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皂市遗址介绍(记忆中的天门皂市)

作者:汪瑞华

中国不愧为“基建狂魔”,几年间新修的高速公路已经四通八达,就算老司机出门,不依靠导航,你都难以找到回家的路。导航我一直用的高德地图,除了林志玲的声音好听,主要因为高德的创始人成从武是京山老乡,用起来多少有点亲切感和自豪感。

2021年4月23日,根据推荐,我在手机上又下载了一款腾讯地图,当我打开地图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腾讯地图所标注的京山河竟然为“皂市改道河”。

我特地查了一下百度,发现在天门网上一个2019年的皂市镇镇长周文平的访谈中,有“水域风光。境内有长汀河、皂市改道河等”文字。那么,这个“皂市改道河”怎么标注在了流经京山城区的京山河上了呢?

为此,我专门发了一个抖音,要腾讯地图给个说法。不到几天,点击就达到7.4万之众,评论区大家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有网友调侃:“莫急,以后京山就划归皂市了,哈哈”,也有网友直接怼我,“你为啥要看腾讯地图呢?”。不知道腾讯看到没有,对此它始终没有理会。

跟腾讯叫板,是因为他犯了低级错误,并不代表也要跟皂市扯皮,只是想把问题搞清楚,为京山河正名。在查阅皂市相关资料时倒是牵出了记忆中有关皂市的一些往事,我跟皂市还是很有些交集的。

石门皂市遗址介绍(记忆中的天门皂市)(1)

皂市虽然称“市”,其实它只是天门市北部的一个镇,处在鄂中丘陵区和江汉平原过度地带,皂市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境内河道长25千米,流域面积152平方千米。它东与应城市、汉川市交界,南与天门九真,胡市相连,西与京山市钱场镇毗邻,北与京山市曹武镇、应城市汤池镇接壤。全镇行政区城面积144.85平方千米,人口近7万人。据传从汉代起,人们就喜欢在门口种植皂荚树,以辟邪除恶而得名。

童年的时候,每逢春节,我们全家人都会一起回应城老家过年,皂市是我们的中转站。那时的皂市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的规模,两条公路分别从他的外面经过。一条是老的汉宜公路,也就是现在的107省道,在镇子的南面,据说这条公路是以前德国人修建的汉宜铁路的路基,后来铁路没修成,成了今天的公路;另外一条是东面的皂当公路,现在是347国道,皂市汽车站就坐落在347国道和107省道的交汇点,那里是皂市镇的东南端。

我们搭乘班车从京山出发,沿皂当公路行驶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皂市车站。下车后有时候我们会直接走路回外婆家,也有时候是姨妈或者姨父来接我们,我们先一起去镇上赶集,买些过年用的物质,这也是我所喜欢的。

镇上地势有高有低,像一个聚宝盆,盆底最是热闹非凡,赶集的人们你来我往,川流不息;并不宽敞的两条街道上摆满了各种摊位,鸡鸭鱼肉新鲜蔬菜茨菇莲藕等摆满一地,人们认真地挑选着,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铺面里的年货等生活日用品也是应有尽有,大人们会挑一些准备写对联的红纸,还有灯笼、鞭炮等家里没有的东西回去,我和弟弟们则会专注于可以随时燃放的小包装鞭炮,还有没看过的小人书,都尽量争取买到手。

我们家至今还保留着一张照片,那是我们四兄弟小时候的一张合影,四个小家伙是按高矮顺序站队的,现在看起来,很有些滑稽,特别是每个人脸上表情都不同,我是微笑的,老二没表情,老三是严肃的,老四是胆怯的样子。每当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翻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那是在皂市照的。

回来的时候,也是在皂市搭车,等车的时候,我总觉得公路好高,公路两侧深不见底,也总猜测着下面有什么,但总没去看过,也许大人觉得路上车来车往,不安全,不让去,也就没去。现在出门,一般走高速,从那走的机会不多了,但只要有机会,还是会把头转过去,朝那边看看的。不过,那儿好像已经被填起来了,盖了房子。事实上,以前的107公路两边,都盖起了房子,成了街道,也有叫“花街”的,记得街上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家“程辉财鱼”,做法别致,味道也不错。

记忆中的皂市,还有一样东西印象深刻,就是那里的锅盔。和好的面擀揉成七八公分宽两公分厚的长条,然后在上面撒一层葱花和芝麻,用手压实,再切成一个个巴掌大小的方块,师傅手上沾点凉水,拉住面块的两头,稍微拉一拉,让面块变长一些,然后把面块放在手掌上,弯腰伸进炉子里,飞快将它们贴在炉壁上,面块很快在炉子里膨胀,变得焦脆,不等出炉,就已经香气扑鼻,师傅再拿火钳取出已经变得金黄的锅盔,外焦里嫩,吃在嘴里香脆无比。可以说,那味道已经和皂市这个地名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无法忘怀。以致后来只要经过皂市,都要停车买上一两个锅盔,再品品儿时的味道。

这只是传统的锅盔,前些年,我组团去天门岳口,跟当地游泳爱好者联欢,畅游汉江,认识了一位做锅盔的泳友,他做的锅盔是改良型的,与传统锅盔不同,形状是圆的,里面还包了肉馅,味道自然与传统锅盔也不同,非常好吃。又一次去游泳,他提前一晚特地为一位京山去的天门老乡做了100个肉馅的,我们都跟着沾了光。听岳口的泳友说,他喜欢研究锅盔,换着花样做,也以此为业。他的一条右手臂因为长期高温炙烤,皮肤已呈古铜色,基本没有汗毛,甚至还能看到疤痕。这生计也是不容易啊。

也许跟皂市有不解之缘,还有一件事也令我难忘。那是1990年的一个夏天,我和两个同事去武汉办事,回转时天色已晚,我们的那辆天津大发面包车沿107省道一路行驶,将至汉川桐冢路段时,车子无缘无故地熄火了。

司机黎师傅反复地打火,就是启动不了。黎师傅提议让我们推车,见我们为难,他解释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启动方式,当我们推车往前的时候,他会打开钥匙,挂上档,踩着离合,当车子到了一定速度的时候,他放开离合,看能不能打着火。我和同事小高小范只好下来推车,试了几次都不行。看我们精疲力尽的样子,黎师傅说最后再试一次,结果就在这最后一次助力点火的过程中,穿着短裤的小高左小腿被排气管爆出的高温气体喷了一下,腿毛被烧焦了一大片。

小高既疼也恼火,我们忍住笑,让他坐进了驾驶室,负责掌方向盘,司机也下来和我们一起推车,推了半夜,才把车推到皂市车站,住进了二楼的车站招待所。

临睡觉前,小高还意犹未尽,说掌方向盘的感觉不错,要想法买辆车开。我们恭维他,你第一次开车,就跑了两个地区三个县,不容易啊!你看,应城汉川属于孝感地区,皂市属于荆州地区(那时天门还没划归省直管),小高听了高兴得不得了,也没再说腿疼了。

房间里没空调,电扇吹的也是热风,但我们推车累了,也顾不得这些,好歹睡了半夜。第二天还没起床,黎师傅就把我们叫醒了,说马上回去。昨天还听他跟家里打电话要人来修车,这么快就修好了?他说没修,早晨想去试试车,结果一脚就来车了。

回程中,我们心情也不再郁闷,都说,晚上行车不安全,也许我们因祸得福,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事故呢。黎师傅纠正说,我们可能欠皂市旅社一晚的房钱吧。

  也许,皂市还真的是一块福地,要不怎么腾讯都拍它马屁呢?(据京山文学)

石门皂市遗址介绍(记忆中的天门皂市)(2)

作者汪瑞华,京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文学,有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和文学评论等作品发表,现供职于京山市人民法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