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河为什么是人类禁区(亚马逊河到底有多凶险)

如果说尼罗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那屈居世界第二长河的亚马逊河可是当之无愧的“生命王国”,亚马逊河流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每秒流量达到了21.9万立方米,是长江的7倍之多,流域面积更是占到了南美洲的40%,有着多达1.5万条的支流。

亚马逊河为什么是人类禁区(亚马逊河到底有多凶险)(1)

在各项数据都成碾压之势的亚马逊河,其真实长度一直存在争议,公认的长度为6440公里,但是2007年根据巴西科学家的重新测量,宣布亚马逊河的真实长度达到了6,992,比尼罗河还要长,只不过没有被认可。

就是这样的一条长河,亚马逊河却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整条主河道上从来没有一座桥梁跨越,不由让人怀疑,这亚马逊河到底有何凶险和神秘之处呢?

亚马逊河为什么是人类禁区(亚马逊河到底有多凶险)(2)

生命的王国、人类的禁区,亚马逊河未知的可怕之处

一直以来,河流都是人类生活定居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河流不仅提供了水源,丰富的水生生物和河岸肥沃的土地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依靠。而到了亚马逊河这里,河流的形象不再是仁慈的,人类生活在这里随时遭遇各种各样的危险。

亚马逊河丰富的水资源孕育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这里的动植物资源丰富程度堪称世界之最,这里生活着250万种昆虫,2500多种鱼,2000多种鸟类和哺乳动物,还有上万种植物,有专家估计每平方公里的植物总量超过了9万吨。

亚马逊河为什么是人类禁区(亚马逊河到底有多凶险)(3)

亚马逊河流中生活着许多可怕的生物,比如亚马逊森蚺、黑凯门鳄、食人鱼,以及数不胜数的毒虫猛兽,这片河流更让人惧怕的是因为河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水下6米左右就已经处于黑暗中了,而亚马逊河在巴西北部的河段的水深达到了45米,在河流的中游末端更是达到了99米,亚马逊河流最可怕之处,就在未知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臭名昭著的食人鱼我们都很熟悉,科学家研究发现食人鱼其实攻击力并不是很强,只有寥寥几种食人鱼会攻击人类,但是在1981年在亚马逊河的奥比多斯翻船事故中,有超过300人在恐惧中命丧鱼口。

亚马逊河为什么是人类禁区(亚马逊河到底有多凶险)(4)

世界上最重的蟒蛇森蚺也在这片河流中,虽然说已知的最长蟒蛇记录是网纹蟒创造的14.85米,但是没有人愿意深入这片河流中寻找最长的森蚺到底有多大,森蚺雌性要比雄性体重大4.7倍左右,已经发现过重达50公斤以上的雄性森蚺,至于雌性森蚺重量和体长能达到多少,也是未解之谜。

还有亚马逊河流中最大的食肉动物黑凯门鳄,体重记录超过500公斤,虽然没有证实过黑凯门鳄有过吃人的记录,但是这货真长一脸不好惹的样子,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亚马逊河流里的鳄鱼有些是没有尾巴的,这些鳄鱼可不是畸形,而是在未成年的时候被亚马逊巨型水獭袭击时咬断的。

亚马逊河为什么是人类禁区(亚马逊河到底有多凶险)(5)

所以在这里,不光是人类,所有的生物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即便是顶级掠食者。

没有桥梁的原因很无奈

亚马逊河没有建起一座桥梁,就算是一大半的流域都在巴西,也没有实现建成桥梁的愿望,不是亚马逊河不配拥有桥梁,也不是巴西没这个经济实力,而是桥梁压根就把控不住变化无常的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为什么是人类禁区(亚马逊河到底有多凶险)(6)

亚马逊河每年会将超过6.6万亿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相当于全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除了上文提到的河水最深处超过100米,还和河道宽度有关。

亚马逊河的河口呈喇叭状,宽度240公里,这个巨大的河口将160公里内的海水都冲淡了,下游河道的宽度在20公里-80公里之间,到中游这个数字就变成了未知数,因为亚马逊河流地势平缓,两岸没有明显的河岸,雨里来临的时候,亚马逊河就变成了洪水泛滥之地。

亚马逊河为什么是人类禁区(亚马逊河到底有多凶险)(7)

亚马逊河流的支流遍布赤道南北两侧,因为赤道南北两侧的雨季不同,所以亚马逊河一年要迎接两次洪水期,洪水期和枯水期河道水位高度差距可以达到20米,一般洪水来临时河面平均可以上涨10-15米,洪水聚集到中下游河道时,可以制造出两岸80-250公里宽的洪涝区,原本河道分明的亚马逊河直接成为了一片“河海”。

而且平缓的河道为海潮入侵上溯创造了条件,大西洋海潮会顺着河道逆流而上,形成最高4米的浪头,海潮最深可以影响到距离河口965.6公里的奥比多斯,巨大的水墙也成为了一道“危险的景观”。

亚马逊河为什么是人类禁区(亚马逊河到底有多凶险)(8)

这样变化无常的亚马逊河,怎么造桥?今天建好明天就被淹,说不定河流还改了道,那更是尴尬了。

而且从经济的角度,整个亚马逊河流域人口还不足1500万,基本都是长期渔猎为生的长住居民,出行要求没那么高,建造桥梁还不如小船来的实在,也就成了亚马逊河没有桥梁的原因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