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没有教不好的学生)(1)

我们经常会说,教育要从娃娃教起,现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注重幼儿教育,但是幼儿教育要怎么教?怎么才算教好?这一直都是家长和老师们所探讨的问题。

其实这个答案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有人给出来了,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他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并称中国教育界有四位圣人,他被誉为“儿童教育的圣人”。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没有教不好的学生)(2)

陈鹤琴

陈鹤琴出生于浙江省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在他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只能依靠母亲替人洗衣维持家用,即便生活拮据,母亲却没有放弃对陈鹤琴的教育,在他8岁那年将他送入私塾学习。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不仅成功拿下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学士学位,还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他转入心理学,当时,正值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郭秉文在美国物色教员,陈鹤琴应邀回国任教,成为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任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教授,从此与儿童教育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为什么要选择儿童教育和心理这条路呢?很多人都问过陈鹤琴这个问题,他却说:“我就是要从小孩教起。”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没有教不好的学生)(3)

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的陈鹤琴

当时中国的幼儿教育可以说是一片荒漠,为了更好地探讨幼儿教育,陈鹤琴先生用自己的孩子当做实验对象,从他出生的第一秒钟就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观察实验,他将观察、实验结果分类记载,文字和照片积累了十余本,用于分析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他也是中国最早将观察实验方法运用于研究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人。

在1923年,陈鹤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从此,他家的客厅就成了孩子们学习的课堂,而鼓楼幼稚园成为中国最早的幼稚教育实验中心,在教具、教材、教法等方面的试验结果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1932年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没有教不好的学生)(4)

陈鹤琴全家福

在儿童教育上,陈鹤琴提倡活教育,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鼓励儿童去发现自己的世界,尊重孩子的天性,要让教育活起来!

陈鹤琴从事的幼教事业是全面的、整体的,从托儿所、婴儿院开始手,到幼儿园和小学;在师资培养方面创办了中等幼师和高等幼师专校。他创立了中国化的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的完整体系。陈鹤琴为了配合幼儿教育与儿童教育的需要,还创办了儿童玩具、教具厂,根据儿童心理的发展程序,制作了多种型式的玩具与教具。为了丰富儿童的知识,他编辑出版了不少儿童课外读物。他所编辑的儿童读物,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活泼,图文并茂。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思维导图(没有教不好的学生)(5)

陈鹤琴

现代社会,幼儿教育依然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是却很难再有一位像陈鹤琴先生一样,将幼儿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作为一生的事业,真正的做到了以幼儿教育为事业中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

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杰出的教育家,让幼儿教育活起来,回归幼儿本身,关注幼儿成长,建立一个和谐健康的幼儿成长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