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2u表现(在吹捧小米12U之前)

小米12u表现(在吹捧小米12U之前)(1)

文 | 小伊评科技


最近的小米12sUltra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机型之一,就连我这个对小米原本并不怎么感冒的数码博主都连发了两篇文章,专门来对小米12U做一定的解读。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自从华为被制裁之后,国产手机的高端旗舰产品中很难有能够让我眼前一亮的产品,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段时间,除了几款折叠屏手机让人眼前一亮之外,直屏旗舰的表现大多都不怎么给力。

小米12u表现(在吹捧小米12U之前)(2)

而小米12sUltra算是这一年多来第一款能够让人产生一定关注热情的国产安卓高端直屏手机。

关于小米12sUltra这款手机,小米官方也好,数码大V也罢都做了多层次的预热和宣传,配置方面我也就不再赘述,就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这款手机的核心的卖点有四个——

“首发新骁龙8 GEN 1”

“索尼一英寸大底传感器IMX989”

“徕卡加持”

“颇具辨识度的外观设计”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隐藏的卖点,现在还暂时不知道。单就从一款高端机的差异化配置和特色卖点方面来说,小米12sUltra的表现算的上合格。

不过,小米12sUlrtra究竟能不能成为一款合格的高端产品,能不能让小米的高端梦得以实现,还是得看下面这四个方面能不能做好。


1、中低负载场景下的温控策略和性能取舍之间能否做到平衡和平顺。

用过自小米11系列以来搭载旗舰处理器,尤其是高通骁龙处理器的的小米机型的消费者,应该对于发热问题都是深恶痛绝的。

当然了,发热问题绝不是小米机型的个例,所有搭载高通骁龙888以及骁龙8Gen1处理器的安卓手机都无法避免发热这个问题,包括搭载A系列处理器的iPhone也一样,这是目前硅基半导体芯片共同面临的问题。

小米12u表现(在吹捧小米12U之前)(3)

但是小米机型上发热问题之所以如此突出,主要是因为没有权衡好温控策略和性能之间取舍的平衡,导致小米机型在日常使用高频的中低负载的场景就会出现明显的体验问题。

就拿小米11ultra来说,一旦遇到外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哪怕只是轻度使用,手机的温度很快就会上来,紧接着就会触发严格的温控策略,手机的性能就会出现瞬间的断档。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像开车时减速一样,最完美的方式是缓慢且均匀地降速,这种状态下对于乘客的负面影响最小。而小米的做法就是一脚踩死的急刹车,直接把车速从100降到30,这种体验是非常差劲的。

说白了,就是小米在温控策略的设定方面过于简单粗暴不够平滑造成的。

小米12u表现(在吹捧小米12U之前)(4)

那么对于即将发布的小米12sUltra来说,合理且有效的温控策略是重中之重。

这可能也就是小米把小米12sU这款手机延长到7月份才发布的原因,因为相较于骁龙8,采用台积电工艺的骁龙8 Gen 1在功耗和能效比方面表现要优秀得多,希望小米12U的表现能有所改善。


2、系统(包括日常使用,拍照算法优化,游戏体验等)能否做到稳定。

小米手机目前所面临的另外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系统优化,虽然在MIUI13上,类似小米MIUI12那种灾难级的Bug已经没有了,但是很多细节的Bug却依旧存在。

小米12u表现(在吹捧小米12U之前)(5)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图像算法方面的问题,就拿小米11ultra来说,其在室内偏暗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白平衡偏蓝的问题,以及其他一些有些时候可能需要拍摄好多次才能够得到一张完美的图像。

所以,很多小米11U的用户目前都要靠着谷歌相机来过活,但是谷歌相机必然只是一个第三方的APP,在综合使用成本上,便捷度方面,肯定没有原生的相机那么好。

那么小米12sU作为一款主打影像的旗舰产品,硬件配置方面自然无需多说,但是能不能在软件、算法方面拥有一定的突破,同样非常重要,不能只做硬件上的巨人,软件上的矮子。

小米12u表现(在吹捧小米12U之前)(6)


3、细节方面能否更加精细。

小米做旗舰,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注重细节”,有点像一个糙汉子。

就拿小米11U来说,作为当年小米自己的旗舰产品线,但是小问题依旧很多。举几个例子:

1、是屏幕R角有问题,和机身的R角无法完美匹配,逼死强迫症。

小米12u表现(在吹捧小米12U之前)(7)

2、机身厚重且头重脚轻,而市面上绝大多数旗舰机型的重量分布都是均等的,而小米11U的头重脚轻会导致手机在握持时的“感知重量”更重,感觉没有安全感。

3、不同批次的公差问题不一样,有部分机型的盖板缝隙很大。

4、6000元的机器用的还是USB2.0的接口。

.....

以上都是出现在小米11U上比较让人心烦且高频的小问题,那么在小米12sU上,这些问题能不能得到改善,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


4、价格体系能否相对稳固。

价格方面自然就不用多说了,起码要保证半年内不出现大幅度的掉价,另外,还需要做到在一年后官方市场的售价不要直接对半砍,降价促销可以到三级市场来做,譬如海鲜市场,PDD等,否则的话对于首批入手的用户的伤害实在太大。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