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

一个佤族人的心声:

我们很多佤族人走在大街上,都会被当做非洲人,但是我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们是黑皮肤,心里却是中国心。我们民族也非常热爱祖国,我们都以为我们是中国人而自豪。我鼓起勇气,宣传我们民族,将民族团结和爱国正能量传递下去,希望大家以后能了解我们佤族。

世外沧源,世界佤乡。秘境临沧,一场探寻之旅,让我们一同走进佤族文化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3)

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于彩云之南的美丽临沧

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世代居住着

他们就是佤族人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4)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5)

历史的沉淀,民族的底蕴

作为云南最古老民族之一,佤族先民最早居住在澜沧江西岸、怒江东岸的保山一带

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统治,逐步向南迁徙至临沧的群山之中

东汉 哀牢归汉,当时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皆属永昌郡管辖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原大乱,永昌名存实亡,佤族等先民均臣服于傣族先民哀牢人

隋唐 受哀牢人建立的南诏王国统治

宋朝 受白族先民河蛮人建立的大理王国统治

元朝 分属于金齿宣抚司的镇康路和孟顶路军民总管府的傣族总管管辖

明朝 属孟连长官司、镇康御夷州、孟定御夷府、耿马宣扶司等地的傣族土司管辖

清朝 设镇边直隶厅,佤族基本都在镇边直隶厅境内

中华民国 佤族分布的地区设置沧源、耿马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6)

民族的文化,渲染了艺术的长河

语言文字

佤语中又有布饶克阿佤三种方言

佤语与德昂语、布朗语有着亲属关系,大约有10%的傣语借词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

佤文的推行,为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科学的记录书写工具

木鼓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

——佤族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7)

木鼓是佤寨的标志,佤语称“克罗克

是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

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制成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8)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9)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0)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1)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

舞蹈

13种舞蹈,“千”种跳法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2)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3)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4)

当以木鼓舞、甩发舞独领风骚

整个佤族民间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风格古朴浑厚

雕刻绘画

沧源崖画,浑然天成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5)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6)

沧源崖画是我国发现较早的古代崖壁画艺术遗存之一

悬于离地面数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

真实描绘了一幅幅原始生活的百态图

古朴生动、形象鲜活

建筑

“干栏式”和“落地式”竹楼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7)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8)

风俗已然成习惯

礼仪

迎客酒当先,无酒不成礼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19)

敬客人的酒,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心地坦诚

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伏,主人右手酒递客,客人右手接过,右手弹酒在地,意为敬祖

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

节日习俗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0)

拉木鼓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1)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2)

谈情说爱“串姑娘”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3)

新米节

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4)

摸你黑

“这儿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

让你体验一把黑人模样,重回儿时嬉戏的情节

当一回佤人,彻底“黑”一回

宗教信仰

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三位一体

佤族崇拜大神“木依吉”,认为木依吉创造了世界的一切生命,并掌握着万物的生杀大权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佤族服饰因地而异,却保留着一份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

显示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5)

男子服饰

西盟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

西盟男子黑或红布缠头,上身无领短衣,裤子短而宽

“串姑娘”时,还需在黑上衣内多穿一件白衬衫,有的头上还加鲜花

佤族传统的男子短发,头缠黑或红布,有的也包白色包头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6)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7)

女子服饰

佤族妇女的服装鲜艳、美观

上为黑或蓝色无领短衣,下着由红、蓝等多种图案制作的筒裙

西盟佤族女子穿贯头式紧身无袖短衣和家织红黑色条纹筒裙,赤足

头饰更是多种多样

官人服饰--阿曼

“尊贵者裹红布头”

佤语“阿曼”是对官人的总称

双龙含红日的图形要绣在内衣上。而且只能是头人本人穿,不能转借于他人。

民以为天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8)

大多以大米为主食

西盟地区爱煮成较稠烂饭

其他地区则多吃干饭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29)

无辣子吃不饱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家庭饲养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

好饮酒、喝苦茶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嗜好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在彩云之南的普洱市,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淳朴,守护着祖国边境,他们就是黑皮肤的佤族人。

我们黑人喜气洋洋(我们是黑人)(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