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鸽配对血系表(在种鸽配对中的运用)

纯合型眼志和杂合型眼志

按照遗传学的观点和结合各类眼志的具体表现来分析,整圈形单色的种鸽眼志,大都皆系同质结合的纯合型眼志,故其性状遗传比较稳定,而各类组合型的眼志,大都皆系非同质结合的杂合型眼志,以致其性状遗传不易稳定。

这类非同质结合的杂合型眼志如与各类同质结合的纯合型眼志相配,其性状遗传的稳定性就会大有改善,因而子代的竞翔性能就会相对稳定一些,如果这类杂合型眼志与同类杂合型眼志相配,特别是同黑影片断位置相同的杂合型眼志相配,则其后代的竞翔成绩更难令人满意,甚至会与其亲鸽的竞翔成绩有悬殊的差别,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种鸽配对血系表(在种鸽配对中的运用)(1)

此眼是香港一种称为“吧嘎”的鸽系 和杨阿腾有关

因为这样相配,实质上就是两羽性状遗传部不稳定的杂合型眼志相配,其后代的竞翔成绩由于性状遗传的更不稳定,只能是大起大落,更加捉摸不定了,这与人们经常谈起的,两羽优秀远程得奖鸽相配,其后代的竞翔成绩往往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一样,可能是出于同一个原因。

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选配实例

关于利用眼志选配获得成功的选配实例是很多的,但限于篇幅,很难一一都作介绍,这里仅举四例较有代表性的优秀超远程奖鸽作为例证:

第一例是一羽双料超远程得奖鸽,它是一羽82年生的淡鸡黄灰雄,它在1983年的张掖竞赛中曾获第11名的好成绩,接着又在1984年的兰州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亚军,开创了连续二次放飞超远程的成功记录,这种早熟、快熟和稳定的优异竞翔性能,是难能可贵极为罕见的。(注:此鸽的父系是一羽淡鸡黄灰雄,具有较好的组合型赛鸽眼志,此鸽的母系是一羽深鸡黄雨点雌,具有典型的整圈黑色形种鸽眼志)

第二例也是一羽双料超远程得奖鸽,它是一羽82年生的绛鸽鸡黄雄,此鸽在1983年曾参加过三门峡竞翔,1984年又曾获得兰州竞赛第十二名的好成绩,接着又在1985年的三门峡竞赛中荣获南市区雄鸽组亚军,紧接着又参加了全国等距离赛上海赛区的湟源竞赛,获得了雄鸽组29名的成绩。

但它在所有得奖的绛色鸽中却是名列魁首的。此鸽在三年中累计飞程已达一万公里,同样也具有早熟、快速和稳定的优异竞赛特性。(注:此鸽的父系是一羽桃花绛雄,具有明显的整圈黑色形的种鸽型眼志,此鸽的母系是一羽鸡黄雨点,她只具有一般组合型的赛鸽眼志)

种鸽配对血系表(在种鸽配对中的运用)(2)

此眼作出成绩鸽很多,这样的眼志也勉强能算是一个“黑眼志”

第三例是一羽竞翔速度最快的超远程得奖鸽,此鸽是一羽81年生的雨点桃花雌,它在1983年的张报竞赛中荣获冠军,创造了我国超远程竞翔史上的最快记录。

(注:此鸽的父系是一羽淡雨点鸡黄雄,其眼志只是一般组合型的赛鸽眼志,但其母系却是一羽雨点桃花雌,由于她是近亲交配而出,所以具有典型的整圈黑色形的种鸽眼志)

第四例是湟源竞赛组的冠军鸽,此鸽是一羽82年生的中雨点鸡黄雌,她在1983年只有8月龄时曾参加过三门峡竞翔,因而在84年上海赛区的1000公里三门峡竞赛中故地重游,获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接着又在终点站湟源竞赛中一举夺得雌鸽组的冠军,从而创造了1000公里快速,2000公里也是快速的优异成绩。

(注:此鸽的父系是羽中雨点鸡黄雄它具有整圈黄色形的种鸽眼志,其母系是一羽鸡黄绛雌,它具有整圈黑色形带锯齿状的种鸽眼志)

种鸽配对血系表(在种鸽配对中的运用)(3)

我一直坚信牛眼是无色眼 紫罗兰眼和绿眼和它关系密切

尽管这四羽优秀超远程得奖鸽的所属品种、血统各不相同,性别、羽色、眼沙也不相同,但它们的上代亲鸽都是优良品系的后代,并且都符合眼志选配的基本要求,即在此4对亲鸽中,有3对是整圈黑色形的种鸽眼志与一般组合型的赛鸽眼志相配,有一对是整圈黄色形的种鸽眼志与整圈黑色形带锯齿状的种鸽眼志相配。

因为这样相配,实质上就是异质眼志杂交,所以它与同质眼志交配相比,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从而使产生突出优良个体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这在很多优秀得奖鸽的选配实例中都已得到证实,并将不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不当之处还望评正。

(后记:纯合眼志只要是优秀鸽族近亲所作而出到的如 黄 白 灰 紫 绿眼志只要颜色纯净度和宽度足够,都是不错的育种材料。在有限的养鸽岁月里,我仅养过三到五羽全圈黑眼志的鸽子,其中有三羽作为种鸽育种成绩十分优秀,和其他颜色或是形态的眼志融合度也好,要不是这篇旧文,时间长了我恐怕也会忘记,以后如果有一个种鸽不知道配什么眼志的时候,就配有“傻瓜眼志”之称的全圈黑眼志吧。)

本文作者:庄润安 高金海

种鸽配对血系表(在种鸽配对中的运用)(4)

更多文章请关注阅读,交流于下方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