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

本文作者:川美眉

最初认识萧红,是在大学的现代文学必读书目录里,她的《呼兰河传》,给人清新的琐碎的却是童年趣味的记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种着”。“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功夫变成一匹马来,一会功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

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样清新自然的描写,那会儿年轻,读书如饥似渴,很快就淡忘了这位作家,直到近期,文友们提起,我又拿出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读了一遍, 分明是很直观的现实主义的描写。前者“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地挣扎, 已经力透纸背”(鲁迅语);而后者就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语)。

爱屋及乌,因为喜欢萧红的作品,于是跟着喜欢上了萧红。由萧红做主角的《黄金时代》自然是不可错过的影片。还有小宋佳主演的《萧红》,也一并补上看过。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2)

也许是先入为主,还是喜欢汤唯版。小宋佳版也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但2版比较,前者更有历史的真实感-历史文化人物出场回忆的口吻;后者演绎得成分多些。黄觉饰演的萧军更加老道柔情;冯绍峰版萧军偏刚毅霸道。小宋佳太漂亮了,现代的装束似乎越轨了民国服饰之风格。汤唯版哀怨苦难渲染得多也许更接近历史真实。可惜当事人多已作古很难考证…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3)

话说,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我看了3遍。片中萧红那双哀怨的眼睛,常常满含泪水,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

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 被称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却一生颠沛流离,饱尝苦难,尤其是感情的折磨。终其一生,没能逃脱生为女人的不幸命运。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4)

追溯萧红的童年,母亲早逝,父亲娶了继母,对她很冷漠,幸而祖父很疼爱她,一边喂饭一边教她背唐诗。

也许,儿时的古诗词熏陶,自家花园里的黄瓜呀倭瓜呀 ,荡在风中滋养了少女自由奔放的心灵,她天生爱那些小生灵。

小学毕业后萧红想去哈尔滨读初中,被父亲粗暴拒绝,后来祖父据理力争才得以继续学业。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5)

渴求新知的萧红,向往外部的世界,当然不打算止于初中,想去北平读高中。

可家人安排她初中毕业后与汪恩甲成婚。不久,萧红发现汪有抽大烟的恶习,渐渐厌恶他了。

她想与汪恩甲解除婚约,与同学也是她的表哥陆哲顺一起到北平念书。那一天,她成功出逃,和陆哲顺来到北平,进入女师大附中上学。

从家里带出来的钱花光以后就靠陆哲顺家寄来的生活费,经济日益窘迫。

为了催逼萧红回家完婚,张家(萧红本名张乃莹)向陆家施加压力,断了陆哲顺的经济来源,陆扛不住回东北了,萧红也只得回东北。

汪恩甲对萧红仍有爱意,将萧红接到哈尔滨住进东兴顺旅馆。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6)

虽然,这不是个理想的男人,可陆哲顺靠不住,汪恩甲答应给她学费,资助她去北平读书,萧红没得选,他与汪同居了。

七个多月下来,两人欠下食宿费600元。当老板向他们逼要债务时,汪恩甲突然人间蒸发,将萧红一人扔下,旅店老板威胁萧红再不还债,把她卖到道外圈楼做妓女了。

萧红的勇敢这一次救了她,她向国际协报写信求救。编辑萧军来了,1932年7月13日,二萧命中相遇。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7)

“她有一张苍白圆圆的脸,闪着一双黑黑的大眼睛,声音显得受了惊愕似的微微有些颤抖”萧军这样写他们的初见。“世界变了,季节变了思想感情也变了,这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哦,人生若只如初见。

她怀着身孕,脸色憔悴不堪,可她的文笔她的画作让他震撼,他一次次来得勤了。

“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啊!春天来了”萧红的春天来了, 两颗年轻的心爱上了,他们住到了一起。

这是萧红第一次恋爱, 之前的表哥、汪恩甲都没有这种感觉,萧红忘情地投入这场恋爱。

影片还原了历史的真实,这时哈尔滨发大水,萧红挺着大肚子,从窗户爬出来跳到洪水中一条小船上,她被人送到医院,生下了汪恩甲的孩子,随即送了人。唉,女人生了孩子都没人照顾,萧军在哪?我为萧红心疼。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8)

然而,相爱容易相处难,二萧渐渐有了罅隙,电影中有胡风这样的文化名人出现,他很欣赏萧红,当着萧军的面说萧红比你有文学天赋,你是靠勤奋,萧红有天分。对此萧军很不以为然,我想是男子汉的自尊心在作祟吧?

萧红的创作进入喷涌期,她写了《生死场》成名作,《呼兰河传》代表作,作品合集《跋涉》、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小诗《春曲》,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旷野的呼喊》、《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等,长篇小说《马伯乐》没写完。

一个病弱的小女子从1933年—1942年短短9年写的书一个手指数不过来,这是多了不起的文学成就。

她在文坛上引起了小震动,鲁迅先生邀请二萧赴沪。影片撷取了几个他们深夜在先生家做客相谈甚欢的场景。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9)

鲁迅(王志文饰)还不错,那眼角下压得单眼皮,浓黑的“鲁迅”式胡须,说话文学巨匠特有的风骨,栩栩如生。

有一二个镜头,萧红独坐鲁迅身畔,在院中孑然的背影, 暗示他与萧军已经失和。是的,为了挽救他们的关系,萧红决定去日本调整一段时间,鲁迅亲自为萧红践行,没有提一个字“萧军”,我们懂了。

在日本萧红给萧军写信“军,窗上洒着白月的时候,我愿意关着灯沉默下来,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这个如水的女人,这个深陷爱情深坑的女人,她还爱着萧军,念念不忘深情凝望。可是萧军已经“出轨了”他和先期日本回国的某君暗通款曲,暗结珠胎。晚年的萧军承认自己有过“不忠实”;而萧红从来没有过“不忠”。

在当时这对萧红是多么沉重的打击。1941年底,在香港玛丽医院,萧红噙着泪跟骆宾基说,我依然敬重她,在日本她帮过我,我不记恨她。噢,我也陪着萧红哭,委屈、苦涩、无助,伤心…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0)

这个孤独的寂寞的女人。

还是二萧刚刚在一起的时候,萧红就问萧军“爱的哲学”,萧军满不在乎地说“谈什么哲学,爱便爱,不爱便丢开。”萧红没有回应,她心里应该是不认同的。

萧红从小缺乏父爱,和萧军走到一起后,一方面把他当作志同道合的文学挚友,一方面是可以依靠的父亲、兄弟、爱人。

她天生敏感内敛,正如丁玲口中的”这位女作家很特别,说话自然率真,却少于世故,耽于幻想,软弱稚嫩,她那神经质的笑声。”

当从延安来的丁玲向她展示苏区的壮阔生活和自己内心涌动的革命热情时,萧红无动于衷。她认为人世间有各式各样的人,小说也应该是各式各样的。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1)

丁玲动情地说“过去的丁玲死去了,我的身体里有两种力量在撕扯,一个是作家的血脉在喷涌,一个是战士的激情在滚动”完全不是那时候写《莎菲女士日记》时候的我了。

在西安的某个晚上萧红和聂绀弩一起吃饭,萧红坦白地说自己和丁玲不是一类人,我就想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写我的小说,写我想写的人和事。

因此就有了头一天二萧的争执,萧军要留在临汾打游击,萧红选择去西安。

当火车徐徐开动时,泪水溢满了萧红的眼眶,这一次他们是第二次分开,他们的关系岌岌可危。因为萧军说了,以后我们还会见面,若还能在一起就在一起,不能在一起就永远地分开。两个人互不相让,又相互牵挂。真是一团乱麻扯不断,理还乱。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2)

萧军和萧红分开后开始还有信来,后来就信少了。一天萧红去胡凤家,胡风夫人梅志接待了她,说给你看样东西,原来是萧军的结婚照,萧红的眼光立刻黯淡下来,说“我走了”。看到这里,我的心也被揪痛了,初恋就这样完结了。

可是萧红放下了吗?想起刘胡轶的一首歌《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与此同时,端木明里暗里都在追求萧红,终于有一天萧红端木举行了婚礼,她的婚礼宣言我感觉很惨淡,她说我现在这样还祈求什么呢?只想做寻常百姓那样的好夫妻,没有争吵没有背叛,相互谅解体贴和爱。大家都懂,她已经显型-肚里是萧军的孩子。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3)

同是女人,我觉得很理解她,她太需要身边有个男人疼她爱她甚至宠她,萧红第二次的选择看似有些随便,连胡风都直言说她了“这么急干嘛?”

萧红被萧军评价过“很容易上当”。后来事态的发展,还真是这样。太平洋战争爆发,武汉吃紧,萧红和端木准备去重庆,船票紧张,友人为萧红搞到了一张船票,却未曾想那天随着拥挤的难民来赶船的是端木,友人诧异,端木说,萧红等下一班船叫我先去找房子。

靠,我想拍桌子了,萧红一个怀着身孕的女子,这兵荒马乱的,这个端木怎么能留下她,自己先登船?!

萧红呀萧红,你当自己有三头六臂?你是个女人,还是个需要照顾的孕妇呀。正如萧红后来不幸而言中的“和萧军分开是一个问题的结束;和端木结婚是又一个问题的开始”

果然,萧红大着肚子,夹着铺盖卷,跌跌撞撞赶到码头,船开走了,她一个趔趄倒在地上起不来了,就那么躺着,一个伤病员国军扶她起来。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4)

她在医院生了萧军的儿子, 左翼作家白朗照顾她,那孩子三天后死了。她孤苦无助,问自己“我会幸福吗?”她自问自答“我将孤苦终身”我的眼眶又湿润了。

后来她和端木去了香港,这时候萧红的身体每况愈下,她住进了医院,被诊断为肺结核。其间说喉头有肿瘤又开了一刀。

香港沦陷萧红从玛丽医院转到法国医院,最后到圣提反临时救护站。因为前两所医院被日本人接管。萧红在日军轰炸的香港辗转几家医院,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生命最后的烛火风雨飘摇,随时可能熄灭。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5)

终于,1942年1月19日凌晨,生命弥留之际,萧红以笔带口,写下了人生的遗憾:我将与蓝天碧水共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三天后,萧红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去世,年仅31岁。

萧红生在六月阴历端午节这天,正是夏花漫天飞舞激情似火的时节。被誉为文学洛神的她,这一生如流星划过天空流光溢彩,她的文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给人们带来惊艳和感动;她的感情世界却幸运也不幸。幸运的是她走到哪里自带光芒,吸引才子们的眼光。她不缺情人爱人,然而她独独钟情萧郎。即便后来端木填补了空白,她心里的那一个还是“军”。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她对骆宾基说:“在四川,我生了萧军的孩子,那时应该给他发个电报,或许他立刻就会飞过来陪伴我”。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6)

我听她这样说, 眼泪又夺眶而出。世间唯有初恋让人难忘也难以割舍,或许有个孩子会把那个最爱的人拴住呢?如果这样,那萧红在香港的最后岁月会有多温馨多温暖,也或许就改写了她的人生-灰姑娘和三郎终于又紧紧相拥,不会那么早离世而孤苦伶丁了呢?

唉,性格即命运命运即人生,每每这样想着我就会抬起头叩问苍天…

感谢香港导演许鞍华,将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许导演对于萧红悲剧的人生把握精准,采用虚实相并,即有三、四十年代那些左翼知名人士的出场回忆诉说,又有那个年代兵荒马乱真实场景的再现,使萧红这个悲剧人物在真实的战乱背景烘托下更显得悲情与真实。

汤唯饰演的萧红可圈可点,那哀怨的一双泪水盈盈的大眼睛,欢喜便奋不顾身扑向萧军,生气了就大嗓门的斥责,不管不顾,活脱脱北方冰天雪地造就的率性纯情的小女子。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7)

有几个细节我很津津乐道:初始二萧虽然贫穷但感情甚浓,夜晚二人走在哈尔滨的街头,萧红的鞋带断了,萧军弯下身割一段自己的长鞋带帮萧红系上。初恋的美好,此时无声胜有声。

几年后文化界名人一次聚会,萧红右眼角上有个红肿,萧红极力掩饰,萧军却霸道地说“我打的”,友人们瞠目结舌。同样的二萧,此一时彼一时令人唏嘘。

萧军后来也不太着家,萧红寂寞的写着文章, 有时悲从中来,竟然用香烟头烫自己的胳膊,唉,她内心该有多痛。

萧红辞世,骆宾基从外面赶回医院,看着那个空空的白床单铺着的病床,昨天萧红还好好地坐在床上说着话(应该是回光返照)。

他失魂落魄,走在香港街头他摸出2张角钱在卖糖果的小摊上捏起1块糖咀嚼着,面对镜头那痛到极处挤出来的哭相,直击我的心扉!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8)

影片结尾有个蒙太奇的长长的镜头,大花园里有个小女孩走过,头上戴着大大的斗笠,那是萧红孩提时代在自家花园里快乐行走的小小背影,逼真的演绎了作家在《生死场》中“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的踱走。在草帽盖帽下,像是一棵大型菌类“的点睛之笔。

电影最后的最后, 推出的万紫千红的花朵成簇成簇的,远镜头近镜头徘徊在大银幕上久久不退去。

铁凝说“如果时光是无法挽留的,那么文学恰是为了创造时光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萧红从没有离开,她活在她的文字里,那些发黄的书页,那只行走的“菌类”,鲜活、生动、温暖,闪耀在岁月里。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19)

三毛萧红谁厉害(黄金时代将文学洛神萧红悲情的一生搬上银幕)(20)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