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九年看电影(重温看电影儿)

文:吴雪红

年少时的记忆碎片已经开始失落变得零散,然而,去“人民影院”看电影的事儿却是难以忘怀,一幕一幕,时常浮现,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八十年代……

那时的电影可不是像现在可以随时说看就看的,一年中只有逢着重大节日或者活动时才有机会去看一场电影。往往是提前几天就埋下了伏笔迫不及待地盼望着。到了傍晚时分,一家人把饭赶紧扒完,然后早早地赶往电影院。

到了“人民影院”以后,首先去票房的小窗口排队买票,票价分甲级座、乙级座,票价为两角、一角五分不等,随后通过铁栅栏检票,门口有几个把门员在看清当天日期和场次后把票根撕掉,就可以进场了。带小孩的要符合规定的身高才可以带进去。

“人民影院”内设有1500个座位左右,一楼、二楼均可观影。影院里面开场后灯光就会暗了下来,一般会有查票员打着手电筒,把人领到座位上。电影一般会整点开始,偶尔也会晚点。开始放映了,整个影院逐渐安静,所有人的眼睛紧盯着屏幕,随着剧情的发展,人们的情绪会忽而紧张,忽而喜悦。看到开心的场面,会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看到难过的时候,也有人跟着嘤嘤地哭泣流泪;看到前线战斗将要打响或者胜利登顶的场面,观众们会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呼声、笑声、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大家兴致盎然,沉浸其中,宠辱偕忘……

看着看着,有时候画面会戛然而止,全场的大灯忽然亮了起来。一片嘘唏声中,场内的广播会响起来“请观众同志们耐心地等一等,因为片子还未送到”的通知,原来,那时的影片是35毫米的放映片,10分钟一卷,有专门的跑片员在“人民影院”→“影剧院”→“南城电影院”→“工人文化宫”等几个放映点骑着自行车负责传递和交换片子,所以路上难免会出现耽搁。

等片子的间隙,也是人们回味剧情和展开讨论的时候,当然也是见缝插针休闲时分。这个时候会有卖冰棒的人提着冰棒桶吆喝着“卖冰棒啦!”,2分、3分的,白糖的,绿豆的,凉晶晶,甜丝丝,真是让人忍不住的美味诱惑!对了,影院地下还安装有当时比较先进的鼓风机,不时嗡嗡地吹来一阵阵凉风,惬意无比!

还记得那些看过的电影吗?《少林寺》《神秘的大佛》《庐山恋》《高山下的花环》……也有国外的影片《流浪者》《大篷车》《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三十九级台阶》……其中的一些影片插曲也因此而风靡一时,广为传唱。

如今,看电影已不算是什么稀罕事了,然而在当年却是少有的娱乐,它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口,丰富了贫瘠的精神世界,倒也其乐融融,其乐无穷……

时隔九年看电影(重温看电影儿)(1)

时隔九年看电影(重温看电影儿)(2)

时隔九年看电影(重温看电影儿)(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