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血栓的主要三大原因(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血液过于粘稠,就会有血栓的风险,而人越老血液的粘稠度就越高,若不想发生脑梗和心梗,必须要尽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相信不少人都曾听过这样的“科普”,以至于有的人一听到“血稠”一词就紧张的不行,部分老年人更是会过分担忧而轻信部分厂家的宣传,购买一些预防血管的保健产品,甚至还想通过输液等手段来稀释血液,让血管通一通。

引起血栓的主要三大原因(血栓是怎么形成的)(1)

殊不知,从专业的医学角度上来说,“血稠”并不是一种病症,所以“治血稠”的说法,就是一种“伪概念”。

事实上:血稠和血栓毫无关系!

从字面上来看,血液粘稠,确实很容易会让人联想到血流变慢、血管堵塞等情况,但血液的粘稠度只能反映当前机体血液的物理状态,并不会引起大家日常所说的心血管事件,如脑梗、心梗等情况的发生。

在临床上,医生也更不会根据血液粘稠度的数值,去判断患者是否有血栓风险。另外血液粘稠度的这个检查也并不能如实的反映出患者体内真实的血液凝固情况,更不能起到预防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所以说血液粘稠度高,需要稀释血液、疏通血管的说法毫无根据。

血栓的形成,主要有3大要素!

这3大要素主要为血液流速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血流瘀滞状态的高危因素:久病卧床、妊娠分娩、外伤或骨折、较大的手术、久坐不动等都可能会造成血流缓慢、瘀滞,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静脉壁损伤的高危因素:常见有机械性损伤、感染性和化学性损伤等情况,均易形成血栓。

血液高凝状态的高危因素:创伤、大面积烧伤、妊娠、产后、术后等均可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形成血栓。

引起血栓的主要三大原因(血栓是怎么形成的)(2)

血栓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血栓的医治手段主要分为基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取栓三大类。

基本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抬高肢体、穿戴弹力袜等;

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抗凝、溶栓以及扩血管等药物,其中抗凝治疗不仅是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的基石,也是血栓的重要治疗手段,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双药联合治疗,但这种疗法对剂量控制非常复杂,容易导致患者依从性差、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而去年5月最新上市的新型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片(普思通),突破了传统抗凝药物的局限,不仅快速起效,且服用简便,还无需监测 INR,不仅能够快速治疗,而且在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复发方面,为患者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给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简单有效的临床用药选择。

引起血栓的主要三大原因(血栓是怎么形成的)(3)

当然了,除了用药,预防静脉血栓的方法也不能忽视。

4个小动作,帮你预防静脉血栓!

1、足尖运动

在坐立状态下,将双脚的脚尖着地,尽量和脚踝保持水平,以脚尖为支撑点带动足部向后上下移动10-15次。

2、足跟运动

也是坐立状态,将双脚足跟着地,尽量贴近足踝,将足跟作为支点,带动足部进行上下运动,向上移动时注意尽量向足踝靠拢,重复10-15次。

3、抱膝旋转

依然是坐立状态,用双手报警左脚膝盖,以脚踝为支点,先将足部向左旋转5-10次,再向右旋转5-10次,然后换右脚重复一样的动作。

4、按摩腿肚

将左腿自然弯曲,然后弯腰用左手轻轻按摩小腿肚10-15次,然后在换右腿重复一样的动作,这样可有效促进腿肚的血液循环。

引起血栓的主要三大原因(血栓是怎么形成的)(4)

参考资料:

[1]陈晶. 血栓无小事,谨防被“栓”住[N]. 人民政协报,2021-10-13(006).DOI:10.28660/n.cnki.nrmzx.2021.007909.

[2]李颖. 血栓 游走于身体中的“幽灵”[N]. 科技日报,2015-06-18(011).DOI:10.28502/n.cnki.nkjrb.2015.004920.

[3]大河. 血稠可致血栓?专家:两者无关[J]. 家庭科学·新健康,2019(12):18.

责编:星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