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村落上演传统婚嫁仪式(千年古村落山西昔阳东寨村之婚嫁习俗)

解放前,儿女婚姻以父母包办买卖为主要特征儿女婚事全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年龄无限制男子在十五、六岁就可以谈婚论嫁,甚至五、六岁就可以定娃娃亲,童养媳等通婚讲究门当户对,生辰八字相和,身价财力相当,但婚姻无法律保障,只要有媒有证经过婚礼仪式即为夫妻男方有休妻权,女方无离婚自由男女成婚必须按照以下六种礼仪程序进行,具体如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安徽古村落上演传统婚嫁仪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安徽古村落上演传统婚嫁仪式(千年古村落山西昔阳东寨村之婚嫁习俗)

安徽古村落上演传统婚嫁仪式

解放前,儿女婚姻以父母包办买卖为主要特征。儿女婚事全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年龄无限制。男子在十五、六岁就可以谈婚论嫁,甚至五、六岁就可以定娃娃亲,童养媳等。通婚讲究门当户对,生辰八字相和,身价财力相当,但婚姻无法律保障,只要有媒有证经过婚礼仪式即为夫妻。男方有休妻权,女方无离婚自由。男女成婚必须按照以下六种礼仪程序进行,具体如下:

1、纳彩。男方备礼品向女方求婚,谓之纳彩。

2、问名。男方托媒人向女方询问女子名字和生辰八字。

3、纳吉。男方择日备礼向女方决定婚约,也称订婚。

4、纳征。又称纳币,俗称下彩礼。

5、请期。男方送聘礼后择完婚日子。俗称定日期。

6、迎亲。俗称娶媳妇。

解放后废除了包办买卖婚约,提倡自由恋爱,婚约自主。婚姻法颁布后,全国青年男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移风易俗,新事新办,但一些婚嫁程序仍被延续下来。

1、恋爱。男女双方经介绍人牵线搭桥开始恋爱。也有先恋爱后找介绍人向双方家长沟通说合的。

2、看家。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互相了解,基本确定了婚姻关系,择吉日女方到男方看家。

3、定亲。男方带彩礼钱到女方家定亲,并携带多份礼品走遍女方家族,亲戚。女方设宴招待。

4、登记。俗称领结婚证。男女双方到(区公所、公社)乡政府或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同时受到法律保护。

5、购物。俗称置东西,男女双方商量到大城市购置结婚用品。

6、结婚。按选定日期迎娶新娘也称完婚。

解放前迎娶新娘多用轿子,男方组织抬轿人员吹吹打打到女方家迎娶,解放初用毛驴娶亲,六十年代免去鼓乐用自行车娶亲,七十年代学大寨新娘上午到家下午劳动。改革开放以后货车、客车迎亲。近年来由小轿车娶亲又演变成有鼓乐队、摄像车、迎亲车队到女方家迎亲。车辆等级不同其数量不等各家而异。最少不低于四辆,多者达十几辆。

新娘从花轿车内下来又坐入早在村口备好的花轿,由新郎同辈弟兄四人经过化妆后身着彩装,腰系红绸,抬新娘。迎亲队伍前头有摄像师,放炮队燃放大炮、鞭炮。烟花、爆竹声不断,后跟身穿统一服装鼓乐队吹奏《抬花轿》等喜庆音乐。中间八抬花轿中坐着新娘,年轻人来回推摇着新娘的花轿不得快步向前。轿后迎亲队,公公、婆婆化妆分别手执拐杖、芭蕉扇排在最前次后是叔公、叔婆,紧接迎亲队集体化妆,身着彩衣,随着前进的舞步彩扇、彩绸上下飘舞十分热闹而壮观,伴随乐声、炮声、笑声穿过拱门、彩幅、彩旗装的彩巷一直到新婚礼仪台。

婚礼仪式:

1、主持人宣布新婚典礼现在开始,鸣炮、奏乐

2、请父母入座(新郎、新娘伴行)

3、宣读结婚证书

4、来宾讲话

5、新郎、新娘讲话

6、证婚人讲话

7、父母讲话

8、新郎新娘向父母敬酒

9、新郎新娘交换信物

10、新郎新娘喝交杯酒

11、拜华堂

12、新郎新娘喜入洞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