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自然资源部答南都)

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自然资源部答南都)(1)

南都讯实习生王玮 记者宋凌燕 发自北京 9月19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回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年来,中国海洋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2021年海洋经济总值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此外,中国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中国海洋港口规模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占世界第一。

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自然资源部答南都)(2)

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回答南都记者提问。

张占海表示,海洋经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新成效。

张占海指出,十年来,中国海洋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2012-2021年,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海洋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特别是新兴海洋产业的增速超过10%。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个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海洋港口规模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占世界第一。自然资源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指导意见,主要的银行海洋经济贷款余额都保持在6000亿-7000亿元。

张占海还表示,中国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加强。建立健全了围填海管控制度,持续加强管控。在严管严控的前提下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加快盘活围填海存量。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共落实项目418个,确权面积达到了8678公顷,涉及的投资约9000亿元。此外,加强海岸线保护和利用管理,督促指导地方落实海岸线保有率指标。完善海域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

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面,中国初步建立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国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地145个,面积达到791万公顷,累计实施蓝色海湾、海岸带保护修复等各类工程项目143个,整治修复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海堤生态化建设72公里。

张占海介绍,十年来,中国海洋科技进步创新进一步加快。目前,中国在轨运行的海洋卫星已经达到了10颗,海洋卫星星座正式建成。以“蛟龙”号、“奋斗”号潜水器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雪龙2”号破冰船作为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破冰船,填补了中国在极地考察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同时,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运行时间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