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躺着开车是种怎样的体验?

文/Left Foot

​前几天,受米其林之邀,我参加了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的米其林竞驰系列赛道体验活动。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

用保时捷718 Cayman跑完两圈简易的金卡纳之后,就来到了这次活动的重头戏:F4方程式赛车体验,就是它↓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2)

最“亲民”的方程式

这辆F4赛车是雷诺方程式1.6,是入门级别的方程式赛车,也是诸多年轻车手们向F1晋级的必由之路。乍看之下,这辆F4赛车跟我们熟悉的F1赛车长得差不多(以至于活动之前曾被非官方人士告知要让我们试驾F1囧),结构和布局也完全相同。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3)

四个开放式的车轮、露天的单座座舱、尺寸夸张的前鼻翼和后尾翼,还有驾驶舱后上方凸起的鳍状物,这些外观特征在更高等级的F3、F1赛车上都能见到。只不过,它的车身尺寸相对F1来说更加小巧,大家对比一下上下两张图中人与车辆的大小就能体会到。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4)

稍微走近一点,就可以看到遍布全身的碳纤维纹理,表示着这辆F4赛车使用了碳纤维制成的外壳。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5)

为了极致的空气动力学,这身碳纤维外衣的每一条弧线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前后大面积的鼻翼和尾翼,和车侧复杂多变的曲面设计,能够在高速行驶时产生足够的下压力,让这辆车贴地飞行。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6)

车身两侧各有一个风道,里面那个银色的东西就是发动机的散热器,向前倾斜式的布局可以得到更大的撞风面积。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7)

前轮悬挂使用了传统的推杆式双叉臂结构,能够在车身上下运动时减小车轮的倾角变化,尽可能地保持轮胎的接地面积,从而让轮胎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抓地力。在静止状态下,这辆赛车的前轮被设置了约-4°的倾角,来保证高速过弯时外侧车轮的侧向抓地力。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8)

与前轮一样,后轮悬挂也使用了同样的结构,同时也被设置了一点倾角。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9)

想开?先“葛优躺”!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穿上一身行头,准备试驾。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0)

要想优雅地坐进这个狭小的驾驶舱,还是要费点劲的。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1)

首先要站到驾驶舱的地板上,然后双手扶住两侧车身,身体坐下去,两腿向前伸直,最后再将胳膊放下来,让身体完全缩进驾驶舱,最后把拆卸式方向盘装到面前的转向柱上。完事之后,大概就是下面这个状态↓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2)

完全坐稳,系好安全带,我发觉这个姿势简直极度舒适。就好比葛大爷瘫倒在沙发上之后,再顺势把两条腿搁在面前的茶几上。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3)

舒服一会之后,就要面对第一个挑战了:起步。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4)

这辆F4赛车使用的是一台序列式变速箱,虽然跟普通手动挡车一样拥有离合、刹车和油门三个踏板,但升挡和降挡是不用踩离合的,只有在起步和停车时才需要踩下离合踏板。

​离合踩到底,点火,拨动方向盘两侧的换挡拨片,然后立即拨动右手边的升挡拨片,变速箱进入一挡。

​赛用离合有两个特点:重,且没有半联动点。要想顺利起步,需要在离合结合点之前适当给油,一旦顺利结合,就要果断松开离合,并稳住油门。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5)

凭借多年的手动挡驾驶经验,我的起步还算顺利,但接下来的状况直接让我崩溃。

​这辆F4赛车的油门极端灵敏,每一点细微的右脚动作,都会瞬间带动车辆向前蹿动。由于不适应这种突然的动力输出,在每次蹿动之后,我都会本能地收油,但随之而来的又是一股强大的发动机制动力,带动车辆减速。此时,我又会本能地去踩油,试图恢复速度,然后就是无尽的循环......

​一番苦痛挣扎之后,我开到了维修区出口,一脚大油门下去,终于让这辆F4赛车进入到一个正常的行驶状态。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6)

虽然是第一次跑上赛,但我在赛车游戏里已经基本熟悉了这条赛道,所以省去了一些摸索弯道的精力,让我能够专心体验这辆F4赛车。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7)

动力响应自然没的说,呼之即来。虽然身后只是一台最大功率185马力的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但这辆赛车的整备重量只有区区470千克。就算加上我,总质量也只有半吨多,推重比达到了340马力/吨。

​操控性也不必多言,轻量化、低重心以及良好的悬挂设定,让这辆F4赛车实现了指哪打哪的终极目标。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8)

意料之外的是,这辆方程式赛车拥有一种媲美运动轿车的转向手感,既韧性又细腻。高速入弯时,并不需要过多的力气就能转动这个尺寸小巧的方向盘,并且有着恰到好处的回馈力度。加上方向盘表面翻毛皮与赛车手套的完美搭配,几圈开下来,甚至比驾驶某些卡丁车还要轻松。

最后

对于我来说,这次体验是一次珍贵的认知升级。一个个“人生第一次”在短短的几小时内扑面而来,差点招架不住。虽然在无法触碰到这台驾驶机器的极限,但通过它,我看到了自己的极限。

试驾方程式赛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19)

就像一位同行的小伙伴所说,开了F4,感觉整个人都得到了生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