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房销售新试点(多省份试点现房销售)

一直以来,房地产行业政策走向备受关注。近期,楼市再迎重磅消息,多个省份相继表态将试点现房销售政策。据新黄河客户端不完全统计,仅在今年,已有包括山东、安徽、四川、河南在内,至少四省份发布公开文件或在相关会议上做出上述决定。由此,网络上有关是否应该取消预售制的争议热度再起。

事实上,早在2010年,广西南宁就曾传出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试点的消息。2016年,进行现房销售政策尝试的城市扩容,比如深圳、南京、杭州等,当时为限制房企非理性拿地,在土地端设置现房销售条件。到了2020年3月,海南率先要求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全部实行现房销售制度,海南由此也成为全国首个推行现房销售的省份。2021年,又有北京、福州、西安等地跟进,同样在土拍环节试点现房销售。

不过,在一些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政策层面由“鼓励”现房销售到拟开展“试点”,意味着相关改革正在提速,但现房销售不能一蹴而就,更应逐步过渡。

现房销售新试点(多省份试点现房销售)(1)

图源: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全国多地推行现房销售试点

多地强化积极探索现房销售制度背后,与今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一段发言有关。当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这在外界看来,主管部门明确提及现房销售,今后实行多年的商品房预售制度面临着较大的改革空间,现房销售或将成为主流。

很快,山东率先做出部署。1月31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逐步提高预售门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现房销售试点。会议还提到,今年各市要进一步加大“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力度,管好用好国家专项借款,协调商业银行落实配套信贷支持,紧盯资金支付和工程建设进展,确保逾期房屋按计划节点如期交付。

2月6日,安徽和四川同步跟进,表示将开展现房销售试点。一天后,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除了就“保交楼”提出具体时间表外,同样提出将以郑州、开封为试点,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同时,探索建立人房地钱联动机制,郑州市要开展长租房试点,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

就此,有地产从业者向新黄河记者表示,与此前在土地端限制企业非理性拿地的政策比,推行现房销售试点的政策出发点明显更偏向保障购房者权益,也释放出政府推动房地产改革的信号。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将时间线进一步细分,他解释道,2021年上半年是分水岭,在此之后,政策主要是从防范烂尾楼风险、防范房企金融风险蔓延等角度出发的。此外他还认为,“山东、安徽等地的改革,跳出了鼓励和自愿的范畴,而是上升为试点的概念,能级更高。这说明改革的节奏明显加快,也更具有示范效应。”

现房销售占比逐年提升

从2010年广西传出取消预售制试点以来,至今已有13年,从2016年多城在土地供应端试点现房销售政策,迄今也过去7年,记者注意到,各地试点效果不一,例如杭州、南京曾在部分地块出让时尝试过现房销售,但在推行一段时间后,已暂停这一探索。不过相关数据显示,总体而言,近两年市场上现房销售优势更为明显,未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自该机构2013年分析现房销售占比以来,到2018年现房比例持续走低,至2021年6月份全国现房销售占比仅9.5%,随后该指标总体处于攀升态势,到了2021年12月为10.4%,而到了2022年12月达到13.9%的水平。严跃进解释说,现房销售占比的拉升,体现了购房者购房信心的变化。过去几年受烂尾楼事件的冲击,风险更低的现房显然更加受宠,使得现房销售的市场占有率提升。

虽然去年全国现房销售同比下降2.3%,销售面积为1.6亿平方米,但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放在全国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大环境下,能取得这一成绩已属不易,“若对比全国房地产销售的另外两个指标,现房销售数据其实并不差。”数据表明,2022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滑26.8%,全国期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29.6%。与此同时,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预测,经过最近5年政策改革,到2028年全国现房销售规模占比有望达到20%。

具体到省份而言,参与统计的全国31省份中,目前海南的现房销售规模占比最高,接近四成。换言之,海南每10套住宅销售中,就有4套是现房。从2020年实施改革试点以来,可谓成效明显,数据显示,2020-2022年三年期间,海南现房销售的占比分别为20%、24%和39%,有效降低购房风险,保障了购房者权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现房交易价格低于期房的现象,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统计,2022年现房均价为8326元/平方米,期房的价格为10486元/平方米,两者相差2159元/平方米。对此,严跃进也提示,如今市场上的现房还有很多属于滞销盘或尾盘,所以其价格较低,“但这并非是我们期待的现房交易,所有目前购房者在购买时还需注意相关问题。”

预售制存废之争

众所周知,房屋交易市场上现存现房销售和预售制两种不同的销售方法。预售制是指房企将在建的商品房预先出售给购房者,并由购房者预先支付房款的一种销售方式;而现房销售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房。记者注意到,由于预售制存在延迟交付甚至烂尾的风险,一直饱受诟病,因此有关取消预售制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公开报道显示,2006年曾有30余名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之后也多次被提及。

事实上,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如果全部实行现房销售模式,势必对房企提出更高的要求,房企也因此面临更大的资金回笼压力。此外,这一压力并非由房企独自承担,其背后还有金融机构,因此,“一刀切”取消预售制并不是上上选。

现房销售模式对房企有何影响?一家河南本地房地产企业的高管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举例,“同样一笔资金,在预售制度下,可以开发3-4个项目,而在现房销售制度下只能开发1个项目。”其表示,现房销售不可避免地会延长资金回笼周期,让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房企资金压力变大。

多名专家同样在不同场合建议,不能因为烂尾就取消预售,事实证明,烂尾楼盘大多是预售资金被挪用导致,故“核心还是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与银行放贷的问题"。而且,盲目取消预售制还可能导致房企迫于压力不愿拿地开发,或者开发周期拉长,进而导致商品房供应量减少、房价上涨。

记者留意到,2月8日,《经济日报》亦发文强调对预售资金监管的重要性:预售制在短期之内还是主要销售模式的背景之下,应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对于预售资金,既要管好也要用好。一方面,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另一方面,也要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新黄河记者:

编辑:刘玉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