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岁打破世界纪录如今长成这样(靠水晶球完成学业的他)

新华社

澎湃特约评论员 沈振亚

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仅剩0.05

只能感知到微弱的光线

29岁的视障小伙倪振威

多年来借助一颗水晶球读书学习

靠着“微光”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如今终于如愿成为一名乡镇医生

倪振威出生于1993年

患有先天性白内障

左眼完全失明

右眼仅能感知到微弱的光线

这给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他5岁打破世界纪录如今长成这样(靠水晶球完成学业的他)(1)

有一次

倪振威在玩姐姐的水晶球发饰时

突然发现透过水晶球

可以看清书本上的字

于是,他每天拿着水晶球看书学习

倪振威说

其实一开始面对这么多要阅读的东西

自己也感到有些无能为力

但身边其他视障同学

通过努力一样可以学得很好

激起了他的斗志和学习的欲望

他5岁打破世界纪录如今长成这样(靠水晶球完成学业的他)(2)

有水晶球做“眼睛”,加上用功学习

倪振威在初中时成绩突飞猛进

还获得了江苏省生物奥赛二等奖

2012年

倪振威考上长春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

他用水晶球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

“就像在黑暗中

突然看到了一束黎明的曙光”

他5岁打破世界纪录如今长成这样(靠水晶球完成学业的他)(3)

大学刚开始时

有老师劝倪振威转学到

学术性专业

“老师觉得

我的视力考不过执业医师”

这番善意的劝导

未能改变倪振威的梦想

为学好针灸,他一遍遍摸模型

直至不用眼睛仅靠触觉

就能精准确定人体穴位

他5岁打破世界纪录如今长成这样(靠水晶球完成学业的他)(4)

“看病其实可以像破案

或者做数学题一样,抽丝剥茧”

倪振威长时间泡在图书馆中

图书馆关门了

也要借着宿舍走廊的灯光

多看一会儿书

2017年

倪振威以第一名的成绩

考上针灸推拿学专业的研究生

他5岁打破世界纪录如今长成这样(靠水晶球完成学业的他)(5)

尽管在找工作时

倪振威因视力问题受到了一些挫折

但他从未放弃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他终于如愿成为一名乡镇医生

医术也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他5岁打破世界纪录如今长成这样(靠水晶球完成学业的他)(6)

倪振威的父亲倪菊明认为

儿子一路走来不容易,付出了很多

而在倪振威眼中

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成为医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通过自己的所学,给别人解决问题

是被别人需要的”

澎湃评论

“水晶球男孩”

让每一份感动都有光明的未来

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仅为0.05,只能感知到微弱光线的29岁视障小伙倪振威,多年来借助一颗水晶球学习,不仅靠着“微光”完成了硕士研究生课程,而且还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乡镇卫生院医生。这则励志的故事,在9月3日晚上因为被众多媒体报道而刷了屏。

倪振威是苏州吴江人,自小就有先天性白内障,父母为了给他治病,辗转多家医院。囿于当时医疗水平和其他因素,到4岁时,倪振威的左眼就完全失明,右眼也仅有微弱视力。如果不是偶然的巧合,倪振威发现水晶球能够帮助他放大书本上的字,他大概率会因为对外界信息接收的不完备而中断学业。

所幸,倪振威凭借着水晶球,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勤奋,出色地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学业,考上了长春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又以优异成绩考上长春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并于2020年顺利毕业。人类信息的百分之九十是通过视觉器官获取的,大脑中的知识,百分之八十来自于眼睛。可以想象,倪振威在求学过程中的艰辛,非双眼视力正常的人们所能体会。也正是因为他的不自弃,他在高考结束后,其不向命运低头而勇毅前行的事迹就为当地媒体所报道并广为人知,人们亲切地称倪振威为“水晶球男孩”。

我还想说,让每一份“逆天改变”的感动都有光明的未来。对于这些背负生理残疾之痛的逆行者,希望全社会,特别是高校、用人单位多一份实实在在的支持,不仅要感动,还要同情,还要帮助和接纳。

对于倪振威来说,大学录取通知书确实是“黑暗中一束黎明的曙光”,让他的人生完全有了另外一种可能。须知道,在此之前,有江苏省生物奥赛二等奖的同学,都拿到了自主招生的考试资格,同样拥有二等奖的倪振威却被拒。对于患有视障的倪振威而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啻是他的改命通知书。

同样,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找工作,始终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在2020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参加了多家医院的招聘考试,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临床技术,他每次都能脱颖而出,但又总是卡在面试环节,由于身体原因而被应聘单位婉拒。

倪振威的强大,并不仅仅体现在艰苦条件下顺利完成学业上,他还有一种永不气馁、永不放弃的人生信念,支撑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并确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这种信念让他能够勇敢面对求职路上的短暂挫折。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气馁、不放弃,2021年8月,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倪振威如愿以偿入职离他老家不远的一家乡镇卫生院,完成了学生向医生的身份转换。

目前,倪振威已经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一份稳定工作,收获了自己的“光明”,但对于更多还在与自身命运抗争的“倪振威们”,希望全社会多一些倾听、关心乃至“变通”,同一张卷子,同一个分数,“倪振威们”付出的远远超出同龄人,请招生、招录时尽可能多铺一条路,少断一座桥,多一些共情同理,少一些“刻板印象”。

“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通过自己的所学,给别人解决问题,是被别人需要的。”这个被称为“水晶球男孩”的医生,是一束光,照亮这个世界,希望每一份感动都有光明的未来。

本期高级编辑 周玉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