,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蚕大小不均的问题,那就是使用烧焦的稻壳,将这种稻壳均匀地撒在蚕体上,一方面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延迟喂食桑叶,使得先起眠的蚕等后起眠的蚕。

4、不同龄期的蚕,需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喂食桑叶需均匀

很多时候蚕的养殖密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蚕的大小,养殖密度过大,个体的进食量差异就越明显,有的蚕可能就吃不饱,时间长了自然长势不理想,究竟什么样的密度算是比较合理的,这需要根据蚕不同龄期进行判断。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每到一个龄段需要更换一次蚕盘,1:2或1:3的比例扩大空间,比如说原来是一个蚕盘的,起眠后换新的蚕盘需要用到2-3个,合理的控制养殖密度,一方面可以让蚕能吃饱,同时还避免桑叶、蚕具浪费的现象。

养蚕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农村养蚕为何出现大小不均的现象)(3)

总之,养蚕出现大小不一,是很多养殖户容易遇到的现实问题,但这样的现象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避免的,当然不要指望某个单一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多种方法同步进行,只有对蚕宝宝细心呵护,让它健康茁壮成长,养殖户才能收获个头大、品质好的蚕茧,增产增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