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讲东风41核弹(日本导弹防御为何遮遮掩掩)

来源:环球时报日本政府在18日的内阁会议上正式敲定替代陆基“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的新方案该方案不仅包括新增2艘“宙斯盾”舰供搭载和发射拦截导弹使用,还计划延长陆上自卫队现有的“12式”地对舰导弹飞行距离,将其开发成能直接攻击敌方导弹射程之外目标的“独立型导弹”媒体普遍预计,菅义伟内阁上述决定将为围绕日本导弹防御方针的混乱局面画上句号,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胡锡进讲东风41核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胡锡进讲东风41核弹(日本导弹防御为何遮遮掩掩)

胡锡进讲东风41核弹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政府在18日的内阁会议上正式敲定替代陆基“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的新方案。该方案不仅包括新增2艘“宙斯盾”舰供搭载和发射拦截导弹使用,还计划延长陆上自卫队现有的“12式”地对舰导弹飞行距离,将其开发成能直接攻击敌方导弹射程之外目标的“独立型导弹”。媒体普遍预计,菅义伟内阁上述决定将为围绕日本导弹防御方针的混乱局面画上句号。

但值得玩味的是,该方案并没明确可以拥有“主动攻击敌方基地能力”,而是变为将继续探讨增强有效威慑力的表述。这可以说与安倍任内的主张出入颇大,也与安倍期待的“政治遗产”相差甚远,因为所谓御敌于公海以及可先发制人主动出击,一直是安倍任内大刀阔斧推动安保政策转型的愿望,也是他念兹在兹希望菅义伟能继续予以推动的夙愿。

被广泛认为继承了安倍保守思维、安保理念与战略谋划的菅义伟,为何在构建导弹防御系统的表述上如此谨慎?

三大因素决定了菅义伟政府在推进导弹防御系统构建上小心谨慎。一是内在纠结。虽然日本的和平及民间左派势力逐年式微,但坚守和平宪法,尤其是反对修改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放弃专守防卫的抵抗力量依然不可小觑。防卫装备上的先发制人不仅违背和平宪法,也让很多经历过战争苦难的日本人断然不能接受。

二是外在考量。作为二战战败国,受制于和平宪法第九条,日本在发展军备上的任何突破都容易引发周边国家的不安和警觉,相关国家担心日本再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也导致日本历届政府对此心存忌惮,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践踏和平宪法,直接叫板国际社会。

三是民意因素。现在日本疫情异常严峻,日本民众要求政府专心抗疫的呼声不绝于耳,安倍“赏樱会”丑闻还在发酵,政府刚停止了旅游补贴计划,如果这个当口还一门心思舞弄军备,无疑会引发民众反感,也将使菅义伟岌岌可危的支持率雪上加霜。

即使日本政府对舆论及民意有所顾忌,导弹防御计划由此前的先发制人姿态转向遮遮掩掩的避光打法,仍不排除日本在相关推进环节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去年年末日本已经剧透相关计划,即研发射程超500公里的超高音速导弹。极其巧合的是,日本自卫队“12式”地对舰导弹与超高音速导弹的列装期都在5年上下,届时可能形成从舰艇和飞机上发射攻击敌方海上乃至地面所有目标的能力。

加快推进改良导弹和开发新型超音速导弹计划,说明日本导弹防御态势已由目前被动防守向具有一定主动性的攻守兼备转变,未来直接转为攻击型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这种变化无疑构成了东亚地缘紧张的负面张力,带来区域内军备竞赛的新诱因,影响区域内用和平与外交手段解决分歧与矛盾的共识。加上“宙斯盾”海上移动发射系统的升级、新增两艘“宙斯盾舰”的战力提升以及美国未来国际协调向安保领域的倾斜,日本国家导弹防御能力将进入自主研发与美日同盟互助的新模式,也为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东北亚的扩容提供更大可行性。可以想象,日本上述改良型和超音速型的导弹未来如何部署,还将引发双边紧张及多边地缘对立的发酵效应。(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